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至高無上

字數:5039   加入書籤

A+A-


    董澄使個眼色,一名內侍會意,端上一杯酒。
    “陛下,請吧!”
    陳佑看了一眼,既笑又歎:“終究到了這一步。”
    “朕非亡國之君,滿朝文武,卻皆是亡國之臣!”
    他抓起酒杯,一飲而盡。
    很快,他便七竅流血,癱軟在地上。
    董澄冷哼一聲:“將傳國玉璽取來!”
    “是!”眾甲士領命。
    然而,任憑眾人如何尋找,仍不見玉璽蹤影。
    董澄麵色一沉:“廢物!”
    便在這時,一名內侍建言道:“大王,甘露殿有一密道,通往春明門外。”
    “興許,有賊人將玉璽偷了,逃出城外。”
    “此刻派人去追,必能尋回!”
    董澄看一眼陳佑屍身,恍惚間明白一切,歎道:“不必了!”
    “將甘露殿一眾宮娥內侍,盡數誅殺!”
    “是!”
    董澄轉身便走,身後響起一片哭嚎、求饒之聲。
    剛到太極殿,忽見一名甲士匆匆來報。
    “大王,皇後殿下自縊了!”
    “什麽?”董澄麵色一變,“皇後怎會自縊?”
    這皇後,正是他次女。
    甲士戰戰兢兢:“皇後……皇後留下遺言,此生已入皇家,自當與陛下生同衾,死同穴!”
    “蠢貨!”董澄勃然大怒,“孤聰明一世,怎會有如此愚蠢的女兒?”
    甲士囁嚅道:“大王,可要安葬?”
    “將她裹了,丟進無憂坊。”董澄寒聲道,“她不配做孤的女兒!”
    這無憂坊,卻是一處亂葬崗。
    “是……是!”眾甲士忙不迭地應下,生怕稍慢一步,被他一刀兩斷。
    董澄登上玉階,坐上皇帝寶座,放眼望去,仿若身在雲端,俯瞰芸芸眾生。
    九五之尊,這至高無上的感覺,著實令人迷醉!
    可惜,他尚來不及稱帝,便要如喪家之犬一般,逃出長安。
    便在這時,一員小校踉蹌著奔來,滿臉惶急:“大王,啟夏門守禦不住,請大王增援!”
    如今,已是九月二十三日,距離高楷下令攻城,過去十日。
    董澄喟然長歎:“大勢已去!”
    最後一絲僥幸,倏然掐滅。
    尹真人急切道:“事不宜遲,還請大王速速決斷!”
    “便依上師所言,出長安,去靈州!”說完這話,董澄滿臉頹然,再不複從前意氣風發。
    “大王英明!”尹真人立即施法,將董府老小聚攏。
    一道道清光如水,倏然化作霧氣,包裹眾人,消失不見。
    城中一眾文武、百姓、守卒,卻懵然不知。
    此刻,東市,一間館舍之中,一名中年文士卻察覺幾分異樣。
    “城南啟夏門即將失守,為何不見齊王增兵?”
    這人須發半白,滿身風霜,卻是許晉。
    自從辭別薛家兄妹,他本想從商州,經武關,去往都洛陽,轉至河南道。
    卻沒想到,虢州刺史進犯商州,於武關大戰,切斷官道。
    這兵荒馬亂、盜匪四起的時節,他一介白身,不通武藝,怎敢隨意奔走?
    隻好潛入長安,希冀托庇一時。
    可惜,沒過多久,秦國公便率大軍,圍攻長安。
    即便齊王、聖人,亦插翅難逃,何況是他?
    於是,隻能在東市館舍駐留,觀望形勢。
    前些時日,他無意中聽聞,秦國公麾下將軍趙喆,驍勇善戰,險些攻下啟夏門。
    他便心知不妙——若無援兵,長安城不出三日,必將失守。
    本以為齊王必定增兵防禦,然而,這一日過去,竟毫無動靜。
    他不由心中一個咯噔:“齊王府、太極宮,必定出了變故。”
    便在這時,整個東市一片喧騰,坊間大街上,人人奔走相告,聲音中滿是惶恐。
    “大王弑殺聖人,不知去向!”
    許晉駭然失色:“齊王竟敢弑君?”
    這可是大周皇帝,若按禮法,陳佑為先帝長子,理當為天下正統。
    洛陽、金陵二位聖人,不過是野心之輩強行扶立,斷不能與之相爭。
    即便陳佑淪為傀儡,亦然是天子。
    董澄弑君,實在冒天下之大不韙。
    更何況,他竟逃出長安,拋下滿城軍民。
    許晉滿臉厭恨:“董賊,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
    事到如今,他卻不得不考慮,該何去何從。
    “我與秦國公屢次為敵,恐怕不能相容。”
    “城破之時,滿長安皆是秦軍士卒,我須得想個辦法,蒙混出城!”
    他思緒電轉,倏然望向一處:“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
    “若要順利脫身,隻能出此下策!”
    ……
    春明門外,大營中,了望台上,高楷背負雙手,正遠望天際。
    唐檢大步奔來,拱手道:“主上,宮中來了個宦官,想要求見。”
    “宮中?”高楷吃了一驚。
    長安城中,有太極宮、大明宮、興慶宮,三座皇宮,卻不知何處前來。
    “正是!”唐檢回言,“此人聲稱,為聖人委派,獻上大寶。”
    高楷點頭:“請他前來一見。”
    “是!”
    片刻後,一名灰頭土臉的小黃門,納頭便拜:“奴婢見過秦國公!”
    “起來吧!”高楷揮手請起,“陛下派你來,所為何事?”
    小黃門從懷中,取出一方印璽,珍而重之道:“奴婢受陛下所托,將此物獻上。”
    這印璽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篆字。
    高楷大吃一驚:“傳國玉璽?”
    “正是!”小黃門低聲道,“陛下囑咐,惟有秦國公,方可領受傳國玉璽。”
    眾文武皆喜出望外。
    這可是傳國玉璽,主上必得天命。
    高楷眸光一閃,沉聲道:“陛下將玉璽予我,是否,已遭不測?”
    “秦國公所料不錯!”小黃門哭道,“董賊置鴆酒,毒殺陛下!”
    “這……”眾人一片嘩然。
    董澄,竟敢弑君?
    高楷長歎一聲:“陛下可有遺言交代?”
    小黃門止住哭聲,忙道:“陛下有言,請秦國公誅殺董澄,撥亂反正。”
    “另,將陛下與韋貴妃、陰皇後同葬皇陵!”
    陳佑雖說薄棺收殮,他卻不願陛下身後事,如此淒涼。
    陛下生前,便受盡欺淩,少有順心之時。
    死後,也該入皇陵,長樂未央。
    高楷聞言,麵朝城北、太極宮方向,鄭重一拜:“陛下遺命,我必當完成。”
    眾文武一齊下拜。
    “謝秦國公!”小黃門感激涕零。
    他本想一頭碰死,追隨陛下而去。
    然而,未見董賊身死族滅,他絕不願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