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借刀殺人

字數:4530   加入書籤

A+A-


    王羨之出身太原王氏,見識廣博,豈不知這王威,已是大廈將傾、危如累卵。
    高楷已據十州,裹挾浩蕩之勢,民心所向,豈是王威這無能之輩可擋?
    若要頑抗,不過身死族滅,為天下笑。
    若要和,卻又懲處探馬,自欺欺人。
    如此首鼠兩端,著實令人不恥。
    身側,安興仁聽聞此事,既喜又憂。
    他早已有投靠之心,搏一場權勢富貴,如今,眼見高楷聲勢愈盛,不禁急切起來。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這番簡單道理,他可心知肚明。
    高楷一路大勝,必有賢才猛將來投,濟濟一堂,屆時,豈有他容身之處?
    若不在他尚未一統隴右道之前投靠,怕是為時已晚,被人捷足先登。
    想到這,他心思一定。
    待王威下令散去,他與王羨之同行,悄聲道。
    “王公以為高楷如何?”
    王羨之不假思索道:“英武果敢、用兵如神、又禮賢下士,當為世間明主。”
    他轉念一想,問道:“興仁,你可是動了投靠之心?”
    “正是。”安興仁直言不諱道,“不瞞王公,我早有此意,奈何王節度不允,隻得在湟水盤桓。”
    “然而,機不可失,倘若等到高將軍兵臨城下,豈不是悔之晚矣?”
    “我欲即刻前往蘭州,投奔高將軍。縱然與王節度交惡,也在所不惜。”
    王羨之感歎道:“王威大勢已去,欲棄暗投明者,何止興仁你一人?”
    “這滿城之中,哪個不想輔佐明主,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興仁此去,正當其時,必能得以重用。”
    安興仁見他讚同,不禁笑道:“英雄所見略同,我與王公當為知己。”
    “王公出身世家,文采斐然,又善於理政安民,何不隨我同去?”
    他正想拉上這位好友,共舉大事。
    然而,王羨之搖頭道:“我闔家老小、田莊鋪子,皆在鄯州,怎能輕易舍去?”
    “有負興仁美意,便不與同行了。”
    他為一族之長,自負顏麵,不願送上門去,讓人輕視。
    即便要投靠,也需獻上一大功,彰顯能耐,謀得重用。否則,寧願在府中安坐。
    以他太原王氏威名,誰敢不以禮相待?
    安興仁見他心意甚堅,知曉勸說無用,隻得頷首。
    “我若得高將軍看重,必為王公美言。”
    王羨之拱手道:“興仁好意,我便卻之不恭了。”
    他心中感慨,原以為粟特族人大多粗鄙,不服王化。
    誰曾想,這安興仁身為一介商賈,卻知書識禮,見多識廣,又待人真誠,竟勝過諸多漢家文士。
    即便他自詡才華出眾,也不得不佩服。
    禮尚往來之下,二人早已傾心結交。
    “興仁,王威強留你在此,怕是盯上你家巨富,欲巧取豪奪。”
    王羨之肅然道:“事不宜遲,你當速速離去,以免遭遇不測。”
    安興仁亦有同感,頷首道:“王公所言甚是,我已將錢財安置妥當,隻需喬裝打扮一番,出了城門,便可順勢脫身。”
    王羨之笑道:“如此甚好,預祝興仁早日投靠明主,得償所願。”
    安興仁躬身一禮:“托王公吉言。”
    且說王威掃了興致,待眾人退去,獨自一人安坐,麵沉如水。
    “阿耶!”驀然,屏風之外轉出一個年輕公子,麵貌俊秀,文質彬彬,正是王威獨子王騰。
    “騰兒來了,坐吧!”王威麵露笑意,“今日可得了好詩?”
    他年過四十,方才得一子,向來愛若珍寶,捧在手心,延請大家教導。
    王騰也不負所望,文采飛揚、滿腹經綸,常得大賢誇讚,稱其文曲星下凡。
    王威一向引以為傲,視為麒麟兒。
    “叫阿耶失望了,今日未曾作詩。”王騰搖頭道,“兒聽聞府中傳言,高楷已占據十州,聲勢大盛。”
    “阿耶可有何對策?”
    王威眉宇間掠過一絲陰霾,轉而笑道。
    “騰兒你專心學業即可,無需為這等瑣事煩心。”
    王騰見他緘口不言,心中無奈,隻得拱手告辭。
    待他離去,王威麵色陰沉:“將府中嚼舌根子之人,盡數杖斃。”
    “再有人敢於騰兒麵前聒噪,我唯你是問。”
    “是!”管事聞言一個哆嗦,慌忙應下。
    王威沉思良久,驟然揮筆寫下一封書信,囑咐道:“將此信送至涼州姑臧,務必交予河西道節度使張雍。”
    “是。”一員傳訊兵卒領命而去。
    “遠水解不了近渴,朝廷越發衰微,指望不上。”
    王威喃喃自語:“為今之計,若要遏製高楷,唯有交好張雍,引他西涼鐵騎攻取蘭州。”
    “這隴右道,必能重歸掌控。”
    “可恨李家二人,這般不堪,區區數月便盡數敗亡,讓我諸多謀劃,付之流水。”
    世人皆道王威老邁昏聵,實則他心知肚明,自己不通兵事,又已年老,無力鎮守這偌大的隴右道。
    唯有偏安一隅,審時度勢,遠交近攻,不令一家獨大,方能存身至今。
    如今,高楷全據十州,聲勢駭人,憑他一人之力,難以製衡,唯有引張雍入室,借刀殺人,他才可坐山觀虎鬥。
    隻待二人兩敗俱傷,他便可從容收拾殘局,坐收漁翁之利。
    想到妙處,王威仰頭大笑,一張老臉,滿是得意。
    ……
    天佑十一年,十一月。
    高楷率領大軍,回返金城。
    此番他連戰連勝,聲名遠揚,城中軍民皆與有榮焉,夾道歡迎,可謂萬人空巷。
    至前堂,高楷召集府中文武,商議軍政。
    眾人齊聲拜道:“恭賀主上,一戰功成,全據十州之地。”
    高楷淡淡一笑,揮手道:“不必多禮,此次出征,仰賴諸位夙興夜寐,處置政事,安撫民心,督運糧草輜重。”
    若無一個穩定的大後方,他也無法在前線連戰連捷,此為相輔相成、齊心協力的結果。
    眾人拱手再拜,高楷肅然道:“有功必賞、有過必罰,賞罰分明,方才是長久之道。”
    “周順德?”
    “臣在。”
    “今授你為渭州刺史,望你不負軍民,盡忠職守。”
    周順德連忙下拜頓首:“謝主上。”
    他一時喜不自勝,一介白衣書生,出仕不過區區一年,便高居四品大官,著實令人驚歎。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