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定計河內
字數:5292 加入書籤
張角覺得很愧疚。
田豐這個人他真的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了。
但是就這樣一個人,竟然擬定了這樣一份不錯的政策,以此來針對冀州官員係統殘缺的問題。
至於沮授的強軍紀,有過必罰等軍策,也是十分值得借鑒的。
亂世當用重典。
黃巾軍軍紀鬆散,這個問題不可能不去解決。
張角將看了幾眼的奏疏放在一旁準備無人時仔細研究研究。
“二位師弟,這東西我這兩天再仔細研究一下。”
“此番本是想要邀師叔過來,與咱們商討一下針對擴張勢力的方向。”
“唉,可惜師叔在閉關。”
看向沮授和田豐,張角麵露無奈之色的說道。
經過這麽幾日,沮授、田豐二人自然弄清楚了黃巾軍目前的戰略規劃。
聽到突然要背離初衷,欲要在官軍與西涼叛軍交戰時動手,二人不禁對視了一眼。
“擴張?”
“不是要等官軍與西涼叛軍的戰事解決嗎?”
“若是此時對朝廷動兵,怕是會失去大義,於接下來我軍發展不利。”
田豐皺了皺眉,顯然不太看好在此時動兵。
“話也不能這麽說。”
“朝廷若是十年解決不了,我軍也不能坐等十年。”
沮授捋了捋胡須,認真地說道。
“沮師弟說得對啊。”
“而且就算要動兵,那也得是明年春耕之後了。”
“眼下天氣漸寒,昨日更是雨雪同下,雨汁冰寒刺骨。”
“哪裏還動的了兵啊。”
張角很是認同的看了沮授一眼,旋即一臉嚴肅的說道。
冬季,對於整個天下而言都是一場劫難。
這一個冬天過去,不僅僅是北方胡人凍死凍傷無數,大漢北方乃至中原各地,也會出現大量凍死、餓死之人。
“嗷。”
“師侄,聽說你找了我很多次。”
“又有什麽問題要我指點啊?”
就在這時,黃殊打著哈欠走了過來。
“師叔!”
“師父!”
三人起身相迎。
“不用多禮,坐吧。”
“說說,找我有什麽事?”
黃殊擺了擺手,坐在了首位上。
“師叔,我們剛剛在想,明年該朝何處用兵?”
“雒陽咱們雖然不方便去打,但也該為了將來對雒陽動兵而進行籌謀。”
張角捋須說道。
“我有一個建議,不如咱們打幽州。”
田豐忍不住開口道。
“不可,幽州貧瘠,民風彪悍,北方更是胡寇環伺,打下難、治理難,防守更難。”
沮授連忙搖頭反駁。
幽州可不是劉虞治理後的幽州。
如今的幽州自給都費勁,拿下來隻會浪費更多的精力與時間去經營。
“兗州、青州有黃河之隔,且俱是四戰之地,駐防需耗費大量兵力。”
“那就隻有河內咯。”
黃殊聽著幾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不禁補充道。
這不能打,那不好打,那就隻有河內一塊地弊端較少。
“河內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河內土地肥沃,人口稠密,與冀州接壤又是通往雒陽北部的必經之路。”
張角暗自點了點頭,顯然這句話說到點子上了。
至於河內世家大族不少這個問題,對於黃巾軍而言都不是什麽問題。
把那些作惡多端的犁上一遍,再稍稍提拔一些無出頭之日的寒門子弟。
前提是這些所謂的寒門子弟有用,能用。
例如田豐、沮授這種...其實也不能算是寒門。
畢竟他們比寒門要強上些,卻不及背景強大底蘊深厚世家豪強。
至於為何不從普通百姓之中尋找人才...
不是不想,而是那種人乃是十萬中無一。
武人或許還可以從百姓中蹦出幾個,但是有能力治理國家的,寒門算是當下的最低標準了,普通百姓果腹都費勁,何況是讀書習字了。
“還有別的什麽事嗎?”
黃殊看向眾人,詢問道。
“都也沒什麽別的需要師叔幫襯的了。”
“主要是我們拿不定主意朝何處用兵。”
張角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磨刀不誤砍柴工,既然決定要攻打河內,那就要做足準備。”
“趁著現在大雪尚未封路,派些人到河內去打探一下情報。”
“若是能打探清楚有多少兵力駐守,能刺探清是何人駐守,咱們也能提前準備對策。”
黃殊神色認真的說道。
“好,晚輩會立刻派人著手去辦。”
張角認同的點了點頭,應道。
“我帶人去吧。”
“咱們一陰一陽,雙管齊下。”
黃殊左右在家也閑不住,當即有了再次出遊的打算。
他留在鄴城的意義也不大。
練兵他不會、治國他沒那個能力。
不如出去遛遛彎,或許還能拐幾個人才回來。
“師叔,你別折騰了。”
“老實在家歇會吧,馬上要入冬了,萬一大雪提前下來,將道路掩埋,你讓我如何放心的下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張角臉色一苦,連忙勸說道。
他始終認為,黃殊留在自己身邊,自己就有底氣。
雖說大冬天也不會有什麽亂子發生,但他就是想要師叔在一旁坐鎮,哪怕他什麽都不幹,在這盤腿一坐,就足夠讓他鎮定自若。
“冬季之前,我便回來。”
“好了,我意已決。”
“你們不必再說,此番我會盡可能的獲得一些你們不好打探到的消息。”
黃殊翻了個白眼,大步離開堂內。
他之所以不太願意留在鄴城。
自然是因為如今鄴城不太需要他。
武將不缺、文臣雖缺但有沮授、田豐這倆人才也能撐得住。
他這不會那不會的,隻要不打仗他幾乎都在閑著。
與其在此處浪費時間,不如深入敵後打探一下。
以他的能力,自保是沒問題的。
“唉。”
目送著黃殊離開,張角無奈的歎了口氣。
“其實師父出去也好。”
“以他的本事,要是打入敵人內部,或許還能兵不血刃地拿下河內。”
沮授笑著出言安慰道。
“哪有那麽容易啊。”
張角苦笑著搖了搖頭。
開玩笑,他大賢良師就沒想過嗎?
造反之前,許多達官顯貴,甚至朝中有不少官員都是他的信徒。
可是真到造反的時候,一個個立刻清醒的斬斷與太平道全部聯係,生怕一個不慎就掉了腦袋。
那幫當官的,精著呢。
喜歡三國:張角師侄,我快權傾朝野了請大家收藏:()三國:張角師侄,我快權傾朝野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