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儒門之法

字數:5100   加入書籤

A+A-


    寇婷婷被趙捕頭押進地下密室。
    密室裏到處都是孩童屍骨,地麵的血汙很深,幾乎可以淹沒腳踝。
    寇婷婷光著屁股五花大綁,像隻粽子。
    抓人的過程極為順利。
    老家夥正在床上跟女子膩歪著,不願意起來呢。
    便被從被窩中拖出來,捆上了。
    然而弑天教的代表,副捕頭雷全知道不會這麽容易結束。
    即便將寇婷婷抓了,秋後斬了。
    也隻能斬了,他的血肉不能煉製成長壽丹和魂魄丹。
    更不能得到他的仙骨。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如果就這樣抓走寇婷婷。
    他們這些人會遭到反噬,因為仙骨不是沒有生命的死物。
    它附著在寇婷婷身上,跟宿主有共同的命運。
    感覺到被侮辱的被仙骨會把無窮無盡的災禍降至他們腦袋上。
    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用孩童的汙血摻雜著弑天教特有的髒物,將寇婷婷的身體和靈魂都弄髒了,禁錮仙骨的能力,讓它無法降災。才能真正控製寇婷婷。
    雷全和趙天財都束手無策。
    隻能求助官府出手。
    以煉製寇婷婷的收益五五分的條件。
    求得姚忠信出手。
    用儒門之術破了仙骨的防禦,成功汙穢仙骨。
    陸鎮聽到寇婷婷被抓的經過,心中便有這樣的疑問。
    仙骨是生命本源世界樹母寄存在寇家人身上的。
    是三界中都找不到的至寶。
    姚忠信不過是個剛入門,修行極淺薄的修士罷了。
    他為什麽就能輕而易舉的克製仙骨?
    今天這個疑問有了答案。
    姚忠信向陸鎮發動攻擊,表麵上攻擊的手段是儒門術法,但陸鎮從其中感受到了極大的惡意。
    曆朝曆代以儒治國,儒法正是堂堂正正,不搞陰謀詭計。
    攻擊自己的儒門術法卻像下濫的和段,表明已經被嚴重汙染了。
    附在觸手上的金光充滿了邪惡、陰冷的氣息,欲通過尖刺進入陸鎮的神府,汙染他的神魂,將他變成不堪一擊的廢人。
    陸鎮故意門戶大開,任金光攻擊。
    細細體味、分辨著摻雜在金光中的氣息到底是什麽東西?
    不明氣息從何而來?為何偏偏要汙染至聖先師?
    姚忠信對儒門術法的解釋,讓他模模糊糊意識到。
    汙染至聖先師,進而控製整個儒門,絕不像表麵看上去那麽簡單。
    而隱藏著更大的圖謀。
    隻的搞清汙染源,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陸鎮之所以如此執著查找汙染儒門的源頭,是因為儒門術法的手段與釋門類似,以修心為主,控製生靈的精神和靈魂。
    不管什麽樣的世界,將統馭這個世界的生靈控製了。
    那麽這個世界的統治權自然會落到儒門之手。
    而汙染了儒門,暗地控製儒門至聖先賢的黑手,自然而然的也就變成了這個世界的實際控製人。
    儒門與釋門都主張修心。
    但二者卻有顯著區別。
    釋門認為,世界是虛假的,萬事萬物,一切眾生如同虛空的花一樣,是不存在的,是本源處臆想出來的,或者說是本源皆空做的夢。
    眾生則生活在本源的夢境中,如果本源醒了,夢中的一切也就消失了。因為結局早已注定,所以眾生皆苦。
    釋門給眾生開出的藥方是,讓他們畏因避果,努力修行內心,讓自己的心靠近本源,回歸本源,萬法皆空,永證大道,衝破本源的夢境,落得個真正的逍遙自在。
    芸芸眾生若是與虛假的世界羈絆過深,因果糾纏難以厘清,則要努力積德行善,避免再種孽緣,再造惡因,讓自己難以從火海地獄般的塵世中脫身。
    眾生是有感情,有欲望的,行動坐臥,交流溝通,人際交往,都如同石子投進平靜的湖麵,自然而然的產生因果,產生緣份。
