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讓人無法接受

字數:4388   加入書籤

A+A-


    宋老心中的想法剛冒起又被迅速壓抑下去。
    顯然這個機械廠的團隊是精華中的精華,想一網打盡是妄想。但他想到了一個可能的方案:“不過合作還是可以談的。”
    宋老摩挲著下巴,思索若由他們提供設計方案,請機械廠協助加工,成功的幾率或許會更高一些。
    當宋老沉思之時,姚老依然專注地看著設計圖,並與主任趙剛一起研究其中的差異。
    “老趙,這燃燒室設計與眾不同啊。”趙主任抬頭看向負責的技術員吳濤:“小吳,這些資料你還有存檔嗎?”
    對此感到為難的吳濤向陳老大致點了點頭後說道:“陳老師傅,您點頭我們就取來。”接著便取了一套完整的圖紙,遞交給趙主任。
    “千萬輕拿輕放。”
    吳濤小心翼翼地交付圖紙給趙剛。
    接下來半小時裏,趙主任和其他幾位領導前往實驗區查看檢測情況。
    半小時過後,回到現場的趙剛告訴幾人,檢測結果令人遺憾——失敗了。
    “壓力不足?明明看到他們幹得很不錯啊!哪裏沒達標?”章老問。
    趙剛歎了一口氣說,“問題在於高壓下,燃燒室的某些連接部位沒有達標。”
    這使得在座的所有人感到意外,尤其是當得知試驗環境達到六點五大氣壓時,秦老等人更是震驚不已——比之前的五大氣壓還要苛刻。
    “如果按照傳統做法早就過關了!”秦老感慨。
    接下來的日子裏,團隊討論如何改進的問題時展現出不同的態度。王大海表示廠方嚴格按設計執行的原則始終不變:“一旦確認了圖紙,就要確保每一步嚴格按照要求來做,不允許有隨意更改。”
    陳老聽了之後深感佩服,這就是真正的匠心獨具。“你們的態度值得稱讚。”
    看著這樣的團隊精神,秦老不由得想起了曾經那個不斷嚐試糾錯的人——楊峰華。
    此時此刻,在另一處的生產車間裏正發生著急切的情景:楊峰華匆忙奔向工廠車間,因為趙總監告訴他幾位重要客人已經到場,亟需他的指導和支持。
    林明聽到幾個老領導去了重工業機械廠,而王誌遠沒說具體什麽事,他隻好立刻乘車回來。一進院子,他就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似乎在討論某件重要事項,心猛地一揪,難道出什麽岔子了?
    林明趕上前去,人群見狀立即給他讓路。“領導!”有人喊道。
    林明環視了一圈,最後停在陳伯跟前——畢竟陳伯是這個機械廠的主心骨,且周圍人臉色凝重,唯有陳伯還算鎮定。林明走上前,輕聲詢問:“陳伯,發生了什麽事?”
    眾人見到林明回返,目光隨即轉向他。陳伯笑得格外慈祥,讓他感到有些不適應。
    “回來了!”陳伯說道,“我剛去了製藥廠一趟,聽說你在這兒,就馬上趕回來了吧?”
    林明邊聽邊打量現場每一個人,特別是在技術主管趙工身上停頓了一下,那人手裏的設計圖紙似曾相識,心想:他們是不是看上了我的設計?
    還沒等他深思,陳伯點了點頭:“既然回來了,咱們回去詳談。”
    路上,林明靠近張懷仁,低聲打聽:“這發動機的設計,你有底嗎?”
    張懷仁四下看了看:“實話實說,我一直擔心這事。你覺得我們的發動機是不是還隻是練手性質?”
    “我什麽時候說過是用來練手的?”林明有些疑惑,“從一開始我就說是為研製一款高性能發動機,難道我說得不夠清楚?”
    張懷仁拍腦門:“明白了,一直以為你在做簡單的練習呢!原來你是想製造一個厲害的產品!”
    張懷仁意識到自己和其他人誤解了林明的初衷。之前大家都覺得他不過是年輕人一時衝動,並沒有重視他的計劃。現在才發現,林明根本不是這麽想的。
