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冬雪又迎新一年,難得的人才上路吧
字數:5557 加入書籤
人是現在的就有啊!
範百戶大手一揮:“這幾位都是我營內難得的人才,借給章大人,待你那邊事情了了,再讓他們回來即可。”
“蕭小旗官,讓你這兒沒有特殊事情的人收拾收拾,跟著章大人上路吧!”
蕭達等人:“……”
章大人:“……”
人家範百戶是好意,連拒絕都不行。
範百戶:敷衍了定安知府,又把這些燙手的少爺兵給推出去,他可真睿智!
蕭達傷還沒好,暫時不宜出營。
就由沈書凡暫代看管著沈慶遠等人。
眾人都表示會聽。
在要出大賬的時候,沈書凡問:“大人,我們要怎麽幫章知府啊?”
“怎麽辦由章知府說了算。”
“好嘞,明白。”
“……”
沈書凡他們就提溜著自己的包袱跟著章大人走了。
總覺得沈書凡那小子就是在等他這句話的範百戶:“……”
看著這營帳裏隻有一個蕭達了,頓時就覺得鬆快了不少。
至於那幾個小子,別的不說,先凍凍他們累累他們也好。
省的他一天天的還得費盡心思的盯著,他可忙,可累!
路上,積雪已經到了腳踝。
幾個人都擠到了章大人的馬車上。
章大人還把自己的棉被給幾小隻蓋上:“那個,你們到我那邊玩幾天就回來,那糧食的事兒我自己想法子。”
“您怎麽想的?”
“就是讓人去買了糧食,但周遭的州府都貴,而且還不往外賣,我夫人已經派人去更遠的地方買了,就是,就是……不好往這運。”
“山匪?”
“沒錯,若是可以,我想請你們哥幾個幫忙去把在外麵的糧草帶進來,不瞞你們……”
章大人其實在來的路上,就派人買了不少糧食物資。
也是打聽到這邊並不容易的。
買了那些東西本來是給自家備的,結果來到了才知道,這裏的條件遠比打聽到的更難。
而他夫人買的那些東西,壓根就運不過來。
他這趟來找邊境軍借糧食是真,借人也是真。
沈書凡他們能跟著來,章大人還是高興的。
這些可都是他親自挑選出來的武考人才呢!
那些山匪是很厲害,但在武案首的麵前肯定也不是個兒。
章大人看向沈慶遠的眼神可慈祥了。
孫昊、時玉波也是這樣的待遇。
這幾位可都是武秀才呢!
打山匪那還不是一個一個準?
山匪死不死的無所謂,主要是把糧食弄來定安府啊!
沈慶遠被章大人盯的頭皮發麻,他隻得道:“章大人,那吉新山的山匪可不簡單。”
當初他們跑的時候,也是被追的差點跑掉鞋。
當然了,他們一夥子都沒吃虧。
越是這樣他們越是不太好過去,萬一被認出來,要是讓他們還東西咋整?
“隻要能把糧食弄來,人不缺,就那些難民,一個窩頭就敢拔刀!”
“可咱們沒那麽些糧食找人啊!”
章大人道:“有,我夫人有,隻要你們能帶頭就行!”
“……”
沈慶遠幾人都看向了沉默的沈書凡。
章大人也看了過來。
在這幾小隻裏,沈書凡說了算的事兒,他是知道的。
“沈案首,這事兒你咋想的,給老哥支個招吧,我是真沒辦法了!”
沈書凡抬眸,唇角勾起一個輕輕的弧度問道:“章大人,你說如果咱們要是帶著難民把那山匪給滅了咋樣?”
“……法子不錯,可以細說。”
“出了多少糧食您讓嫂夫人做個賬,以後弄來了糧食還回去,咱們哥幾個帶著那些難民去接糧食東西,山匪敢攔路就滅了他們,能說得過去吧?”
“能!”
“您還用和別的官員商量商量嗎?”
章大人搖搖頭:“沒得商量,這整個定安府隻有我一個活著的官。”
要不是他聰明小心,又有夫人支持,他可能也會如前幾屆知府一樣,早晚得被人給收了性命。
沈慶遠等人:“!!!”
章大人可是幾乎和他們的爹娘同年紀的,您二位這就哥嫂兄弟的論上了?
“小六,那些山匪可不易上鉤。”尤其上次他們還收搶過一次。
“再找些幫手就行。”
“去哪找?”
這冰天雪地的,出來的都是找事的。
就如他們一樣。
沈書凡輕笑:“隻要有好處,有的是幫手,話說你們要不要拿出點銀子來接濟一二,以後讓章大人給利息。”
沈慶遠看向了章大人,章大人立馬點頭:“這個可以,最好不要銀子,糧食吃喝的最好。”
“對了,如果你們能幫忙把外麵的東西運進來,一趟100兩銀子的辛苦錢。”
“有別的東西,我也都按市價出銀子買。”
眼下也最缺這些。
這可比他去錢莊提銀子好多了。
這定安府的錢莊銀子也不多,而且開門的時辰都選在晚上。
說是白天容易被難民盯上。
要不是他夫人強硬的要提銀子,可能都提不出來。
但眼下是有銀子,但糧食過不來也是枉然。
這幾位能幫襯著弄一些過來,給點利息而已,章大人尋思著自家夫人應該會同意。
“……行吧,這也不是不行,章大人,您這銀子花出去可不一定啥時候能回本啊,家裏會有意見吧?”
“總得活著啊,咱們這定安府的知府沒有卸任的,也沒有升職的,更沒有致仕的,都是死了!”
既然都這樣了,那他就得必須把這裏的事情弄好。
他當個知府不易啊!
再說了,這定安府是不用交稅賦的。
年年還都得問朝廷要賑災銀糧。
隻要有了收成回回本還是能的。
當然了,前提是要有……
*
爆竹聲聲辭舊歲,冬雪又迎新一年。
當新年隨著暴雪來臨。
難民的日子是一天不如一天。
章知府的到來讓大家夥覺得又能吃幾頓安生飯了。
以往的時候,每回來新知府都是這樣過來的。
這次一樣,又不一樣。
一樣的是新知府一上任,就設了粥棚,粥比以往的知府安排的都濃。
筷子豎在碗裏,都能豎立不倒的。
每人雖然隻能喝一碗,但喝下去卻是能頂飽也更暖和。
不一樣的是這位新知府的粥不是那麽容易領的。
喝完得幹活,否則下回就沒了。
老人和女子在燒著炕的大屋裏做衣裳,做被子。
男人們跟著去辦事。
辦事好的能積分,積分足了就可以來府衙領東西。
可以換吃的,可以換穿的,甚至積分多了還能換有炕的房子住!
那些漢子每天跟著出去,不但能幹活以後換東西,一天還能吃兩頓飽飯。
都是爭著搶著的要去。
每回都是嗷嗷的走,喜笑顏開的回來。
有的時候受點傷吃點皮肉苦的也有,但卻也仍然是高興的。
因為受傷了有賠償的銀子。
但就是家裏人問他們幹啥去,沒有一個人說啥!
隻讓家裏人安心的在定安府裏過生活。
日子有了盼頭,家裏人能安穩的活著,其他的都是小事兒。
爺們兒嘛,天塌下來自己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