    今世若要完全杜絕塵世,沒有新的孽緣、惡因產生。
    努力修持,鍛煉神識是唯一的途徑。
    釋門要求信徒弟子斷舍離,放棄塵世一切,皈依三寶,隻有出家後青燈古佛,朝夕誦經不止,才是真正的修心。
    佛陀認為隻有出家,抓住佛、法、僧,才能達到修心的最高境界。
    儒門也強調修心,但卻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不信神鬼,隻祭拜祖宗。主張恢複古禮,人與人之間因為地位的不同,以綱常維係。
    至聖先師教導弟子總結起來就是三綱五常。
    三綱之第一綱:君為臣綱,君叫臣死臣不死不忠。第一綱奠定了王權內部的關係,以皇帝為核心,臣要忠心耿耿,君要身正言明,誓做堯舜。
    君王不正,荒淫無道,臣子則可以擇良主而侍,投奔明主不算背叛。
    第二綱:父為子綱,子代父亡,子不死不孝。第二綱明確了家庭中的父親的權威,父親做為一個家庭的頂梁柱,能力的大小,決定了這個家庭的經濟狀況。父親應該為兒子做出正麵榜樣,引導兒子走正路。兒子要聽老子的話,將家庭的優良美德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將來再傳揚下去。
    做父親的如果不愛兒子,不愛老小,不能做出很好的表率,當兒子也不必愚孝,可以離家獨立創業。
    第三綱:夫為妻綱,這一綱強調的則是夫唱婦隨,家庭和諧的準則。做為丈夫,男人是強壯的象征,理應成為妻子的保護傘,隻夫妻同心,才能把日子過好,才能做到家庭和睦,琴瑟和鳴。
    老婆上要孝順老人,下要撫養兒女。
    丈夫除了給家庭掙來一定的錢財做為經濟基礎,還要體貼妻子的辛勞。
    老婆不賢,休之可也。
    丈夫不賢,妻子也不必抱著從一而終的觀念,可以改嫁他人。
    三綱上至國家,下到家庭,甚至給每個人都製訂了行為規範。
    讓紅塵中的男女,不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鄉野村夫,都能拿來規範家庭,教導兒子,妻子。
    儒門至聖為了三綱順利貫徹執行,同時提出了人們必備的五種德行準則。五種德行便稱為五常。
    分別是:仁、義、禮、智、信。
    三綱為骨架,五常為血肉。
    構成了儒門幾乎全部的修行心法。
    儒門教導弟子的目的,不是讓他們遁世,避入空門,而是要求弟子們要入世,以學到的本領為天下蒼生謀利。
    他們將修煉的步驟分為四個步驟。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弟子天賦不一樣,每個人麵臨的外部環境不一樣。
    各人的悟性也有高有高低。
    並非人人都能建功立業,名垂青史。
    但是不要緊。
    至聖先師教導弟子:做到第一步,修身養性,足以證明是個成功人士,這一生沒有白活,死的瞑目,走的安心。
    因為儒門之學,正好契合了塵世男女的名利心、逐權心、爭霸心。
    每個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激勵自己的精神食糧。找到激勵自己奮鬥的力量。
    所以塵世中男女對儒門之術信仰之深,遠非釋門空空之論,看不到,摸不著的,虛幻來世論所能比。
    論起對人心的控製,儒門比釋門更厲害。
    上至帝王將相,下到黃髻孺子,言傳身教,耳濡目染的都是父母、大人、師長教導給他們的至聖先師傳下來的經典語句。
    儒門之法不知不覺,便悄無聲息的完成了對每個人影響。
    另外,以儒門思想教育百姓,輔助治國可比釋門作用大多了。
    所以不管哪個世界,哪代帝王,都是以儒門思想治國。
    以釋門宗旨治國者,演化之路早已鎖死。
    每個人看似平安喜樂,實則早成了沒有獨立思想的行屍走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