    “咱們這次可得好好表現。”張懷仁壓低聲音說,“我們這麽多人力、物力,必須撈到回報!”
    林明卻皺起了眉頭:“這件事可能並不如表麵那樣簡單。”
    林明解釋說發動機不僅要符合飛機的要求:“如果他們已經設計好與這款發動機配套的機型,那麽即便我們成功研發,可能也派不上用場。”
    張懷仁瞪大了眼睛:“你是說,即便做出來了,也許都沒地方裝它?”
    “是的,要麽他們要求我們修改圖紙適應現有飛機;要麽按他們的標準重新設計一款。這些都是變數。”
    這確實讓張懷仁心頭蒙上一層陰影,耗費了大量心血,結果卻是這樣,讓人無法接受。但他也知道不能放棄。“那我們該怎麽辦?”他看向林明尋求建議。
    林明歎了口氣:“走一步看一步吧。”
    盡管如此,他已經打算好最壞情況下的對策:自己可以嚐試獨立進行小型飛行器或係統內尋求進一步幫助和支持,確保這個項目不會功虧一簣。
    眾人進入會議室後,繼續商討後續的工作計劃。陳伯坐在主席位置上,旁邊坐著楊濤和另一位同事,氣氛略顯緊張,但也有期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陳伯微笑著示意楊濤開始介紹發動機的研發過程,期間他提到tig01新型合金解決了一些關鍵問題。預計能夠在年末之前完工。這個信息引起了所有人的好奇與興趣,畢竟新型材料和技術的應用意味著更大的可能性和發展潛力。
    聽到年底能完成,三位老專家和一位主任頓時麵麵相覷,臉上帶著些微妙的神情。然而,既然是對方的工作計劃,他們也不便多說。畢竟,從項目啟動到現在的時間線來看,他們的進展與機械設備製造廠幾乎同步。隻是因為中途更換了設計,否則現在也可能已經進入生產階段了。
    “確實,高壓燃燒室的製造工作正在進行中,大部分關鍵部件也在收尾階段。”
    “爭取在十一月底前完成所有組件,再用一個月時間組裝和測試。”
    楊小濤闡述了他的具體規劃。畢竟,如今已經是1966年了,如果延誤下去,可能會麵臨來自其他方的競爭或侵權問題。所以必須爭分奪秒。
    “好的,你務必把控好時間,到時候會給你一個證明你們團隊實力的機會。”陳老沉吟片刻後說道。
    楊小濤聞言,精神一振,眼睛瞬間變得明亮起來。劉懷民同樣豎起耳朵聆聽陳老的每一句話,而秦老和章老似乎捕捉到了某些信號,眼中流露出一絲驚異。
    兩位老專家深知陳老言必有物,“他既然如此說,肯定心中已經有應對方案。” 最終的目標可能是開發一款搭載新型發動機的飛行器,而這無疑是楊小濤夢寐以求的結果。
    得到了這位上級的支持,楊小濤信心更足了。“領導!”
    秦老抬頭笑了笑:“是啊,這發動機的研發耗費了巨大資源……”
    他轉向楊小濤:“小楊說得不錯。”
    緊接著,機械廠為研發這款型號付出的人力物力被細數提及,從整車間人員的努力到倉庫裏堆滿的實驗廢料。“我們三機部後勤科為了它可是拚了全力。”
    聽完這段話,在座各位都陷入了沉默,直到章老點了點頭認可,秦老大笑起來——他知道,自己的暗示起了作用。
    “對,後勤處確實不易……”
    雙方開始互相恭維、表態,最終達成了共同推進項目的共識,包括將失敗的經驗轉化為寶貴的資產。
    會議結束後,在走廊裏眾人各懷著不同的心事走出門,卻表現得其樂融融,仿佛剛剛達成了一項重要的合作意向。陳老隨後把楊小濤單獨叫住,交給他一個重要任務:通過與國外的朋友協調來解決一項緊缺材料問題,這讓楊小濤立刻進入了思考的狀態。
    喜歡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鹹陽請大家收藏:()大秦:三千大雪龍騎踏鹹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