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考驗

字數:6036   加入書籤

A+A-


    在武陽六人入住下來了解了這裏的大致情況後,得知原來楊不拙近幾年一直隱居在此,手下有十多人,皆是能力不凡者,之前幾人上山遇到的兩人分別叫:典傑、孟義。在這幽岷山資源豐富,楊不拙等人都是自給自足,所以很少下山,與外麵基本隔絕,這也是武陽等人之前苦尋無果的原因。
    第二天清晨,天光微曦,幽岷山的山穀依舊彌漫著濃重的霧氣,整個山穀被一層薄薄的白霧包裹著,仿佛進入了一個神秘的仙境。空氣清新,山間小溪潺潺流淌,樹葉在微風的吹拂下沙沙作響,一切都顯得安靜而寧謐。然而,武陽卻沒有心思去感受這片山間的寧靜,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昨夜楊不拙所說“考驗”的疑惑和緊張。
    昨夜,楊不拙沒有再多言,簡單而又堅定地告訴武陽一行人,若是要習文修武,武陽必須通過他的考驗。他從未經曆過類似的考驗,不由得心生疑慮,畢竟他已經習慣了刀光劍影的生活,麵臨的是敵人,而非自己的內心。楊不拙神秘莫測的話語,在武陽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早餐過後,楊不拙便帶著武陽和趙甲五人來到了幽岷山的山穀深處。他站在一處開闊地帶,四周被高山環繞,雲霧繚繞,氣氛顯得格外肅穆。楊不拙的身影看起來像是山中的一部分,沉穩、安靜、內斂,仿佛與天地融為一體。
    “武陽,”楊不拙轉身看向他,目光深邃,語氣平靜卻不容忽視,“你是故人之子,我必定會好好照顧你,盡我所能幫助你。但若想真正跟隨我修行,無論是文還是武,都必須經曆我為你設下的考驗。”
    武陽微微一愣,這突然出現的考驗令他有些意外。他看向楊不拙,眼神中閃過一絲迷惑。
    “什麽考驗?”他忍不住問道。
    楊不拙淡淡一笑,目光投向遠方,仿佛在凝視著那條通往遠處山脈的道路。“這座山不是普通的山,幽岷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片樹葉,都有它們的意義。”他說,“你們來這裏,並非僅僅為了學文修武。你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是一座山。若想登上山頂,必須先征服內心的恐懼與猶豫。”
    “內心的恐懼?”武陽的眉頭輕蹙。他覺得自己經曆過許多生死場麵,早已沒有什麽能夠讓他畏懼的東西。
    楊不拙轉過身,看著武陽的眼睛,語氣沉穩:“不僅僅是你們的肉體,修行之路,首要的就是你們的心。你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山,隻有越過這座山,才能夠真正掌握自己的命運。”
    他稍作停頓,目光如深潭般凝視著眼前的武陽,似乎在等待他消化這些話的含義。“這條路,不是別人可以為你走的,隻有你自己,才能決定是否跨越。”
    武陽心頭一震,似乎理解了楊不拙話中的含義。他平日裏靠著劍鋒和策略生存,但這一路走來,自己似乎忽視了內心的很多東西。內心的軟弱、恐懼、不確定,才是他真正需要麵對的。
    楊不拙接著說:“我並非要讓你經曆生死之戰,而是讓你麵對自己內心的迷茫與困惑。”
    “如何麵對自己的內心?”武陽低聲自語,眼神漸漸沉靜下來。他從這一路的以來,殺敵沒有一百也有幾十人了,但現在,他卻發現,自己最難麵對的,似乎不是敵人,而是自己。
    楊不拙輕輕點頭:“你有一日的時間去準備,明日便開始考驗。”
    武陽和趙甲五人相互看了一眼,彼此間沒有言語,但每個人的心中都充滿了疑惑與不安。武陽能感受到這份不安,也深知這場考驗並非簡單的試煉,而是對他個人靈魂的拷問。
    楊不拙並未多說,轉身緩步走向山穀深處,留下武陽和趙甲五人站在原地,心情沉重。武陽深吸一口氣,知道從這一刻起,他已經不再是那個隻依靠劍鋒與意氣用事的武陽,而是站在人生的另一個轉折點上,麵臨著自己內心的真正挑戰。
    “咱們別這麽沉重,先散散心,明日再說。”武陽回過神,低聲說道。趙甲五人點了點頭,默默跟隨武陽一起走向山間的小道,心中各自還是充滿了難言的沉重。幽岷山的美景無疑讓他們放鬆了些許,但內心的焦慮卻並未消散。
    ————
