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風向變了
字數:3933 加入書籤
人不能在同一個地方,兩次再犯同一個錯誤。
如果同一種錯誤犯兩次,不是傻,便是蠢!
秦魁不傻,並且絕頂聰明。
隻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這裏是金鑾殿,不是你秦相爺的後花園。
趙烈來時就想好了,怎樣給秦魁一個見麵禮。
兩年不見,趙烈實力今非昔比。可秦魁卻是忘記了兩年前在此吃的啞巴虧。
今日見趙烈如此“蔑視”皇權,竟然昂首挺胸的直視元帝,因此他下令呼叫殿前侍衛,抓捕趙烈。
殊不知,這種當著元帝的麵越俎代庖,實乃大忌。
從一個方麵可以看出,秦魁權傾朝野,一手遮天,根本不把元帝放在眼裏。
元帝雖說對趙烈的“昂首挺胸”極為不滿,但他把趙烈的這種行為,歸納到“子不教父之過”之內。
誠然,趙烈這個皇子,二十一年來,他元帝隻在一周歲之內關心與關注過他。
身為父親,不管趙烈血脈真假如何,他還是趙烈的父親。
趙烈的成長,他確沒付出過父愛,尤其吃穿方麵,他曾下令,不準他們娘倆吃飽穿暖,這是有意針對。
如若不是嚴鬆這個總管與十三公主時常暗中接濟,隻怕趙烈母子倆,早已拋屍荒野,屍骨無存了。
金鑾殿上。
趙烈聽到秦魁的大呼小叫,根本不理會這條老狗。
隻見他緩緩跪在地上,口中說道:“兒臣趙烈參見父皇!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元帝強壓製住心內的喜悅與衝動。
“謝父皇!”
趙烈站起身來,然後看向秦魁,笑道:“剛才是誰發號施令要抓我這個九殿下?”
秦魁見趙烈的殺氣又頓現出來,一時驚慌失措,不知道怎樣回答趙烈。
而元帝也心中一歎:這秦魁老賊,真的是越來越放肆了,今日朕便睜隻眼閉隻眼,我就不信趙烈收拾不了你,你這老賊自取其辱,卻怪不得別人了?
果然,隻聽趙烈喝道:“秦相爺,兩年前,我就說過,你隻是我趙家的一條狗,主人才外出兩載,你就不記得主人我了,還真是狗改不了吃屎!哈哈哈!”
秦魁聽到這話,簡直是奇恥大辱,立即想到兩年前的情景,當時也是自己情急,而發出呼喝殿前侍衛抓捕趙烈。而被趙烈鑽了空子,接著被這小子罵得狗血淋頭。
“你……陛下,九殿下目無尊卑,對陛下不敬,對老臣出言侮辱,還望陛下對其實施懲戒,以儆效尤!”秦魁對元帝說道。
元帝隻是看了一眼秦魁。沒有出聲。
秦魁見狀,極為尷尬。
好在此時,禮部尚書劉大人出班奏閱:“啟稟陛下,九殿下從夜郎歸來,確是立下蓋世功勳!但尊卑規矩還是要的!剛才九殿下那個居功自傲的情景,確實是對陛下不敬!而且又對秦大人出言不遜,委實可惡,因此,臣請陛下一定要對九殿下予以懲戒,不然,傳到外界,定有損我大楚國威!還望陛下明察!”
“臣附議!”吏部王尚書說道。
“臣也附議!”戶部錢尚書也搶著說道。
接著,又有幾個大臣相繼出來奏說,要求對趙烈進行懲治。
趙烈一臉的無所謂,但對於發言要懲治他的這些官員,他可一個也沒放過,把他們的名字一一記在心中。
隻是趙烈沒想到的是,刑部尚書陸向直,他卻沒有奏趙烈的本,這不應該呀?
因為趙烈剛出夜郎城東門,便槍決了他的兩個親弟弟:陸向坡與陸向平。
然而,陸向直卻對趙烈的這種行為無動於衷!
陸向平與陸向坡的死,應該陸向直早收到噩耗了。
可是,在三分之二的文武百官,都對趙烈落井下石,陸向直卻為何沒有跟著這群人趁人之危而“附議呢?”
並且,秦魁亦多次明目張膽的暗示陸向直,要他表態。
然而,陸向直好像沒看到一樣。站在那裏,一動不動!
這可把秦魁氣得渾身發抖。
元帝見這麽多人要他開口懲治趙烈。
卻無一人出麵保趙烈,不覺眉頭緊鎖,心中一歎:看來自古無視尊卑,無視禮數之人,確是失道而失去人心啊?
元帝見已無人出班再奏,於是清了清嗓子,然後說道:“趙烈!你可知罪?”
“回父皇,兒臣何罪?還望父王明示?也使兒臣好即刻反省,以正視聽!”趙烈答道。
元帝心中一歎:這老九確實裝得頗像。隻是這些王八蛋是不會放過你的。
“何罪?剛才這些文武眾臣,不是都奏了你的奏本麽?你難不成沒聽到?”元帝問道。
“哈哈哈!兒臣確實沒聽到,況且剛才那些無稽之談,兒臣無需聽明,即使兒臣有罪,也輪不到這些亂臣賊子來指手畫腳!”
趙烈威嚴且霸氣的道。
“趙……九殿下!你……你剛才在說什麽?你簡直不可理喻!陛下,你看………這如是好?還請陛下給九殿下以嚴厲的懲罰,不然,他這可是倒反天罡了!”秦魁聲竭力嘶。
許多大臣附和。
“好了好了!大家不要爭吵了!今日九殿下凱旋歸來,隻用短短兩年時間,便完成了曆代我輩先祖想完成的任務,難道這不值得表揚麽?瞧你們一個個的,都想懲罰他!朕在此宣布,趙烈隻是抬頭看朕,難道兒子看老子有錯?真是豈有此理?你們這不是明目張膽的打壓九殿下麽?來人,把剛才這些說過要懲罰九殿下的人,拉下去打十大板,以正視聽!”
元帝大聲道。
文武百官聞聽元帝之言,一片嘩然:這元帝今日怎麽了?竟然幫趙烈這個廢物,而要打文武百官,這是誰也沒料到的事。
君令如山,無人敢違。
剛才跟著秦魁起哄的文武大臣,一時嚇得麵如土色!大喊“皇上請收回成命!”
然而,元帝無動於衷!
最後,包括秦魁在內的二十餘位大臣,全部打滿了二十板子。
這可好,這些被圢的眾大臣在金鑾殿上東倒西歪,但現在尚未退朝,他們還得堅持!
而最煩躁的是秦魁。
剛才元帝下令打他們時。他知道從此時起,風向變了。
元帝認可了趙烈,八王子趙堅,如果不想辦法立下些軍功,隻怕想爭太子之位,早就沒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