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聽說您能辨識金屬的材質?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第484章,聽說您能辨識金屬的材質?
隨後幾位老同誌開起了玩笑,現場氣氛輕鬆了許多。與此同時,林小宇向陳老介紹了自己技能形成過程,黃老與夏老也在旁分享喜悅。每個人都在為新時代的到來興奮著、期待著。
在一個重要的會麵場合,林老頻頻向張小輝提問,張小輝也嚴肅認真地逐一作答。
“平時就是多看、多記、多思考。”
聽到這兒,孫老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門手藝得傳下去呀。找個幾個徒弟,認真教他們。”
“對了,我聽說車間裏的工人都由老師傅帶?”
“你也已經達到了資深技師的級別,有帶徒弟嗎?”
談到這裏,在一旁的李懷民立刻插話,“首長,其實這件事我們很早就想讓他帶徒了,尤其是在軋鋼廠的時候。”
“您也知道,這麽好的技術,不找繼承人豈不是太浪費了嘛。”
“不過他後來的回答讓我們都很意外。”
李懷民不理張小輝使的眼色,興奮地說著,
“他說自己還年輕,不合適當師傅。還說要是叫他師傅,容易顯得他老。”
“您覺得這是個理由嗎?”
孫老和林老笑了笑,確實是的,從身份和成就看張小輝是年輕了些。
但即便是在車間工作,大家也不會對此感到奇怪。
“我不是不願意收徒弟。”
張小輝連忙解釋道,“新時代新風氣嘛,這些老一套的師傅徒弟製不太合適。”
“咱新時代的工人不拘泥這些傳統做法。”
“我覺得你就是想偷懶。”
孫老揭穿了他的心思,張小輝隻得哈哈笑起來。
“確實最近特別忙。”
“機械廠、製藥廠、化工廠還有鋼鐵廠都離不開我。”
“加上鈦錸合金研究項目也是最近才提上日程。”
說著他的事,旁邊的錢老看了一眼孫老:“哈哈,怎麽聽著比我們還忙啊。”
張小輝急忙謙遜回應:“我隻是瞎忙乎,與您幾位的工作沒法比。”
“是啊,那當然。”錢老點頭認可。
幾個人又繼續聊天,從合金到工廠管理及發展方向展開了廣泛的交流。
尤其在聽了二機部副部長提及氫彈和衛星研發的情況時,張小輝內心充滿向往。而鈦錸合金的研發對於突破科學院麵臨的重量難題至關重要,他承諾原料到位後立即展開研究。
陳老大聲宣布散場,準備帶領眾人用餐,並邀請張小輝一同坐在上席。此桌坐滿了重要人物,而其他人隻能陪其他客人。
盡管心中驚訝,張小輝還是被眾人的目光推動下坐在那裏。這一瞬間,所有的眼光似乎都有了新的期待,大家心裏暗暗猜測這個年輕人未來的前景。
酒過三巡,氣氛漸濃,大家開始分享更多的細節。
楊華提到國外軍事合作時遭遇失敗的事,感歎於戰場的複雜變化,並強調了正確的戰術和裝備選擇的重要性。此時,黃老也表達對軍事裝備改進的支持,並指出下一步需確保產品穩定供應並賺取應有的利益。
整個過程中,張小輝雖隻是傾聽者,但每次回應也展現了其成熟和穩健的態度,贏得眾人的尊重和認可。
林明華一番話落,李老和王老皆是會心一笑。
當年林明華提出的“有條件援助”,如今回想,確實是一步明智之舉。
若是無條件支持,不論對方成敗如何,他們都會蒙受損失。現在即使北方項目未遂,聯盟支付的款項也能保本。對於某些勢力是否會趁虛而入的問題,嗬嗬,誰敢無視那早已劃定的界限呢?
在幾人交談之間,陳老慢慢起身離開招待室。門口,跟隨著他的兩位工廠人員立刻迎上,似乎他略有酒意,兩人連忙扶著他走穩。走廊裏守衛的安全員見狀也並未多加在意,畢竟領導們的出入是他們保障的重點。
三人在走道中仿佛尋找休息之地。最終,在一間辦公室門前停下並進入了裏麵。看樣子是張總的工作區域。衛士本欲跟進檢查,卻看見室內還坐著一位熟悉的呂秘書,便安下心來駐足門外。
進入後,呂秘書即刻上前服侍著三人。她對陳老並不陌生,清楚他是後勤的負責人。陳老微醉地讚揚呂秘書的勤奮努力,並提及她對工廠的重要貢獻。聽著讚譽,呂秘書內心充滿愉悅。
然而,她的專注卻忽略了一個細節:一人遮擋她的視線,另外兩人的目光迅速聚焦在桌上擺放的設計圖,然後悄悄展閱……
“曉娥同誌,你做得很好。”陳老靠在椅背上,帶著些許醉意說道,“林明華說過,你總是盡職盡責,而且是個好學的榜樣。”
呂秘書聽了倍感欣慰,與陳老交談愈加放鬆。與此同時,背後發生的事卻被她所忽視——那幅發動機設計圖已被人仔細查看。
待到圖紙讀罷,三人準備退場。“小娥,我對你印象頗佳。”陳老又說了句誇獎,隨之帶著其他人離開了房間。
夜幕降臨,林明華由司機駕車返回自己的四合院。雖然沒有酩酊大醉,酒精帶來的眩暈讓他有些不穩。處理完來訪者之後,他就在自己的辦公室趴在桌上休息,直至下班鈴響起,才回家準備吃晚飯。
“楊總,聽說您能辨識金屬的材質?”王浩邊開車邊好奇地問。
這類本領因飲酒聚餐時不脛而走,幾乎整個廠裏的工友都知道了這個有趣的技能傳聞,乃至附近的鄰居也在茶餘飯後討論此事。
“這是經過大量觀察與實踐才能做到的事。”林明華含蓄地回答,暗示這是一種需要積累經驗的能力。王浩明白了這一點,便笑言道:自己還是認清分量吧,不是什麽都可以憑興趣就學得來的!
車行駛到胡同外停車,司機承諾明日再來接他。送別的過程中,林明華心中一動:要獲得更多學分,還需依賴設計圖紙的提交。這不僅是機械廠的發展契機,也是個人成長的機會。
於是回到家裏後,林明華再次思索著下一個設計重點。機床改進雖困難重重,但對於學分而言卻是寶貴的資源;飛機發動機亦是一項挑戰性工程,若能在不同型號上進行創新,同樣可以獲得學分獎勵。兩項計劃齊頭並進。
喜歡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鹹陽請大家收藏:()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鹹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