    武陽早早地從房屋中走出來,站在山穀的邊緣,望著遠處那座群山環繞的幽岷山,心中充滿了壓力和不安。
    “今天就是考驗的日子了。”他自言自語,眼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他知道,今天的考驗將決定他是否能夠真正站在楊不拙的門下,開始他的修文修武之路。
    山穀的另一邊,趙甲五人早已站定,他們並沒有說話,但每個人臉上都帶著幾分緊張和期待。他們知道,武陽的命運將隨著今天的考驗發生變化,而他們的去留也將取決於武陽的考驗結果,所以五人都在心裏為武陽祈禱。
    不久,楊不拙緩步走來,身形依舊如山嶽般穩重,氣度非凡。他並沒有多言,隻是淡淡地看了一眼武陽和趙甲五人,目光平靜如水。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準備好了嗎?”楊不拙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武陽深吸了一口氣,堅定地點了點頭。他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考驗,更是一次人生的轉折。他心中默默告誡自己:不管如何,必須全力以赴。
    “好。”楊不拙簡短地說道,“考驗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考驗,是要你對天下大勢作出分析,尤其是乾元皇朝及其下屬國的局勢。寫一篇有命名的天下策論。”
    話音剛落,周圍圍觀的趙甲五人和楊不拙的那些手下也不禁紛紛瞥向武陽,眼中帶著期待和好奇。武陽心中一凜,這第一個考驗的難度,遠超他的想象。
    “天下策論……”他默念著這個題目,心中湧現出各種複雜的思緒。乾元皇朝的局勢撲朔迷離,戰亂四起,而那些下屬國之間的權力鬥爭更是暗流湧動。若真要寫出一篇合格的策論,他必須將這些紛繁的局勢一一理清楚。
    他沒有再多言,徑直走到一旁的石桌旁,取出隨身攜帶的紙筆,開始凝神思索。那種沉重的氣氛,瞬間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但他很快調整了心態,冷靜下來。此時此刻,他已經不再是那個以武力為生的少年,而是一個需要用智慧來迎接挑戰的謀士。
    在旁的趙甲五人屏氣凝神,雖然他們都明白,自己並非這場考驗的主角,但他們知道武陽的每一筆,每一字,都會牽動著他們的心。楊不拙的眼神時刻關注著武陽的舉動,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仿佛在靜靜觀察著這位少年是否能夠從容應對這場智力的較量。
    武陽在石桌旁靜坐,深吸一口氣,將手中的筆握得更緊,指尖似乎有一股源源不斷的力量在傳遞。在這一刻,周圍的空氣仿佛也凝固了,四周圍觀的人無不屏氣凝神,準備目光專注地鎖定在他的每一筆每一劃之間。
    武陽並沒有急於動筆,而是眼神深邃,似乎在快速整理著思緒。乾元皇朝的局勢,雖然表麵上看起來是一個大國的興衰,但細細分析起來,卻隱藏了無數複雜的細節。武陽想到了孫崖曾經給他提過的一句話:“要了解一個國家,首先要了解它的根基與其背後的支撐。”
    朝廷腐敗,民眾疾苦,外有敵國虎視眈眈,內有權臣攫取權力……每一個角落都透露著不安的氣息。他必須將這些種種紛繁複雜的局勢理清楚,才能給出切實可行的對策。想到這裏,他心中突然升起一種壓迫感,仿佛那沉重的曆史責任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終於,他凝聚了注意力,低下頭,手中的筆落下,猶如一支迅捷的箭矢,直指紙麵,猶如閃電劃過長空——
    《乾元皇朝大勢策》
    乾元皇朝,自建朝以來,風雨飄搖,曆史幾度滄桑。雖表麵上看似強盛,實則內部危機四伏。今時今日,皇帝尚未年長,卻受製於權臣、外患,內憂外患,國家的根基岌岌可危,民心動蕩。朝廷內外,敵對勢力交錯,想要穩固乾元,必須解決幾個核心問題。
    一、清除朝廷腐敗,恢複皇權威信。
    乾元的朝廷內部,權臣如林,勾結成派,互相拉攏,已經滲透進了整個國家的肌體。即便皇帝力求改革,然終因缺乏有效的權力基礎,始終無法做到治國平天下。權臣勾結、貪汙腐化,百姓疾苦,政事不順,如何能恢複朝廷威信?
