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收繳兵權

字數:4958   加入書籤

A+A-


    朝會在程式化的山呼萬歲後結束。新王劉煜在謝飛的示意和侍從的簇擁下,帶著一臉茫然與疲憊,匆匆退入後宮。百官也如潮水般退去,許多人臉上帶著複雜的神色,匆匆交換著眼神,低聲議論著。
    武陽與諸葛長明站起身。謝飛滿麵春風地走了過來,仿佛之前的一切隔閡都未曾發生。“武將軍!諸葛軍師!”他熱情地拱手,“新王初立,百廢待興,正是用人之際!將軍勞苦功高,國之柱石!日後還需將軍鼎力相助,共扶社稷啊!”
    武陽抱拳還禮,臉上依舊平靜無波“丞相言重了。為國效力,分內之事。”他的聲音聽不出任何情緒。
    諸葛長明也微微躬身“丞相運籌帷幄,安定乾坤,功在社稷。長明佩服。”
    謝飛嗬嗬一笑,似乎對兩人的態度頗為滿意“好!好!今日辛苦二位了。宮外已為將軍備好車馬,請!”
    武陽不再多言,與諸葛長明並肩,在謝飛親信官員的“護送”下,沉默地走出承天殿那宏偉卻壓抑的大門。殿外清冷的空氣撲麵而來,帶著深秋特有的蕭瑟。
    宮門外,那名禁衛統領早已捧著武陽的銀鱗槍等候。他恭敬地將長槍遞還“武將軍,您的槍。”
    武陽伸手接過。冰冷的槍身入手,熟悉的重量和觸感傳來。他指腹緩緩撫過槍杆上細微的劃痕和暗沉的血跡,動作很慢。然後,他握緊槍杆,大步走向等候在宮門外的馬車,再未回頭看一眼身後那金碧輝煌的囚籠。
    馬車緩緩駛離王宮區域。車內,一片沉默。諸葛長明看著武陽。武陽隻是閉著眼,背靠著車廂壁,手中緊緊握著那杆銀鱗槍,指節因為用力而微微泛白。
    他臉上的平靜終於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疲憊和難以言喻的複雜。
    兩日後,承天殿再啟。金磚映著稀薄的晨光,文武百官山呼萬歲,聲浪在空曠殿宇回蕩。少年劉煜端坐王位,寬大的袍袖下指尖微顫。
    “諸卿勞苦功高。”劉煜聲音尚顯稚嫩,卻竭力沉穩。封賞如流水頒下。謝飛仍為丞相,總攝雒城軍政,百官調度皆出其手。權柄之重,已近攝政。
    “武陽將軍聽封!”劉煜目光轉向殿下玄甲身影,“晉柱國上將軍,賜萬金,駐軍古涪郡,屏障北疆,禦玄秦之患!”旨意清晰,將武陽與他的根基——靖亂軍主力,遠遠調離王都。
    諸葛長明獲封上卿。滿殿謝恩之聲,人人臉上堆著笑,笑意卻未達眼底。
    朝會散去,內侍傳召。偏殿暖閣,僅餘謝飛、武陽、諸葛長明三人。劉煜賜座,親自奉茶,姿態謙和。
    “國事艱難,百廢待興。”劉煜放下茶盞,目光懇切望向諸葛長明,“先生大才,長於治世安民。孤欲請先生總攬劉蜀民生恢複之責,不知先生……”他語帶詢問,眼神卻不容拒絕。
    武陽心頭猛地一沉!這是要釜底抽薪!他眼角餘光掃向謝飛,捕捉到對方臉上一閃而逝的錯愕——此事,竟非謝飛之意!這少年新王,自有主張。
    諸葛長明須眉微動,瞬息已明局勢。他離座,躬身至地,聲音無波無瀾“老朽朽軀,蒙大王不棄,敢不盡心竭力,以報王恩?”姿態恭順,無可挑剔。
    “先生快快請起!”劉煜麵露“大喜”,疾步上前親自攙扶,手指微微發抖。
    轉向謝飛,劉煜神色愈發“誠懇”“丞相乃國之柱石,孤年幼,日後朝政,全賴丞相操持!孤深信,丞相必成一代賢相,名垂青史!”一番話情真意切。
    謝飛離座深深拜倒,聲音竟帶哽咽“老臣……肝腦塗地,難報大王信重之恩!”老淚縱橫,似被少年天子的“赤誠”所感。
    最後,劉煜目光落在武陽身上,清澈眼底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柱國將軍。國賊已除,四海漸安。這靖亂軍……”他語意未盡。
    武陽起身,未等劉煜說完,已從懷中取出一枚沉甸甸的虎符。符上玄鳥紋路冰冷,浸染著無數血火。他雙手奉上,聲音沉靜如鐵“天下已定,兵權當歸於王。此靖亂軍兵符,請大王收回。”
    劉煜眼中亮光一閃,親自接過,指尖觸到銅符的冰涼。“將軍忠義,孤銘記!”他語氣誠摯,旋即話鋒一轉,“然玄秦虎狼盤踞中漢,北疆不可一日無大將坐鎮!著柱國上將軍武陽,統帥六萬精銳,即日開赴古涪郡,築我北疆屏障!”
    “臣,領旨。”武陽抱拳,甲葉輕響。劉煜親自將三人送出殿門,臉上笑容溫煦如春風。
    殿門合攏的刹那,劉煜臉上所有溫煦瞬間冰封。他轉身步入內殿陰影,眼神陰翳如寒潭。
    “煜兒。”一位身著華貴宮裝、麵容端肅的婦人自屏風後轉出,正是劉煜生母,王太後。“看來這武陽,倒真是忠義之人。兵權交得如此幹脆。”
