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不用編借口,有個現成的理由
字數:5315 加入書籤
*
章大人、趙舉人他們吃過飯,就先離開了。
他們在場,很多人都放不開。
沒一會兒,在小樹林裏的那些人也走了。
騎馬的騎馬,坐馬車的坐馬車。
沈守義一家一直把他們送到村口。
張新舉、孫昊、時玉波等幾位秀才離開的時候,每人都拿走了一個小紙包。
裏麵包著的是茶葉。
據沈書凡說這是他家院子裏的茶樹上的那種。
院子裏確實是有茶葉樹,但隻有剛剛露出來的小嫩芽芽。
幾人都信了。
沈守義:……
他能說家裏的茶葉都是他從外麵買的嗎?
實在是自家的茶葉不夠薅的了。
等人都滿意的離開了,沈守義才和兒子說了說。
“問題不大,反正都是茶葉。”
“但他們喝著和外麵買的散裝茶葉一樣,不會怪咱們吧?”
“是他們自己要的,怪不著咱們。”
“那就好。”
沈守義是擔心大兒子,聽他這樣說也就放下心來。
沈書凡是一點也不擔心。
他送出去的茶葉確實是自家產的,隻不過他的這些是在空間地裏的那株茶葉樹上揪的。
哪怕不炒製,隻喝曬幹的茶葉子,也比普通的茶葉要好喝的多。
那幾個家夥可一點也不傻~
待酒席結束,幫忙的人洗刷幹淨,該還的還回去,餘下的少量飯菜也被李氏讓各家都用碗盛走了。
雖然現在已經是秋後,但白天還是很暖和。
剩菜擱太長時間會有味,不如分給各家。
忙完後,一家子聚在一起數禮錢。
親戚鄰裏的都是常見的。
有送一文錢兩文錢的,還有送雞蛋的。
老宅的沈大能和沈婆子沒來,也沒給禮。
沈守秀夫妻倆帶著孩子過來吃席了,20文錢,還有兩張不錯的皮子。
二房的沈守信一家都來了,和給沈守禮那邊的一樣。
一兩銀子,10個雞蛋。
這對他們家來說,也是難得的大來往了。
沈守禮一家送的是一塊布和五兩銀子,他家昨天去道賀時送的就是這些。
沈守禮、孫氏兩口子給他們換了一塊布,又回禮還給他們家了。
其中有幾份比較大額的。
族長一家都沒分家,他家給他們兩家一樣的,都是10兩銀子。
章大人這趟來又給了十兩銀子的禮錢,兩盒點心。
趙舉人給了八兩,兩盒點心。
出乎意料的是縣城的濟仁堂醫館封了100兩銀子,還有一車禮物。
布料啥的送來了整整一車。
沈書凡道:“我把虎骨賣給他們了,他們應該是賺了,收著就行。”
“這就好。”
他們夫妻倆尋思著,也就是請醫館的醫女大夫的幾回,咋給封了這麽多禮錢呢?
更讓沈守義、李氏有些驚慌的是七裏溝的娘家,也給了100兩。
“爹娘怎麽給了這麽多?”
李氏道:“我也不知道啊,娘說這裏麵是吃的,讓我先收起來,當時太忙了,也沒來得及看!”
她娘周氏那樣說了,她就信了。
真以為裏麵是吃的,就隨手放在屋裏了。
這人來人往的也沒多管,這會兒把袋子打開,才知道裏麵除了糧食,在糧食裏麵還放了一包銀子。
稱了稱,100兩隻多不少。
要是有那不湊巧的把這袋子給提走,她怕是得哭死!
“要不還回去吧?”
“不用還。”
“啊?大郎,你姥姥家怕是攢了所有的家底都送來了。”沈守義想說要不收一半,但全收他不安心。
他媳婦兒眼圈都紅了。
可見也是擔心李家搬空了都給他家送來了。
沈書凡道:“姥爺送來的禮咱們再送回去,不合適。”
“也是,這不成了不想拉來往了嗎?可這也太多了。”
他和二哥在老宅的時候,那麽摳堂屋的銀子,都沒攢到百兩呢。
“過年過節的時候,娘去送禮的時候再還回去。”
“對對對,大郎的法子好。”
李氏突然道:“咱們大郎那回救了滿山,爹娘三哥三嫂他們一直都記在心裏,我尋思著可能我送回去也不會收。”
當時給銀子啥的,他家就沒收的。
沒想到這個時候給送來了。
沈守義和李氏一起看向沈書凡。
“就按剛剛說的辦,要是不收的話,再說,姥爺家有喜事的時候,分幾回就還回去了。”
“那就先這樣。”
他們有點能理解老宅的老兩口為何習慣的聽沈守誠的話了。
他們現在好像也有點往這個習慣發展的趨勢了~
孫昊等那幾個同窗秀才彼此都是一樣的禮。
一份筆墨紙硯。
這也是他們商量好的。
如此來往比較純粹一些。
“這是銀票吧?”
“是的,這是一,一,一千兩?”
記賬上麵寫的這是京城的薑良誌和薑有德的禮。
當時沈書凡沒在家,他們進門後,就一人把一個輕飄飄的荷包交到了沈守義的手裏。
沈守義還以為是信啥的,就收起來揣在兜裏了。
結果這會兒掏出來一看,裏麵哪是什麽信?
銀票。
一個荷包裏麵是1000兩的銀票。
沈守義二話沒說,把銀票和荷包都塞到了沈書凡的手裏:“大郎,這是你老家那邊的,你自己收著。”
一千兩的銀票啊,他可不敢拿。
李氏也不敢收。
萬一碰壞了,或者浸了水,這銀子不就沒了?
太大額。
太嚇人!
百來兩的對他們夫妻倆來說就是大把銀子了。
這大郎的親戚出手就是一千兩,愣是讓他們有些晃神。
也是在這個時候,沈守義兩口子才意識到。
自家大郎所說的侯府世子啥的,好像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厲害的多啊!
除了銀票,除了那些一文兩文的放在家裏,其他的超過一兩的都塞到了沈書凡麵前。
“大郎,你都收起來。”
沈書凡失笑:“爹,娘,我隻收這銀票,其他你們收好以做家用。”
“用再向你要。”
“我過兩天要和慶遠一起去邊境。”
“……大郎,你不是武秀才,也,也得去嗎?”沈守義和李氏已經聽隔壁夫妻倆說了。
孫氏哭的眼睛還腫著。
他們還以為自家大郎不用去了呢?
沈書凡道:“我必須得去那邊處理點事情,不用編借口,這個去邊境曆練正好是個現成的不錯的理由。”
“……你這孩子,咋這麽實在,以後別這麽說了!”
沈守義連忙去門外看了看,好在忠叔、青雲他們都在不遠處忙活著。
這門口也沒外人過來。
幸好沒讓人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