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任命(下)

字數:6341   加入書籤

A+A-


    這兩天,胡縣令對武陽幾人照顧極為周到,除了平日裏按時送來的膳食,每當武陽等人有需求時,胡縣令便親自派人前來安排。大堂裏的氣氛也變得輕鬆許多,武陽從未見過胡縣令如此寬鬆一麵。這個一直嚴肅穩重的縣令,似乎此刻也感到了一份從未有過的放鬆。
    隔天一早,胡縣令就派人來請武陽六人前往縣衙。
    縣衙大堂內,空氣中彌漫著一絲緊張的氣氛,武陽、趙甲、錢乙、孫丙、李丁、謝戊六人步入大堂,正如預期,他們被胡縣令派人召來。目光掃過大廳,眾人的目光凝聚在一名身著華貴官服、神情威嚴的男子身上。這名男子麵容冷峻,氣度非凡,此人就是楚烈國派來的欽使。
    “武陽兄弟,快請進。”胡縣令立刻迎上前,微微躬身,語氣中充滿了敬意。此時的胡縣令,已經沒有了往日的平民縣令的輕鬆,眼中閃爍著一抹期待的光芒。
    “多謝胡縣令。”武陽點了點頭,隨即帶領趙甲五人入座,眾人依照禮儀,一一站定。
    欽使此時也站起身,沉默片刻,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終於開口:“方中縣的諸位,今日我奉大王之命,前來宣讀王詔。”他的聲音清晰而高亢,宛如晴空中的一聲雷霆,震得在場每個人心中一震。
    “請。”胡縣令急忙領命,隨即與在場的所有人一同跪下。
    欽使神情威嚴地低下頭,翻開手中的卷軸,開始宣讀王詔:“楚烈大王詔曰:方中縣胡秋忠勇,治縣有方,剿匪有功。特此表彰,任命為化州郡郡丞,並繼續擔任方中縣縣令,任職期間,節製一切軍事、民政事務,統領方中一帶,保衛百姓,維護治安。”
    胡縣令聞言,愣了一下,隨即眼中閃過一抹難以掩飾的喜色。他急忙跪下,更加恭敬地說道:“謝大王!謝大王!”
    欽使接著抬起頭,繼續朗聲宣讀:“另,方中縣有勇士武陽,英勇過人,統率有方,曆經數次戰鬥,助方中縣剿匪,建戰功,特此任命為方中縣統領,負責帶領軍士鎮守方中縣,保護百姓,打擊不法分子,維護一方平安。”
    武陽聽到自己的名字時,心中不免有些驚訝,他原本沒有想到會得到如此重的任命,眉頭微微皺了皺,抬頭看了一眼身邊的趙甲、錢乙等人,看到他們的眼中都帶著顯而易見的欣喜之色。武陽雖然有所準備,但心中仍難掩激動之情。此刻,他低下頭,躬身行禮:“謝大王!”
    欽使點點頭,繼續宣讀:“此外,趙甲、錢乙、孫丙、李丁、謝戊五位壯士勇猛果敢,立下赫赫戰功,特此任命為伍長,協助武陽統領方中縣的軍事。”他說到這裏時,特意停頓了一下,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之意,“從今往後,諸位勇士皆可統領各自手下,繼續扞衛方中百姓的安寧。”
    “謝大王!”趙甲等五人齊聲高呼,跪地謝恩。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欣喜的笑容,尤其是他們,原本在劉蜀隻是普通的士兵,沒想到楚烈國會被如此重用,晉升為伍長,地位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武陽的心情也稍微平靜了一些,看著跪在地上的趙甲五人,他不由得感到一絲責任的沉重。
    欽使終於宣讀完王詔,輕輕一揮手,“眾位平身。”隨即,他看向胡縣令:“胡縣令,聽聞方中縣近來多有山匪作亂,剿匪雖有成效,但局勢依舊不穩,大王已命令繼續加強剿匪力度。請胡縣令與武陽統領精心安排,確保方中縣安定。”
    胡縣令立刻點頭:“欽使大人放心,屬下必定竭盡全力,扞衛方中縣的安寧。”
    欽使微微一笑,隨即轉向武陽:“武陽統領,我也聽聞你為人智勇雙全,敢於挑戰山匪,希望你在此職位上不負使命。”他眼神炯炯有神,似乎早已洞察一切。
    武陽輕輕一拱手:“欽使大人過獎,武陽定當全力以赴,扞衛方中縣的安寧!”