    劉煜嘴角勾起一絲與其年齡不符的冷峭“母後,忠義,亦是威脅。手握重兵,便如利劍懸於頭頂。兒要坐穩這王位,要振興劉蜀,就必須……”他聲音壓低,帶著不容置疑的掌控欲,“將這劍柄,牢牢握在自己手中!謝飛是柄好刀,但刀,終究是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王太後凝視著兒子年輕卻充滿野心的側臉,緩緩點頭,眼中並無意外。她深知,自己這個兒子,絕非表麵那般溫順稚嫩。
    靖亂軍大營,帥帳內氣氛凝重如鐵。
    武陽簡略敘述完朝會與偏殿之事。話音未落,帳內已如沸水炸鍋!
    “什麽?!隻給六萬?還要調離王都?去古涪郡?!”趙甲須發戟張,一拳砸在案幾上,杯盞亂跳。
    “諸葛軍師被強留在雒城?這分明是扣為人質!”錢乙雙目赤紅,手按刀柄。
    “大王……那黃口小兒!還有謝飛老賊!這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孫丙怒吼,帳內諸將群情激憤,怒火幾乎要將帳頂掀翻。人人眼中噴火,不甘與屈辱在胸中翻騰。
    “夠了!”武陽一聲低喝,並不高亢,卻如寒冰澆頭,瞬間壓下所有喧囂。他目光如電,掃過每一張激憤的臉龐,聲音斬釘截鐵“王命已下,無可更改!吾等起兵,是為靖難鋤奸,護佑劉蜀山河,非為權位!”
    他頓了頓,聲音沉緩卻帶著千鈞之力“諸位兄弟,隨我血戰至今,勞苦功高,武陽銘記於心!此番整編,必有安置。日後,無論身居何職,駐守何方,皆是為劉蜀江山效力!當恪盡職守,不負昔日同袍之血!”
    帳內一片死寂。憤怒的火焰被強行壓下,化作沉重的喘息和不甘的沉默。
    趙甲胸膛劇烈起伏,最終頹然坐下,狠狠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眾將看著他,又看向主位上那如山嶽般沉靜卻不容置疑的身影,眼神複雜。
    軍令如山。整編迅疾而沉默地進行。十八萬靖亂軍,隻餘六萬精銳被劃歸武陽麾下,其餘盡數打散,由王都派來的軍官接手,編入各地駐防。被留下的將士默默收拾行裝,與昔日同袍告別,氣氛壓抑得令人窒息。
    “憑什麽!老子跟著將軍從死人堆裏爬出來,現在讓老子聽那幫雒城老爺的鳥調遣?”一個老兵紅著眼眶,狠狠摔了手中剛領到的新營號牌。
    “少廢話!將軍說了,都是為劉蜀!”旁邊的伍長低聲嗬斥,聲音卻也有些發哽。
    無數道目光,追隨著帥旗下那杆玄色大纛,追隨著那個即將遠赴北疆的身影。
    武陽最後看了一眼這片熟悉的營盤,看了一眼那些沉默目送他的將士。
    他翻身上馬,銀鱗槍掛於鞍側。身後,是肅整待發的六萬北疆軍,旌旗在深秋的寒風中獵獵作響。
    “出發!”命令簡短有力。馬蹄踏動,煙塵揚起,黑色的洪流緩緩啟動,朝著遙遠的古涪郡方向,沉默地開拔。將雒城的喧囂、權謀的漩渦,以及無數道複雜難言的目光,漸漸拋在身後越來越淡的煙塵裏。
    雒城王宮,暖閣。
    劉煜站在巨大的蜀地輿圖前,指尖緩緩劃過代表古涪郡的位置,嘴角噙著一絲冰冷的笑意。王太後坐在一旁,靜靜品茶。
    “六萬精兵,困於北疆險地。進,直麵玄秦虎狼;退,有王命掣肘。武陽縱有擎天之勇,亦難翻此局。”劉煜聲音平淡,卻透著掌控的快意,“至於諸葛長明,留在雒城總攬民政,其才可用,其勢可控。有他在,武陽投鼠忌器。”
    他手指移向代表謝飛勢力範圍的東雷、武藏、安雅三郡,眼神銳利“謝飛老謀深算,權傾朝野,然其根基在外。隻要雒城在我手中,王命在我口中,他便是我手中最快的刀,亦是……最需防備的狼。”
    王太後放下茶盞,目光深遠“煜兒,製衡之道,如履薄冰。武陽是猛虎,謝飛是惡狼,北有玄秦強敵。你手中之棋,步步驚心。”
    “兒知道。”劉煜轉身,年輕的臉龐在燭光下映出超越年齡的深沉與野心,“所以,這盤棋,兒必須做那唯一的弈者。無論是虎是狼,是內是外,終將……”他手指在輿圖上雒城的位置重重一點,“盡在掌握!”
    古涪郡,地處劉蜀北疆,山巒疊嶂,關隘險峻。深秋的風已帶刺骨寒意。
    武陽的帥帳設在郡城外的軍營高地,俯瞰著連綿的營壘與新築的防禦工事。
    帳內炭火驅不散北地的寒氣。武陽卸去甲胄,隻著單衣,立於案前。案上鋪著古涪及周邊山川地勢圖,旁邊是堆積的軍報。
    喜歡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亂世梟雄,從縣令之子到帝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