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道貌岸然

字數:4788   加入書籤

A+A-


    慧雲無言以對,暗罵自己有眼無珠,竟投靠這麽一個狂妄自大之人。
    一時間,他心生去意,決定見機不妙,立即抽身,南下投奔吳王袁弘道。
    惟有倚仗吳國氣運,才能化解他一身業力。否則,他相助孟元朗屠城,殺人醃製成軍糧,做下這等傷天害理之事,必有天劫降臨。
    另一頭,劉思明率眾出了城門,遠遠便瞧見,赤旗招展,一個個秦軍士卒排布整齊。
    他當即下令,隔著汴河列陣,卻並未上陣廝殺,反而刀入鞘、箭入壺、弓入韜,翹起右腿擱在馬背上,大聲謾罵。
    “高楷,婦人之仁,道貌岸然之輩,有何顏麵來犯我宋國?”
    “我宋國兒郎耿直,可學不會惺惺作態。”
    “要戰便戰,盡管在馬背上一決勝負,何須使什麽陰謀詭計,趁人之危,勝之不武!”
    “豈不惹人恥笑?”
    汴河對岸,諸將火冒三丈:“豎子無禮,竟敢辱罵大王!”
    “末將這便過河,砍了他首級!”
    “慢來!”高楷笑問,“此人是誰,有何來曆?”
    唐檢:“他名為劉思明,是孟元朗帳下第一猛將,曾隻手空拳打死一頭猛虎,武力超群。”
    “因此,目空一切,從不把敵將放在眼中。”
    高楷了然,環顧左右,笑道:“誰去把他首級取來?”
    張建兆當仁不讓:“末將願往!”
    趙喆不甘示弱:“大王,末將亦然願往!”
    張建兆拱手:“末將甘願立下軍令狀,若不取他首級,提頭來見!”
    “大王,末將也……”趙喆緊隨其後。
    高楷擺了擺手:“建兆拔得頭籌,便讓他去。”
    他轉而問道:“你要多少兵馬?”
    張建兆直言:“末將一人即可。”
    高楷搖頭:“萬軍之中斬將奪旗,可非兒戲。”
    “我知你勇銳,為軍中翹楚。不過為防萬一,還需帶些人馬接應。”
    張建兆並未執拗:“末將隻需五十騎呐喊,軍中擂鼓助威。”
    “可!”高楷拍了拍他臂膀,笑道,“你且去,我為你擂鼓。”
    “謝大王!”張建兆挺槍策馬,領著五十人渡過汴河,直奔城池。
    郭恪倏然開口:“建兆此去,必能建功。”
    “哦?”高楷笑問,“何以見得?”
    “大王有所不知,末將與建兆自幼相識,熟知他為人。”
    “他並非魯莽之輩,既言必勝,那便一定能做到,絕無虛言。”
    許晉附和:“依末將所觀,張將軍收攬韁繩,神色沉著冷靜,可知必有把握,萬無一失。”
    高楷大笑:“既如此,我便等著給他慶功了!”
    城牆之下,劉思明謾罵許久,忽見一人單槍匹馬奔來,不由詫異。
    “這是何人?”
    小校低聲道:“此人名為張建兆,曾是先帝帳下大將,後於虎牢關一戰,轉投高楷。”
    劉思明嗬嗬冷笑:“我道是誰,原來是個背信棄義之徒!”
    小校問道:“將軍,可要出擊?”
    “出什麽擊?”劉思明不屑,“他不過區區一人,有什麽可怕的?”
    “等他走近些,我再一刀把他殺了,用不著興師動眾。”
    “是……”
    不遠處,張建兆上了河岸,命五十騎綴在末尾,策馬直奔宋軍。
    到了百步之內,他勒馬佇立,暗中蓄勢。
    劉思明稍作動彈,挽了個刀花,準備應戰。
    卻見張建兆拱手作揖,口中不知說些什麽。
    他不由大笑:“還以為多麽勇銳,卻不過是個瓜慫,還未交戰便怕了。”
    小校蹙眉:“將軍,此人恐怕有詐!”
    劉思明滿不在乎:“有詐又何妨,這麽近的距離,我稍一伸手,便可將他斬於馬下。”
    “讓他去幽冥地府使詐去吧!”
    於是,他勒馬不動,任由張建兆來到十步之內,口中仍謾罵不止。
    “世人皆道高楷慧眼識英雄,依我看,卻是個睜眼瞎。”
    “這等軟弱無能之輩,竟也驅策上陣,讓人笑掉大牙。”
    話音落下,五千宋軍個個捧腹大笑。
    笑聲中,張建兆悄然靠近,喝道:“逆賊認得我麽?”
    劉思明冷笑:“刀下亡魂,認得你作甚?”
    張建兆大笑一聲:“你最好認得,否則,等你下了黃泉,閻王問起,你可交代誰殺了你,莫做糊塗鬼!”
    說著,他躍馬揮槍殺來。
    劉思明勃然大怒,剛要開口,卻見張建兆身後塵土遮天,旌旗蔽日,似有千軍萬馬殺來。
    咚!他正想躲避,忽聞鼓聲震響,一聲又一聲,震天動地,仿佛天降雷霆。
    一時間,他竟愣在原地,來不及拔刀出鞘,更來不及彎弓引箭。
    “將軍,速退!”
    這千鈞一發的時刻,親衛們慌忙大叫,方才將他神智喚回。
    見一截槍尖襲來,劉思明渾身一顫,急忙勒馬轉頭,在河堤旁逃竄。
    然而,胯下駿馬一時不慎,竟踩中一團淤泥,瞬間向前傾倒。
    這大好時機,張建兆怎會錯過。他一揮長槍,將劉思明刺於馬下,再拔出短刀,割下首級。
    隨後,策馬揚鞭,一騎絕塵而去。
    這一切隻在電光火石之間,五千宋軍來不及反應,駭得麵無人色。
    “將軍?”
    對岸,高楷大笑:“建兆,當世智將也!”
    徐晏清讚歎:“三通鼓尚未敲完,張將軍便已陣斬劉思明,實在銳不可當。”
    趙喆心服口服:“張將軍悍勇,實乃我輩楷模。”
    許晉建言:“大王,劉思明於眾目睽睽之下身死,宋軍士氣必然大挫。”
    “不如召集大軍,立即攻城。”
    高楷遠眺天色,笑道:“不必了,圍困宋城,坐視孟元朗自取滅亡即可。”
    “自取滅亡?”眾人迷惑不解。
    ……
    宋王府。
    “大王,禍事了!”
    “劉將軍輕敵大意,死在敵將張建兆刀下。”
    小校惶恐不安,孟元朗卻毫不在意。
    “死了便死了,慌什麽?”
    “今日晚膳準備得如何了?”
    管事忙道:“五十隻雞已然燉成雞湯,隻等大王享用。”
    孟元朗微微點頭:“呈上來!”
    “是!”
    不一會兒,他端起瓷碗,喝了一口雞湯,陡然大怒。
    “少了兩隻雞,你竟敢騙孤?”
    管事麵色大變,慌忙下跪磕頭:“大王容稟,秦軍圍困城池,奴實在買不到那麽多雞。”
    “求大王恕……”
    哧!話未說完,一點寒光閃過,人頭落地,濺起一攤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