    欽使點了點頭,滿意地看了一眼在場眾人:“既然如此,我也希望未來,方中縣能更加安定,百姓能更加富裕,能在大王的庇佑下,享受安寧的生活。”
    接著,欽使轉向胡縣令,言辭更加溫和:“胡縣令治政有方,今日王詔中提及,特許你進一步升任化州郡郡丞,願你一心一意為百姓服務,繼續為方中縣的安定做出貢獻。”
    胡縣令此刻心中的激動已無法掩飾,臉上帶著微笑,雙手合十,恭敬地答道:“謝大王恩賜,謝大王恩賜!”
    欽使一笑,隨即站起身:“既然如此,我就不再耽擱諸位。胡縣令,既然你已經升職,這些天辛苦了,我也受命為大王帶來些許饋贈。”說罷,他揮手示意隨行的侍衛,立刻搬上來幾大箱銀兩和珍貴的禮品。
    “這是大王對你忠誠的獎賞,請胡縣令笑納。”欽使輕聲道。
    胡縣令受寵若驚,連忙站起身,雙手捧起禮物,深深一拜:“謝大王恩賜,謝欽使。”
    欽使微微頷首,看向在場的所有人:“今日所賜,不僅是王賜,也是你們共同努力的成果。希望各位在以後繼續努力,大家同心協力,共同為大王效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喜慶的氣氛中,胡縣令感慨萬分,而武陽等人則心頭激動,所有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微笑。
    “欽使大人,遠道而來,實在是辛苦了。”胡縣令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卻絲毫不失熱情,“本縣雖地處偏遠,但也盡力為您安排了些許簡單款待,還請大人不必見外。”
    欽使眼中閃過一抹滿意的神色,輕輕擺手:“不必多禮,胡縣令治縣有方,方中縣百姓安居樂業,聽聞此地民風淳樸,我自然要來一敘。”
    胡縣令見狀,立即指示家丁安排酒席,笑著對欽使道:“大人勞累一天,一定餓了,且請隨我們共飲一杯。”
    酒宴在熱烈而禮貌的氛圍中進行,大家舉杯共飲,氣氛漸漸放鬆。欽使與胡縣令談論著方中縣的治理,時不時投去幾句讚許。武陽和趙甲五人雖是座上賓,但也隻是靜靜聽著,偶爾回應幾句,以示尊重。
    飯後,欽使準備離去時,胡縣令命人取出一個精致的木盒,裏麵放著幾枚金銀珠寶,送到欽使麵前。
    “這些微薄之物,實在不足以報答欽使大人的辛勞,但若欽使不嫌棄,便請笑納。”胡縣令恭敬地說道,語氣依然謙卑。
    欽使並未拒絕,微微一笑:“胡縣令心意可嘉,這些不過是區區小事,且不必過於見外。”
    “下官一點心意,還望欽使大人莫推辭。”
    隨即,欽使大人起身,對胡縣令一拱手:“既然如此,那便多謝胡縣令的盛情款待,日後想必胡縣令定會大有成就!”
    說完,欽使便告辭離去,身後跟著幾名侍衛,消失在縣衙的大門之外。
    待欽使離開後,胡縣令依然顯得非常高興,他轉過身來,對武陽六人道:“諸位辛苦了,感謝你們在這次行動中的大力協助,尤其是武陽,果然是英雄出少年,方中縣能有你們,實乃幸事。”
    武陽微微一笑:“胡縣令過獎了,若非有您的支持,我們如何能順利剿匪?”
    “我們隻是各司其職,大家同心協力罷了。”胡縣令謙虛道。
    武陽點了點頭,心中卻並不完全輕鬆。他知道,方中縣的平安隻是暫時的,眼前的這一切,也許隻是表麵上的和諧。若幹年後,這份榮耀是否能繼續維持,誰又能預料?
