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閉門思過

字數:4949   加入書籤

A+A-


    整座回洛倉,由外郭城、府衙、七百個窖倉構成,周回十裏,通濟渠自西往南迂回流過,既便於水運,也是天然護城河。
    城中東西、南北,各有一條大道貫穿,四通八達,蔚為壯觀。
    府衙便在倉城以南,靠近金鏞城方位。
    竇逍回返後院,摟著美妾們正要補眠,忽聞喊殺聲震響,嚇得他渾身哆嗦。
    不等他開口詢問,小校急呼聲在門外響起。
    “大王,禍事了!”
    “秦軍來攻,殷郎將來不及防備,丟了南門。”
    “此刻,秦軍正向府衙殺來!”
    “什麽?”竇逍勃然色變,“秦軍來攻,怎會如此?”
    “卑職不敢扯謊,秦軍於黎明時,悍然殺來。”
    “我等一時不防……”
    到了此刻,竇逍哪裏還不明白,秦軍早就埋伏在城外,隻是並未在夤夜時偷襲,反倒於卯時,悄然攻入城中。
    這個時間點,正是他下令鬆懈之時。
    “可恨!”
    “秦軍領兵者是何人,竟如此狡詐?”
    小校低聲道:“據聞,是高楷麾下大將——李光焰。”
    “李光焰?”竇逍大驚失色,一迭聲道,“取我甲胄來,開西城門,去偃師。”
    這可是李光焰,威名遠傳,他雖有幾分武力,卻也不敢和其抗衡。
    縱觀三十六計,眼下,惟有走為上計。
    “是……是!”
    不多時,五百輕騎護衛著竇逍,悄然出了西門,逃之夭夭。
    至於城中一眾將士,竇逍哪裏顧得上他們死活,當然是自己逃命要緊。
    城南,李光焰策馬直奔府衙,卻撲了個空,不由驚詫。
    “此人倒是跑得快!”
    短短半個時辰,秦軍便攻入外城。本以為竇逍插翅難飛,沒想到,他竟如此果斷,未作絲毫抵抗,便棄城而逃。
    眾親衛頗為可惜,若能抓到竇逍,必是大功一件。
    李光焰寬慰道:“大王派我們來,最大的目的,是這回洛倉。”
    “至於竇逍,能擒拿最好,逃走了也無礙大局。”
    “當務之急,乃肅清倉城,看管好窖中糧食。”
    “是!”
    主將逃走,一眾守卒毫無鬥誌,紛紛投降。
    李光焰坐鎮府衙,一麵派人傳遞捷報,同時,向高楷請求,開倉賑濟。
    從慈澗出發,一路走來,餓殍遍野,不知多少次碰見賣兒賣女的慘狀,實在叫人揪心。
    ……
    自從李光焰走後,高楷便下令出兵,過黃河,拿下王屋、濟源、河清三城。
    此刻,河清城中。
    高楷朗聲大笑:“光焰已然拿下回洛倉,當真大喜。”
    眾人齊聲道賀,個個驚歎,區區一個晝夜,李將軍便拿下回洛倉,不愧名將之資。
    對李光焰所請,高楷毫不猶豫。
    “這六百萬石糧食,乃搜刮所得。既然取之於民,那就用之於民。”
    “傳我令,讓光焰開倉放糧,鄰近諸州、縣百姓,皆可來取。”
    崔皓有些異議:“大王,這些糧食何不用作軍糧?”
    “若一味開倉賑濟,實在浪費了。”
    “怎會浪費?”高楷搖頭,“天下並非打下來即可,還得治理。”
    “治天下比打天下,可難多了。”
    “把這些糧食用來賑濟流民,正可收攬人心。”
    “人心認可,治理起來事半功倍。”
    徐晏清讚道:“大王真知灼見!”
    王景略若有所思:“李將軍如此之快,便拿下回洛倉,多半和其所處位置有關。”
    高楷頷首,回洛倉在洛陽城以東,為方便運輸糧食,倉城四通八達,易於攻打,卻難以防守。
    方才讓他們如此輕易,便切斷夏國命脈。
    “待來日,拿下洛陽城,倒不如把糧倉放在城內,更為安全。”
    說話間,探馬傳來捷報,趙喆經洛水行軍,一路拿下永寧、長水、福昌、壽安四縣。
    此外,蘇行烈沿伊水,亦然攻取伊陽、陸澤、伊闕三城。
    高楷大喜:“趙喆、行烈,果然不負眾望。”
    “看來,過不了幾日,他們便可在偃師匯合。”
    諸事按照規劃有條不紊地進行,攻取洛陽之日不遠。
    崔皓建言:“大王,我軍攻下洛州十二縣,超過半數,又切斷夏國糧食、援兵,洛陽軍民必然震動。”
    “不如說降竇至德,以免兵燹之災。”
    高楷同意:“可作一試。”
    他提筆修書一封,陳說禍福利害,許諾竇至德獻城歸順,則封國公之位,不殺宗室,不毀宗廟。
    許晉道:“大王,依末將看來,竇至德為人執拗,並非屈居人下之人。”
    “此事,還得做兩手準備。”
    高楷頷首:“先把虎牢關拿下,屆時,是戰是和,都由我們說了算。”
    “是!”
    ……
    洛陽,紫微城。
    竇逍痛哭流涕:“父皇,兒臣無能,一時大意丟了回洛倉。”
    “請父皇責罰!”
    竇至德大罵:“你不光無能、大意,還毫無擔當。”
    “李光焰攻入城中又如何,憑借五千兵卒,少說也有一戰之力。”
    “你卻一箭不發,倉惶逃竄,將他們棄如敝履,更將回洛倉拱手讓人。”
    “朕殺了你也不為過!”
    竇逍麵色發白:“父皇息怒!”
    “兒臣甘願受罰……”
    竇至德氣得咬牙,卻又下不了死手,他就三個兒子,大郎為太子,二郎羸弱。
    本以為三郎竇逍,聰明機智,可培養成才,委以重任。沒想到,這麽快便讓他大失所望。
    “回你的王府,閉門思過。”
    “沒有朕的旨意,不得踏出府門半步。”
    “謝父皇!”竇逍麵露喜色,連滾帶爬地走了。
    竇至德滿臉恨鐵不成鋼,忽又喝道:“殷誌堅身為郎將,不能忠言勸諫為主將分憂,又麻痹大意,以致秦軍偷襲,興洛倉失守,罪莫大焉!”
    “來人,將他推出去,斬首,夷三族!”
    “是!”
    “陛下饒命,饒命啊!”殷誌堅哭喊聲逐漸遠去。
    殿中靜默片刻,孫循拱手道:“陛下,興洛倉易主,以城中糧食儲存,恐怕撐不了多久。”
    竇至德歎道:“朕教子無方,以致今日大禍。”
    “傳旨,從今往後,城中糧食優先供應大軍、百官。”
    “百姓承平日久,也該為夏國做些貢獻了。”
    群臣心照不宣,無一人異議。惟有封長卿擰眉,欲言又止。
    屋漏偏逢連夜雨,忽有小黃門來報。
    永寧、伊陽諸縣失守,落入高楷掌控之中。
    黃仙芝急切道:“陛下,高楷合圍洛陽之心,昭然若揭。”
    “若他得逞,夏國社稷恐怕……”
    竇至德眉頭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