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 端午佳節
字數:4694 加入書籤
高楷抬起頭來,扭了扭發酸的脖頸,歎道“這麽快,便午時了。”
桌案上,尚有一大摞文書,未曾批閱。
王寅虎讚道“郎君勤政,宵衣旰食,實乃百姓之福。”
高楷笑了笑“不過在其位,謀其政罷了。”
這時,忽有小黃門來稟“郎君,蘭尚宮來了,說太夫人請您去延恩殿用膳。”
高楷點頭“去延恩殿。”
“是!”
此刻,延恩殿中其樂融融,後宮眾人皆在。
“孩兒給阿娘問安。”
張氏嗔怪道“今日端午佳節,你也該鬆快些。”
“何苦每日繃成一根弓弦,夙夜憂勤,政事操勞不完。”
“倘若傷了身體,可怎麽好?”
高楷鄭重道“孩兒謹聽阿娘教誨。”
張氏暗歎,她這兒子,一顆心撲在政事上,從早到晚,時常忘了時辰,若非人提醒,膳食也不記得吃。
她雖操心,但涉及政事,卻也不便多說,隻把話頭放在節慶上。
“平日裏,你用得太過儉省。”
“今日,可得好好享用一頓。”
楊皎深以為然“夫君素日午膳,惟有一碗梗米飯,一碟鮮筍,一碗銀耳白果湯,些許羊肉。”
“今日正可用些粽子。”
高楷從善如流“阿娘、夫人皆如此說,我自當聽從。”
蘭桂領著數個宮人,奉上各式粽子。
端午吃粽子,這習俗由來已久,並不新鮮。
不過,以往用的是黍,現在是糯米,個個晶瑩如玉,輔以板栗、紅棗,製成各種形狀,頗為有趣。
張氏笑著看向楊皎“菱粽、筒粽、秤砣粽、錐粽,這麽多花樣,難為你心思巧妙。”
“阿娘喜歡便好。”楊皎溫潤一笑。
蘭桂湊趣道“奴婢聽聞,長安城中,人們常吃百索粽、九子粽。”
“這倒是新鮮。”高楷來了興致,“不知有何講究?”
眾人也頗為好奇。
“郎君有所不知,這百索粽,用的是五種顏色的絲線,混合各種花紋的草索,包裹而成。”蘭桂含笑道。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高楷讚道,“果然有意思。”
蘭桂點了點頭,繼續說道“至於這九子粽,餡料並不稀奇,巧的是以九子蒲葉裹粽。”
這時節,九子蒲是婚禮納彩必備物品之一。
合歡、嘉禾、阿膠、九子蒲、朱葦、雙石、綿絮、長命縷、幹漆,一共九種。
各個皆有寓意阿膠、幹漆取其固,綿絮取其調柔。
九子蒲、朱葦為心,可屈可伸也。嘉禾、合歡、長命縷,福也。雙石,義在兩固也。
“粽子”又與“種子”諧音,寓意得子,因此,用九子蒲葉裹粽,實則希冀多子多孫。
“蒲草韌如絲,磐石無轉移。”薛采薇喃喃自語。
高楷點頭一笑“盤鬥九子粽,甌擎五雲漿。各地風俗,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郎君所言極是!”蘭桂笑著附和。
用過粽子,忽見巧惠、嫣然二人,呈上一盤五顏六色的彩帶。
高楷麵露疑惑“這是何物?”
張氏笑道“這是女兒家的玩意兒,你不曉得。”
楊皎含笑解釋“夫君,這是五色縷,又稱長命縷,以紅、黃、青、紫、藍五色絲線編成,戴在手腕上,以示祛除病瘟,延年益壽。”
敖鸞打趣道“願齎長命縷,來續大恩餘,此物在民間廣為流傳,《風俗通》亦有記載。”
“表哥博聞強識,竟然這也不知麽?”
高楷尷尬一笑“是我孤陋寡聞了。”
說話間,楊皎取來數個五色縷製成的鐲子,戴在穠哥兒手腕、腳腕上。
張氏笑道“既是端午,少不得飲菖蒲酒,驅蟲去邪、以保平安。”
蘭桂會意,命宮人們端上數個酒壇。
“這是我今歲新釀的,快嚐嚐,與往年有何不同之處。”張氏催促道。
高楷執酒爵,啜飲一口,正細細品味,卻見薛采薇展顏一笑。
“這菖蒲酒中,可是加了雄黃?”
“正是!”張氏笑容滿麵,“飲了雄黃菖蒲酒,百蟲不得入,百病都遠走,闔家安康。”
“來,且滿飲此杯。”
“闔家安康!”眾人皆一飲而盡。
正談笑間,忽有一名宮娥來稟“郎君、太夫人,楊老夫人送來一隻裹肚,予小郎君。”
張氏忙道“快拿上來。”
“是!”
這裹肚以大紅絲綢,剪成橢圓形狀,繡著蟾蜍,又有數條絲帶,極為美觀,且針腳細密,觸手柔和。
高楷忍不住讚道“嶽母愛護穠哥兒之心,叫人感佩。”
過了端午,便是盛夏時節,天氣炎熱,小孩子睡覺時難免蹬開被褥。
戴上裹肚,便可防止著涼,受風寒。
蟾蜍圖案,則是寓意避邪,驅除毒害。
楊皎喚來穠哥兒,給他係上,卻不大不小,恰好合身。
張氏讚歎道“她待穠哥兒,倒比我還用心。”
“阿娘、母親疼愛穠哥兒的心,都是一樣的。”楊皎溫聲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高楷抱住穠哥兒,叮囑道“改明兒,去你舅父府上拜見,謝過你外祖母。”
“謝外祖母!”穠哥兒蹦跳著叫道,惹得眾人都笑了。
不知不覺,已是未時。
高楷出了延恩殿,走在長長的甬道上。
忽見宮門上,掛著一雙青色小虎,不由納悶“這是何物?”
王寅虎回言“郎君,這是端午習俗,采集艾草,編織成虎形,懸掛於門楣上,稱為艾符,以趨吉避凶。”
“民間,更有人將艾葉製成餺飥食用,據說,可驅蟲、壓製邪氣。”
“紫艾攘災,大啟中州之俗。”高楷恍然。
“郎君所言甚是。”王寅虎點頭,“長安民諺有雲,清明插柳,端午掛艾,便是如此。”
“據聞,京兆府下轄諸縣,更有在端午這一日,張貼鍾馗畫像的習俗,以驅除鬼魅。”
高楷頷首一笑“各地風土人情,大不相同。”
“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民心思定,皆翹首盼望盛世太平,過安生日子。”
“郎君世事洞明。”王寅虎讚歎不已。
高楷置之一笑,沿著宮牆走百餘步,經拐角處,忽見一群宮娥,正聚在一起笑鬧。
甬道正中,一根木樁上,擺放著一個瓷盤,其中盛有一個個粉團。
十步開外,正有一名宮女,舉著小角弓,扣上木箭,向瓷盤射去。
身旁,眾宮女目不轉睛地望著。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