    “胡縣令,”武陽開口打破了短暫的沉默,“有件事我們也得先行告知您。我們六人需要回幽岷山一趟,向師傅楊不拙複命。”他沒有直接說原因,因為他明白,胡縣令也並未對此有過多的疑慮。
    胡縣令顯然並沒有反對,他微微一笑:“嗯,我聽說楊不拙先生可是一位非凡的高人,既然你們去向他複命,自然是需要些時間。若你們一切順利,盡早歸來便是。”
    武陽和趙甲五人相互交換了一眼,心中明了。“多謝胡縣令的理解。”武陽拱手行禮,“我們定會盡快趕回來,協助縣令處理餘下事務。”
    “好,既然如此,你們便趕緊去吧。”胡縣令爽快地答應了,“我會安排好一切,你們放心。”
    武陽、趙甲、錢乙、孫丙、李丁和謝戊這六人,從方中縣忙碌的事務中抽身而回,踏上了通往幽岷山的歸途。一路上,武陽的心情一直較為平靜,然而他知道,自己所經曆的這一切,才隻是一個開始。
    在山路上行走了整整一天,六人終於到達了幽岷山腳下。熟悉的山景、清新的空氣,給人一種溫暖的歸屬感。天色漸晚,漸漸轉入夜幕,幽岷山的巍峨顯得愈加深沉與安靜。
    這一次,武陽心中所懷的,不僅是對任務的完成的滿足,還有對未來的深思。進入山中後,六人一路無話,最後還是來到了楊不拙所在的那座簡樸的草屋。
    屋內,楊不拙正在案前研讀古籍,他的身影在燭光下顯得格外悠遠與睿智。看到武陽他們進來,楊不拙微微抬起頭,眼神依然清澈,仿佛早知他們歸來。
    “回來了?”楊不拙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如何,方中縣的事情處理得如何?”
    武陽拱手道:“回稟師傅,劉師爺與劉小川已被問斬,方中縣的山匪問題終於得以解決。胡縣令得到了朝廷的嘉獎,而我與趙甲五人也受到了表彰,被任命為方中縣的統領及伍長。”
    楊不拙沉默片刻,目光掃過武陽身後的人,見趙甲五人也都麵帶笑容,神情中透露出一絲自信,便輕輕點了點頭。
    “不錯,方中縣的剿匪任務,你們辦得不錯。胡縣令雖有治縣之能,但若沒有你們的助力,恐怕也難以收獲這樣的功勞。”楊不拙話語中帶著一絲欣慰,“這些年,方中縣的山匪問題始終未能得到有效解決,你們的表現讓朝廷對方中縣的治理大為改觀。”
    武陽低頭沉默了片刻,忽然抬起頭來:“師傅,我們做的這些,確實讓方中縣迎來了平安,但我心中始終有一個疑問。如今我和趙甲五人都受到了重用,且已在朝廷上有了一定的位置。可我們終究隻是外來之人,縱使我們在方中縣立下赫赫戰功,但這一切,究竟能持久嗎?還是說,這隻是一步棋,之後的路,才是最為關鍵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楊不拙微微一笑,抬手示意他坐下:“你這話說得極是。如今的局勢,確實給你們提供了一個大好的機會,但同樣也潛藏著巨大的危機。”他頓了頓,看著武陽的眼睛,“你想得很周到。方中縣的任務完成了,但它並非你們的終點,或許也不是你們唯一的歸宿。你們的曆練,才剛剛開始。”
    武陽不禁皺了皺眉,似乎沒有完全理解師傅的意思。楊不拙繼續說道:“你們這些人,都是極具潛力的年輕人,方中縣雖好,但隻是一個小小的縣城。你們的目光不應局限於此。如今你們都已在這片土地上站穩了腳跟,接下來的道路,應該是更寬廣的。”
    武陽心中猛地一動,突然明白了師傅的意思。楊不拙接著說道:“既然大勢所趨,你們不妨去方中縣闖一闖,經曆更多的風雨,鍛煉你們的勇氣與智慧。等你們的曆練足夠成熟,再去做更大更遠的打算。”
    武陽思索了一會兒,終於開口:“師傅的意思,我明白了。是時候給自己和這些兄弟們更多的機會了。若能在更大的舞台上展現自己的才幹,或許我們真的能做出些更有意義的事情。”
    他看向一旁的趙甲、孫丙、李丁、錢乙、謝戊幾人,發現他們的眼中都閃爍著同樣的光芒——那是一種渴望挑戰、渴望成長的目光。
    “既然如此,我們便繼續前行。”武陽微微一笑,語氣堅定。
    “好。”楊不拙點點頭,語氣依然溫和,“此行,你們若能成功,必定會為將來積攢更多的經驗與聲望。不過,一切都需小心應對。記得,你們的根在蜀地,等到積攢夠足夠力量之時,便可重歸劉蜀。”
    武陽深知楊不拙的良苦用心,他深吸一口氣,做了一個深深的鞠躬:“師傅,弟子明白。”
    夜幕漸深,幽岷山的寂靜被寒風吹拂,篝火依然在屋外閃爍。武陽與趙甲五人並沒有急於出發,而是決定在這裏再歇息一晚。次日清晨,他們將告別楊不拙和楊元昊,踏上新的征程。
    這次告別,並不代表永遠的離開,武陽心中清楚,想要重歸蜀地,自己必須要還經曆不斷磨練。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