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絕壁棧道
字數:4230 加入書籤
我看這小子是真打算打退堂鼓了。
他不想幹的事,還真麻煩。
他去不去倒無所謂,我就怕他拖團隊後腿,又不能把他一個人留在這兒,心裏不禁焦躁起來。
我懷著忐忑,小心挪到洞口外側的懸崖邊。
微微低頭,向下望去,眼前隻有濃稠如墨的漆黑,一切都隱沒在無盡黑暗裏,看不真切。
為了安全,我立刻趴在地上,隻把頭和脖子慢慢探出去,這樣重心後移,安全多了。
頭燈的光,能照亮的範圍有限,隻能照到身前很近的地方,根本看不清遠處。
我從白芳手裏接過強光手電,用力朝下方照去。
直到這時,我才發現這斷崖深不見底。
可即便強光手電很亮,還是照不到崖底。
不是手電亮度不夠或穿透力不行,而是穀底彌漫著一層灰蒙蒙的霧氣,像一道無形又堅實的屏障,光線穿不透,我們根本看不清下麵的情況。
一瞬間,一股寒意從心底升起。
難道我們真走進絕境了?
這次行動,難道就要這麽結束?
思緒不自覺又飄到老萬身上,以他帶的裝備,絕不可能從這條通道出去。
但我內心深處又有個聲音在思考。
古人費心思修了這麽一條精致、有浮雕還帶宗教色彩的通道,規格這麽高,不可能到這兒就突然終止。
就算是祭祀通道,人不能通行就沒意義了,這不符合常理。
它肯定通往某個神秘的地方。
在這詭異的盡頭,越琢磨眼前景象,越覺難以解釋。
心中滿是疑惑,我再次拿起強光手電,朝對麵照去。
光線穿透灰蒙蒙的霧氣,可對麵依舊看不真切,隻隱隱感覺對麵似乎也是一座崖體,與我們所處的這一側相距甚遠。
刹那間,我心中靈光一閃,似乎明白了眼前場景——這應該是山體內部,由兩座崖體夾峙而成的一個峽穀。
正思索間,身旁有人緩緩趴過來,扭頭一看,是白芳。
我將自己觀察到的峽穀基本情況細細說給她聽。
她接過手電,仔細觀察一番後說道:
“我和你的想法差不多。按理說,這個地方不該是路的盡頭。要是以前這裏有橋連接對麵崖體,倒還說得通。”
我搖搖頭,反駁道:
“那就更解釋不通了。雖說有霧,從我們這個角度看不太清楚,但大致推測,如果對麵有崖體,距離我們少說也得七八十米以上。就憑古人技術,想要懸空建造這麽長的橋,基本不可能,除非是自然形成的石橋。”
“兩個斷崖之間絕不可能有那麽長的自然石體石橋。”
白芳說著,繼續用手電朝著我們這一側的崖體下側照去,
“大有,你仔細看看斜下方那個地方,好像崖壁上有東西。”
崖壁上有東西?
我剛才一心看遠處,竟沒留意正下方,那裏恰好是我的視覺死角。
順著她指的方向看去,在距離我們七八米遠的地方,確實有一些突出的物體,隻是看不太清究竟是什麽。
我轉頭問白芳:“你覺得那可能是什麽?”
白芳極力朝著那個方向觀察,推測道:“像是幾根突出的木棍。這麽粗壯的木棍橫插在懸崖上,說不定是古代的空中棧道。”
空中棧道?
經她這麽一說,我頓時恍然大悟。
如果真有空中棧道存在,那一切就都能解釋得通了。
這裏根本不是道路的終點,古人必定是通過崖體上的棧道往下走,進入到了峽穀底部。
隻是曆經上千年歲月侵蝕,這些木質棧道在時光的摧殘下,已經半解體了。
我將手電的光投向更遠的地方,果然如我所料。
每隔兩三米的距離,就有一兩根粗壯的木樁從崖壁上伸出來。
由於這個地方終年不見陽光,也幾乎沒有風,在沒有風吹日曬的情況下,有些部分的棧道居然還完好無損地保存著。
從棧道遺址的結構來看,我大致明白了,這條棧道總體是斜向下方的,坡度大的地方呈之字形結構。
就像我們平時見到的樓體外部消防樓梯一樣,多個之字形反複向下延伸,大體方向應該是通向崖體底部。
我把這一發現告訴了大家。
張隊長一臉無畏,充滿信心地說:“有路就好,路都是人走出來的。我看我們可以冒險試一試。”
棍子立馬攔住他,一臉嫌棄地說:
“哎呦,老張同誌,你說得倒輕鬆。你們都是經過訓練的,我可有恐高症。剛才在外麵崖壁上垂降的時候,膽汁都快吐出來了。這些破木頭都上千年了,早就不結實了。萬一站不穩,木頭折了,我棍爺可就直接歸西了。”
張隊長同樣一臉嫌棄地看著他,說道:
“我說棍爺,你好歹也是在黨的旗幟下長大的年輕人,怎麽整天畏首畏尾的。幾根木頭棧道就把你嚇成這樣?我們不是還有保險繩索嗎?”
“哎呦,可別提你的繩索了,我可不信那一套。”棍子幹脆躺在地上,搖著頭。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白芳見狀,站起身來開始做起了思想工作:
“棍爺,你說的有道理,就憑我們帶的繩索,想直接垂直下降到崖底,長度確實可能不夠。但你要知道,富貴險中求。越是這種人跡罕至、幾千年來都沒人涉足的地方,往往就藏著不為人知的財富,難道這對你一點吸引力都沒有嗎?”
棍子一聽,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白芳一看有戲,知道說到了棍子的心坎上,繼續說道:
“這木頭棧道啊,也不一定就完全不能用。你知道嗎,關於木頭有個說法,叫‘幹千年濕千年,不幹不濕三五年’。”
“啥意思?”棍子好奇地問。
“就是說啊,木頭不怕一直處在幹燥的環境,也不怕一直泡在水裏,就怕那種不幹不濕的環境。我在意大利威尼斯住過一段時間,那個城市所有的地下地基都是木樁,在水裏泡了上千年,到現在整個城市依然屹立不倒,就是這個道理。”白芳解釋道。
棍子聽了,心裏還是有些擔憂,對白芳說:
“這裏又不是意大利,又不是威尼斯,你憑什麽說這些木頭也能堅持上千年?”
白芳笑了笑,指著洞外的環境說:
“這裏的環境就和我剛才說的差不多,沒有陽光,很少有風,在高處也沒有濕氣。所以在這種相對幹燥陰涼的環境裏,木頭腐朽的速度是很慢的,能堅持上千年一點也不奇怪。你過來看看外麵的棧道,大部分還是能連通的。”
喜歡【陰卦天師】之東嶽神宮請大家收藏:()【陰卦天師】之東嶽神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