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株連九族

字數:4892   加入書籤

A+A-


    洛陽,紫微城。
    竇至德神色怔忪,盡管再三追問,仍不敢置信。
    徐智遠坐擁河南道二十三州,十萬大軍,竟然在虎牢關外兵敗身死。
    若非青天白日,他幾乎以為在噩夢之中。
    文武百官亦驚駭失色,實在不敢相信,鄭帝就這麽敗亡了。
    前一刻,他們尚在暢想,徐智遠與高楷兩敗俱傷,夏國正可漁翁得利。
    然而,轉眼便是一道晴天霹靂,讓一切暢想灰飛煙滅。
    這叫人情何以堪?
    許久之後,殿中響起竇至德歎息聲。
    “高楷凶威之盛,一至如斯!”
    徐智遠已死,下一個,便輪到他這個夏帝了。
    隻是,他該拿什麽抵抗?
    孫循深吸一口氣,低聲道:“陛下,事已至此,隻能期盼外援了。”
    可惜,一道又一道壞消息,使本就嚴峻的局勢,雪上加霜。
    魏帝石重胤忙著享受風花雪月,根本不見使者。
    始羅可汗更直接將使者驅逐,他忙著對付長子,可不敢撩撥高楷虎須。
    至於袁弘道,他倒是禮遇使者,客客氣氣地接見,又客客氣氣地送回。
    他正攻打楚國,並不想惹怒高楷,引火燒身。
    希望一個一個破滅,竇至德麵色越發陰沉。
    “一群鼠目寸光之輩,隻顧醉生夢死、窩裏鬥、偏安一隅。”
    “等高楷統一神州以北,你們的下場,絕不會比徐智遠更好。”
    怒氣發泄完,燃眉之急卻無人可解。
    到了此刻,便是孫循、黃仙芝,也灰心喪氣。
    竇至德無奈:“傳朕旨意,太子鎮守洛陽東城,宋王鎮守皇城,荊王守曜儀城,漢王守含嘉倉城。”
    “遵旨!”
    關鍵之時,也隻有諸子、宗室才能信任了。
    另外,竇至德下令,敢有通敵叛國者,一律株連九族,且實行連坐。舉報者賞官賜錢。
    群臣凜然遵從,將些許小心思掩藏起來。
    ……
    洛州,偃師。
    “大王,我軍已然拿下河陰、密縣、緱氏諸縣。”
    “整個洛州,隻剩下洛陽這一座城池。”
    “好!”高楷笑道,“傳令,十萬大軍齊出,圍困洛陽城。”
    “敬德、光焰、建兆、郭恪,你們四人,各率一軍,負責東城、皇城、曜儀城、含嘉倉城。”
    “遵令!”
    高楷率中軍立即進發,來到洛陽城南,定鼎門外。
    這是整座外郭城的正門,沿著定鼎門大街,過天津橋,便可直達皇城。
    崔皓建言:“大王,竇至德已然山窮水盡,不如派人招降。”
    趙喆搖頭:“竇至德下令實施連坐,一人背叛,不光全家斬首,更牽連前後左右四鄰,皆滿門抄斬。”
    “可見他抵抗之心甚堅,難以說動。”
    夏侯敬德甕聲道:“他若不降,那便踏破紫微城,砍了他的首級。”
    “先禮後兵!”高楷淡笑,“唐檢,派人傳書信一封,竇至德若降,我可允諾,封他為夏王,食邑萬戶。”
    “若負隅頑抗,休怪我手下無情了。”
    “是!”
    徐晏清倏然一笑:“竇至德縱然不降,滿朝文武可不一定。”
    高楷頷首:“派人通傳,我軍隻誅首惡,不殺從者。”
    “此刻開門歸順,我必大加賞賜。”
    王景略讚道:“此話一出,城中必定人心浮動。”
    “竇至德縱然采用嚴刑峻法震懾,但也擋不住人心所向。”
    “正是此理!”
    高楷淡聲道:“城內若有動靜,城外也不能全無準備。”
    “傳令下去,造攻城錘、雲梯、撞車等器械,三日後,立即攻城。”
    “得令!”
    這三日之間,果然如眾人所想,投降文書如雪片一般飛出城外。
    “封長卿、程通有投靠之心也就罷了,沒想到,竟連竇至德左膀右臂,孫循、黃仙芝二人,也上表歸順。”
    趙喆搖頭失笑:“兵敗如山倒,不外如是。”
    崔皓哂笑:“危難之時,竟無一個為竇至德盡忠,實在可悲。”
    王景略說道:“洛陽東城、皇城、曜儀城、含嘉倉城,皆由皇子宗室鎮守。”
    “可見,竇至德對文武百官,也並非全然信任。”
    蘇行烈附和:“大敵當前,不思齊心協力應對,反倒互相提防、猜忌,焉能不亡?”
    高楷淡笑:“是時候攻城了。”
    “傳我軍令,四方城池齊攻,第一個入城者,重重有賞。”
    “是!”諸將轟然應諾。
    曜儀城。
    荊王竇遼望著城外大軍,麵如金紙。
    洛陽被圍數月,回洛倉又失守,城中早已缺糧。
    如今,一匹絹隻能換取三升粟,十匹布才值一升鹽,且有價無市。
    金銀珠寶,此時賤如土芥,如何比得上糧食?
    城中軍民饑餓難耐,隻能吃樹葉、挖草根,隨意一煮,便囫圇吞下。
    然而,到了此刻,連樹葉、草根都被搶光了。
    實在餓得受不了,隻能澄取浮泥,塞進些許粗糠,做成胡餅咽下。
    隻是,吃完後都得疾病,一個個身體腫脹,腳跟發軟,走著走著便一頭栽倒在地,再也起不來。
    放眼望去,往日朱門繡戶之地,屍體堆積如山,令人作嘔。
    當初,天子陳駿,遷洛州諸縣百姓入城時,足有三萬戶。
    到了此時,卻不足五千。
    即便皇親國戚、天潢貴胄,也隻能吃糠咽菜。
    六部尚書以下官吏,甚至要親自勞作,才能勉強糊口,餓死者不知凡幾。
    “天命不眷,我夏國該如何是好!”竇遼哀歎不已。
    便在這時,一陣陣恐慌聲響起:“城破了!”
    “秦軍入城了!”
    竇遼悚然一驚,卻見城門大開,秦軍將士徑直衝入城中。
    然而,一眾守卒毫無鬥誌,要麽一窩蜂地逃散,要麽丟下兵器,跪地乞降。
    沒有一個,願意為夏國盡忠。
    “天傾了!”竇遼晃了晃,一頭栽倒在地。
    “大王!”
    定鼎門外。
    高楷聽聞稟報,笑道:“曜儀城已破,正可直逼紫微城,擒拿竇至德。”
    “傳我軍令,不得濫殺,不得騷擾搶掠,不得侵犯夏國宗廟。”
    “違令者斬!”
    “是!”
    話音剛落,忽聞一陣歡呼聲。
    “門開了!”
    “恭喜大王,我軍已然拿下定鼎門。”
    高楷大笑:“趙喆、行烈,你二人速速入城,把控街坊,降者不殺!”
    “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