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我不喜歡寫字,不喜歡寫字了

字數:4974   加入書籤

A+A-


    距離攻占雒陽,已經過去了一月之久。
    戰事稍有停歇,但黃殊卻根本沒什麽時間幹別的,全身心地投入在雒陽的布防之上。
    雒陽布防,不能隻看雒陽,還需要考慮其他地方。
    畢竟,如果黃殊是勤王大軍,必然不會隻攻打有險關作屏的雒陽,而是將矛頭指向冀州。
    同時這也是田豐反複推演,想出來最有可能發生的局麵。
    “師父,這是弟子這段時間經過分析,推斷出有可能出現的兵力。”
    田豐手持一份絲帛,神色凝重的說道。
    “念。”
    黃殊揉了揉鼻根。
    “據弟子推斷,勤王大軍最後有可能達到數十萬的兵力。”
    “兗州、青州雖然被我軍剿滅了部分精銳,但其餘州郡尚未受損。”
    “所以,弟子推斷,兗州兵力最多不會超過兩萬、青州兵力不會超過兩萬、徐州兩到三萬、豫州、荊州最盛,怕是...怕是都能短時間內集結五萬以上的兵力。”
    “除此之外,長安方向不得不防,如果盧植他們騰出手來,僅僅是其麾下的精銳就有四到五萬,若是再加上朱儁和...和西園軍,僅僅從長安一方就有七八萬的兵力,甚至可能達到十萬。”
    “另外,幽州、揚州,唉,這題...弟子算不明白了。”
    田豐使勁薅著胡子,明顯感到巨大的壓力。
    配合上對方那黑眼圈和紅血絲,顯然他已經盡力去往好的方向去思考了。
    “這些,早在我們攻打雒陽時,就已經猜到了不是嗎?”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這條路,無法回頭。”
    黃殊拍了拍田豐的肩膀,旋即走到輿圖之前拿起筆來。
    “師父,我們的時間雖然不多,但也絕不會太少。”
    “勤王之兵最快也得明年春天,畢竟各地州牧、郡守募兵、練兵、湊集糧草、輜重乃至兵器甲胄,也需要時間。”
    田豐站在黃殊身後,開口說道。
    “我知道。”
    “招賢令發布出去之後,效果怎麽樣?”
    黃殊拿著毛筆,在青州畫了一個叉。
    青州方麵並不需要太過擔憂,隻需要給呂布增加一些援軍,他便可以擊潰丁原的青州軍。
    長安方麵,進攻的路線無非是蒲津渡和函穀關。
    函穀關在自己的手中,敵軍最優路線無疑是蒲津渡。
    而荊州、豫州、揚州乃至兗州的軍隊,大概率就是南部三關和東部虎牢關。
    當然,冀州方麵也得防,必須得死守住黃河的各處渡口。
    一邊思索著,一邊在輿圖上寫寫畫畫。
    “不是太理想。”
    “這段時間前來應召的,大多是些有手藝的工匠、或者是有膀子力氣的百姓,都是看著我軍給出的條件優渥才來的。”
    “真正有本事的...一個也沒有。”
    田豐歎了口氣,無奈的說道。
    黃巾軍與天下世家豪強為敵,這個就是代價。
    世家豪強壟斷知識以及大量的財富,故而武藝高強的武夫以及安邦輔國的文士,大多出自世家而非百姓。
    “仔細盯著招賢處,就算是工匠、廚子,那也要。”
    黃殊倒是沒有氣餒,依舊在輿圖上忙碌著。
    在他眼裏,隻要有一技之長的,都算是人才。
    工匠有本事、有頭腦、有創造力可以製造出強大的兵器。
    廚藝好的廚子可以讓士兵們餐食得到保障。
    怎麽就不是人才了,就是路子有些偏罷了。
    “諾!”
    田豐點了點頭,當即離開皇宮,前往宮門處的招賢處。
    ...
    朝廷遷都後,雖然帶走了大量的百姓,但河南尹一帶人口多達近百萬,他們所帶走的也僅僅是三分之一的百姓。
    故而,在黃殊入主雒陽後,將不少百姓都引入雒陽外城。
    免費的宅邸、免費的土地,這些百姓自然不會拒絕,甚至黃巾軍還借此機會收了一大波民心。
    招賢處
    “我家三代木匠,我這手藝做些弓弩沒什麽問題。”
    一名木匠開口說道。
    “月俸二百錢,製一把強弩提成一百,一張二石弓提成五十,到那邊填表後就可以到工部報到了。”
    負責招賢的一名士兵說道。
    “多謝軍爺,多謝軍爺!”
    木匠滿是興奮的跑到填表處。
    看著又過來一個人,阮瑀感覺自己的手都要抽筋了。
    “胡塗,偃師人。”
    木匠有些興奮地說道。
    阮瑀手指發抖,寫著來人的名字、籍貫等。
    “不行,我快不行了。”
    “我要收回我的話,我不喜歡寫字,不喜歡寫字了!!!”
    放下筆,阮瑀不停的揉著自己的手,痛苦的大喊道。
    自從招賢處設立後,阮瑀就開始負責填寫工作。
    原本以為,自己就是盯著點,別有錯別字什麽的。
    畢竟招賢招賢,招都是賢才。
    結果這麽長時間,就遇到兩個會寫字的,而且僅會寫自己的名字。
    最要命的是,招賢處什麽都招,木匠、鐵匠就連會種地的都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大漢百姓,百分之九十九的都不認字,更別提填表了。
    “我喜歡寫字,能不能讓我來?”
    就在阮瑀仰天大吼的時候,一名中年文士笑眯眯的問道。
    “你是?”
    阮瑀一臉好奇的看向來人。
    “鄙人李儒,司隸人士,曾為太常院博士,大半年前受到牽連,被下了大獄,前兩天剛放出來。”
    李儒笑著看向阮瑀說道。
    “呀,李博士!”
    “學生阮瑀,失敬失敬,你也是來報名的嗎?”
    阮瑀連忙起身,對著對方行了一禮。
    “正是。”
    “剛剛已經在那邊報過名了。”
    李儒還了一禮,笑道。
    “那就行。”
    “勞煩李博士代勞了,學生實在是寫不動了。”
    阮瑀看了一眼自己顫抖的手,苦澀的說道。
    “哈哈哈,不麻煩,老夫既是招賢而來,自當要做事的。”
    李儒朗聲一笑,接替阮瑀坐了下來。
    見到終於有人為自己分擔了,阮瑀心中是一陣感動。
    “李博士,你先寫著,我到宮裏將此事稟報給陛下。”
    阮瑀作了一揖,說道。
    “請便。”
    李儒抬了抬手。
    見狀,阮瑀便快步朝著宮內而去,時不時的還甩一甩發抖的手。
    他必須得盡快和黃殊說一下,這個李儒一定要留在招賢處,否則他真的快要累死了。
    喜歡三國:張角師侄,我快權傾朝野了請大家收藏:()三國:張角師侄,我快權傾朝野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