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鋌而走險
字數:4683 加入書籤
正行走間,忽見飛鳥振翅衝入雲霄,走獸驚慌逃竄,一片片林木如同割麥子一般倒伏下去,伴隨著一股股勁風,撲麵而來。
“不好,有埋伏!”張釗倏然一驚,“護佑大王!”
前方,劉競成驚愕萬分:“怎會有伏兵?”
這一條路,雖然林木茂密,山川蜿蜒,但他曾派斥候多番排查,又數次經過,並未發現絲毫異動。
何況,白日裏從此行軍,安然無恙,為何退兵之時,突有伏兵?
“莫非,早有伏兵在此,埋伏許久,一直不動聲色?”劉競成如夢方醒,連忙叫道。
“速撤,莫要停留!”
此處既有伏兵,必定與潼關守將提前議定,一旦前後夾擊,恐有不測之禍。
“是!”令旗搖動,金鼓之聲再度響起。
趙軍士卒急忙加快腳步。
可惜,為時已晚。
眨眼間,一支支箭矢恍如流星,刺破夜空落在峽穀之間。
登時,慘叫、哭嚎聲此起彼伏。
箭雨剛落,又有一輪滾石,裹挾千鈞重力,轟然壓下。
不知多少人猝不及防,死於非命。
“殺!”
“殺劉競成!”
喊殺聲響徹漫山遍野,夾雜凜冽煞氣,叫人膽寒。
密林之間,一個又一個高軍士卒悍然殺出。
為首一將,身如黑塔,雙目噴火,手持長槊,衝入趙軍,直取劉競成項上人頭。
“夏侯敬德?”劉競成悚然一驚。
這可是高楷麾下第一猛將,名動四方。
他雖有幾分武藝,卻有自知之明,絕非夏侯敬德對手。
隻能眼看他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
正慌亂時,忽聞一聲大喝:“莫傷我主!”
卻是張釗見機不妙,命先鋒軍殿後,獨自一人殺向高軍士卒,前來相救。
劉競成大鬆一口氣:“傳令,結成陣勢,莫要自亂陣腳。”
“是!”諸將見他臨危不亂,便也安定下來。
夏侯敬德本想擒賊先擒王,卻不料半路殺出個張釗,讓他謀劃成空,不由大怒。
手中長槊一揮,直指張釗天靈。
張釗不敢怠慢,連忙橫刀在前。
刀、槊相擊,火花四射,令人睜不開眼。
“夏侯敬德,竟這般勇猛?”張釗大吃一驚,隻覺一重又一重巨力,不斷湧來,如同泰山壓頂,叫他氣血翻湧,一張臉漲得通紅。
“再來!”夏侯敬德大喝一聲,長槊一旋,直擊張釗脖頸。
張釗急忙矮身避過,將橫刀一揮,直劈夏侯敬德胸腹。
這一擊若中,必能斷高楷一臂。
夏侯敬德冷哼一聲,挺槊相迎,將橫刀震開,忽然一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刺向張釗心窩。
“小心!”不遠處,劉競成慌忙大叫。
麵臨這致命一擊,張釗神色凝重,迅速將整個身形緊貼馬背,一夾馬腹,憑借戰馬之力,險之又險逃得一命。
劉競成懸著的心落下,不知不覺冷汗涔涔,已然浸濕了後背。
觀兩人一戰,竟比他親自上陣還要緊張。
“倒是有幾分身手!”夏侯敬德濃眉一掀。
從鬼門關走過一遭,張釗隻覺心跳如擂鼓,手心全是虛汗,險些握不住刀柄。
他不禁慚愧:“枉我自詡武藝超群,為軍中第一。沒想到,竟與夏侯敬德鬥不過數回,便體力不支。”
夏侯敬德陡然開口:“張釗,你倒是條好漢,何不轉投我家主上,一同建功立業?”
張釗斷然搖頭:“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夏侯敬德並不意外,甕聲道:“既如此,便決一死戰!”
“大丈夫何惜此身?”張釗雖知不敵,卻怡然不懼。
兩人各持刀、槊,再度交手。
便在這時,戰鼓如雷,夾雜著一陣陣喊殺聲,倏然傳來,叫人肝膽俱裂。
張釗回頭一望,麵色大變:“李光焰?”
正是李光焰領兵殺來,直奔劉競成所在中軍。
到了這時,他哪裏還不明白,白日裏李光焰在小關設伏,隻是虛晃一招,故意叫他發現,讓他放鬆警惕。
真正的殺招,卻在這峽穀之中。
“好算計!”張釗咬牙,“虛虛實實,令人真假難辨,隻能一頭紮入陷阱。”
“兵者詭道也!”夏侯敬德大笑一聲,“我家主上算無遺策,你還不束手就擒?”
張釗並未答話,他奮起一刀擋開夏侯敬德,直奔劉競成身旁,急切道。
“大王,大事不妙,須得速速撤離。”
劉競成自無不應,召集五千輕騎,由張釗在前,殺開一條血路。
夏侯敬德、李光焰連番追殺,卻都被張釗擋住,隻能眼看君臣二人率眾逃脫。
“可恨,竟讓劉競成跑了!”夏侯敬德不甘心,正想再追。
李光焰連忙攔住:“夏侯將軍不可衝動。”
“劉競成頗有謀略,張釗武藝不凡,並非輕易可殺。”
夏侯敬德甕聲道:“可惜,我等兵卒不夠,不然,我定要殺入趙軍大營,擒拿劉競成。”
為防暴露,他隻能領五千人埋伏,在這深溝密林之中苦等一日,可謂憋了一口惡氣。
眼下,不光未能擒拿劉競成,連張釗也斬殺不了,他怎能甘心?
李光焰寬慰道:“我等雖未能擒拿劉競成、斬殺張釗,但,趙軍大部人馬皆已覆沒,正是大功一件。”
“夏侯將軍莫要貪功冒進,以免功敗垂成。”
夏侯敬德隻能偃旗息鼓:“也罷!”
“若他再來,我必取他首級,向主上請功。”
李光焰搖頭失笑:“劉競成經此一敗,必然退兵,回返河東道,絕不會在此遷延時日。”
“這是為何?”夏侯敬德不解。
“糧草供應不足,縱有千萬大軍,亦不擊自潰。”李光焰胸有成竹。
夏侯敬德將信將疑。
隨後,兩人收編趙軍降卒,回返潼關。
翌日,果然有斥候來報,劉競成率領萬餘殘兵,回返蒲州去了。
夏侯敬德讚歎:“李將軍神機妙算。”
李光焰微微搖頭:“仰賴主上運籌帷幄,我等方才擊敗趙軍。”
“劉競成生性謹慎,此前四萬兵馬,尚且攻不下潼關,如今,經此一敗,僅剩萬餘人,糧草不繼,怎會鋌而走險?”
崔桃符、趙喆等將聞言,佩服不已。
夏侯敬德亦然稱讚,轉而說起一事:“劉競成退兵,正該向主上獻上捷報。”
“這是自然!”李光焰笑道,“外敵皆去,正是攻取長安之時!”
提起長安,諸將皆神色振奮,恨不得即刻上陣廝殺。
不多時,數個騎兵匆匆出城。
諸將遠望西北,皆是期待,攻破長安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