    首先,要從根源上清理朝廷,肅清那些在背後操控國家的腐化勢力。給朝廷一場大的清洗,讓那些真正關心百姓、心懷家國的人重回朝堂,推行一套明政之策。剿除腐敗,恢複明治,方能重拾民心,穩固皇權。
    二、加強與下屬國的外交聯係,平衡複雜局勢。
    乾元皇朝所轄範圍廣闊,疆域遼闊,但其中的下屬國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微妙的權力鬥爭始終沒有平息。晉蒼國、楚烈國、魏陽國、劉蜀等國,彼此間的矛盾與競爭常常導致乾元朝無法集中力量應對外部威脅。
    尤其是與晉蒼國和楚烈國,表麵上似乎合作,實際上暗藏裂痕。魏陽國與劉蜀雖表麵順從,卻各懷心機,時常做出敵對的舉動。而這些下屬國,一旦發生局勢變動,勢必影響整個乾元皇朝的統治。
    若要穩固乾元皇朝的根基,必須強化與各國的外交手段,通過平衡之策,巧妙調和各方利益,以防出現突如其來的聯合反叛。在外患日益增加的情況下,內政的穩定和外交的謹慎同樣重要。
    三、解決民生困局,恢複百姓信心。
    乾元皇朝的百姓,長期處於戰亂、稅賦、糧荒的困境中,民生的困苦已經達到了極點。雖有一定的財政收入,然而過度的稅收和嚴苛的徭役使得民眾積怨深重,民心已非昔日。
    天下之大,民心為上。若不解決百姓的疾苦,不僅國家難以穩固,連皇帝的統治也難以持續。隻有從根本上恢複經濟秩序,減輕百姓的負擔,才能贏得民心,穩住乾元的根基。
    要加強土地改革,減輕百姓負擔,改革稅製,緩解民眾的負擔。通過恢複農業生產,興修水利,改善交通等手段,來恢複大地的生機。同時,加大對百姓的救助力度,讓他們看到朝廷的關懷與努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四、改革內政,深層次調整社會結構。
    然而,乾元皇朝的最大敵人,並非單純的外敵或腐敗勢力,而是國家內在的深層次矛盾。乾元朝社會的階級矛盾,隨著戰爭與腐化不斷加劇,已經成為了無法忽視的嚴重問題。豪強割據,土地兼並,百姓生計困苦,社會結構的失衡已經到了無法忽視的程度。
    若想長治久安,必須進行內政改革。調整社會階層,打破豪強的封鎖,限製大地主的權力,合理分配土地資源,維護社會的公平與穩定。若這一層次的改革不能成功,乾元朝將永遠無法真正恢複。
    乾元皇朝,麵臨的困難不止表麵上的權力鬥爭與外敵威脅,更重要的是其深層次的社會矛盾與內政問題。若不正視這些問題,乾元的未來依舊充滿不確定性。隻有通過強有力的改革與精準的政策,才能夠實現國家的重生,恢複百姓的信任。
    在整個策論中,武陽明確指出了乾元皇朝目前的困境,並提出了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不僅有具體的策略,還剖析了其中的內外因果。每一段文字,都顯得格外深刻和有力,仿佛凝聚了他所有的思考和理解。
    當他寫完最後一個字,放下筆,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抬頭看向楊不拙。周圍的空氣仿佛也變得凝滯了片刻,武陽的心跳略微加速,他知道,這篇策論將決定他的未來。
    楊不拙走到武陽身旁,接過那篇策論,細細閱讀。武陽沒有出聲,隻是靜靜等待,心中雖然忐忑,卻也抱有一絲期待。
    過了片刻,楊不拙終於抬起頭,眼中帶著一絲讚賞:“不錯,果然是有心人。你不僅看到了乾元皇朝的問題所在,更提出了有效的解決之道。通過了第一個考驗。”
    武陽鬆了口氣,心中也有些欣慰。這第一關,雖然艱難,但總算過去了。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