第162章 桀驁不馴的東土人
字數:5622 加入書籤
金蟬子的前九世都是取經人。
他們都忠誠的履行了取經的責任。
他們的下場也一樣,都是走到流沙河,心魔爆發,做出天地難容的惡行。
喪身流沙水怪之口。
起初佛陀並未在意。
金蟬子的那些惡行,別被沙怪吃了,就連佛陀也覺得該死。
九世都是如此,就很古怪了。
佛陀懷疑絕不是巧合,著手調查水怪身世。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
盤踞流沙河的水怪大有來頭。
其前身不但是天界之神,還擔任卷簾大將,是玉帝的貼身侍衛。
地位如此顯赫的一位神明,竟因為犯了一個雞毛蒜皮,極其微小的錯誤,便引起玉帝大發雷霆,貶下凡塵
發配的地點更特殊。
流沙河是西行求經必經之路,繞不開,避不過。
佛陀一下子明白了,他想以求取真經的方式搶奪東土這塊醃肉。
天界中其幾方勢力都在覬覦這塊肌肉,誰也不想將東土拱手相讓。
又不好公開撕破臉,隻能暗下絆子,阻止取經。
他們不想讓釋門一枝獨大。
對方隻是下暗手,並不想撕破臉,公開反對。
佛陀更不敢撕破麵皮。
釋教勢力擴展的很快,隱隱有跟其他勢力分庭抗禮之勢。
但發展時間尚短,根基尚淺。
爭鬥起來,敗的必是他。
對於東土這塊肥肉,其他幾方勢力不肯放棄,勢在必得!
佛陀窺探天道規則,看出東土對於虛神的重要性。
他更不可能放棄。
況且相比於他人,釋門掌握了虛神的重要棋子之一——金蟬子。
金蟬子出身東土。
以金蟬子為誘餌,將東土收入麾下,在佛陀看來是順理成章的事兒。
手握兩枚棋子,劫難來臨時,才有跟虛神談判的底氣和籌碼。
為了釋門的生存,為了自身順利度過仙劫。
明知得不到其他神明的支持,取經成功困難重重,
佛陀咬牙也要堅持。
因為真經東傳是唯一將東土人收為信徒的方式。
佛陀隻能寄望於幾個對頭一時疏忽大意,萬一將取經人放過了流沙河呢!
金蟬子第十世投胎東土。
準備繼續之前取經之旅。
天界的形勢突然發生了不可預料的變化。
劫難降臨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神明麵對劫難露出的獠牙,第一次感覺到了恐懼和無能為力。
他們麵臨的劫難不是火海冰山、不是天塌地陷,更不是星辰爆裂,穹宇劇變。
神明堅韌的身體和靈魂,麵對那些所謂的災難,輕輕鬆鬆就能應付。
他們最害怕的不是外在的災難,而是從神魂內部發生的瘟疫。
具體來說,這種瘟疫就是所有神明都會麵對的天人五衰。
神明壽命漫長,與日月同輝,但並非永生不死。
若要達到永生不死的境界,唯一的方法便不是不斷的提升境界,最終達到或是接近虛神之境,才有可能避開天人五衰。
金蟬子準備開啟第十世取經之旅的時候。
天人五衰之病橫掃天界。
許多神明隕落,更多的神明甚至紛紛從天庭逃離,離開神位。
一時間天界神心惶惶,各人尋找各人的生路。
天界各派神明大佬束手無策,任由恐懼之風蔓延。
天界秩序大亂,天界亂了,神明瘋狂了。
給穹宇造成的混亂不亞於集體自殺,毀滅整個穹宇。
神明大佬絕不允許燃燒了無量劫的神明之火熄滅,絕不允許神明就些隕落。
劫難既然來了。
那就勇敢麵對,想辦法解決。
一味逃避非但不能免災,還會死的更快,更沒有尊嚴。
於是乎,他們的目光不由自主都投向東土。
東土人被虛神做了標記。
哪怕不清楚虛神給東土做標記的原因,他們也明白,東土這塊地方和這地方上生活的人,對虛神一定有極為特別的意義。
神明大佬的想法跟釋門不謀而合。
掌控了東土,就有了求助虛神籌碼。
將東土握在手中後,如果虛神一意孤行,要將所有神明消滅,開啟新一代神明紀元。
神明豈能束手就擒。
隕落之時必然垂死掙紮:神明消失之前,也要摧毀東土。
但是當這些盤踞一方,擁有各自理論體係的神明大佬們,試圖掌控東土時,遇到了跟佛陀一樣的情況。
東土人思想很特殊,他們並不偏向、執著於某一種派別,也不認為世界有哪一種理論體係完美無疵。
說白了,東土人不會對某個神明產生唯一性的依賴,而是實用主義至上。
神明大佬們為了讓東土人相信自己才是最好的,拿出了百分之二百的誠意,傳教手段與金蟬子大同小異,或是以神通引誘,或是幫世人驅鬼怯邪,或是給他們醫治病痛。
東土人的反應很友善,痛快地接受了各派的主張。
興高采烈的神明大佬自信在檢測信仰虔誠試驗中,被擊的粉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了檢測傳教後,東土人的信仰是否牢固虔誠,神明故意降下災難。
然後期待東土人念誦他們的名字,祈禱他們降臨消災解難。
東土人倒是念誦了。
神明也聽到了。
但這些神明高傲慣了。
收買人心的關鍵時刻還端著架子,顯擺高貴身份。
非要人家三請四請,供上最肥美的牛羊三牲,拿出全部身家。
哪知東土人驟然翻臉大罵。
罵神明不要臉,不靈驗,拿了、吃了。享受了食物和香火而不辦事。
怒火衝天的世人砸爛了神明的偶像,拆開神像的木頭丟進火裏,將神像的軀幹扔進水裏。
神明懵了。
這麽急性子嗎?
不就是擺擺架子,馬上就出發降世,給你們解決困難了,
咋一下子翻臉了呢?
就因為扭扭捏捏,不肯立刻降世,東土人便毫不猶豫的拋棄了他們。
轉身投入另一個神明的懷抱,將另一派神明的理論奉為圭臬。
另一派神明大喜過望。
不費吹灰之力就從對手那裏搶來信徒,天上掉餡餅了。
然而他們也沒能高興多久。
當他們沒能及時回應東土人訴求,立刻遭到了前一個派別的同樣待遇:神像被毀,信仰崩塌,無情拋棄後,再去接納第三個派別。
同樣的戲碼在東土上演了好幾次。
神明大佬們才算明白過味兒。
難怪西方釋門寧願派下最得意的二徒弟金蟬子曆經九世而堅持取經。
是因為取經才是掌控東土人最有效的方式。
金蟬子本身是東土人,卻是釋門最虔誠的弟子。
他取來的真經,當然擁有對真經絕對的解釋權。
如何解釋,宣講、弘揚對釋教有利,當然會怎麽講。
內部最有威望的人都對釋門拜服。
其他人還用說嗎?
別看佛陀一腦門子疙瘩,疙瘩裏隱藏著無邊的智慧。
神明大佬決定放下成見,助取經大業完成。
但是他們也有自己附加條件。
取經結束後,東土要劃分合理的勢力範圍,蛋糕大家吃,釋門不能吃獨食。
佛陀權衡利弊,覺得吃到蛋糕雖然小了些,總比一直吃不到好。
便滿口答應了其他派別神明提出合作共贏,一同取經的要求。
喜歡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請大家收藏:()西遊:修仙從逃出破廟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