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花枝亂顫
字數:4765 加入書籤
蕭憲怒氣稍減:“就依此言。”
豆革也無異議,他雖想立個戰功,讓這些文士刮目相看,再不敢小瞧。但也知曉自家事,並非當將軍的料。
讓他領兵直麵高楷,他可沒有這個膽量。
如今,衝鋒陷阱讓褚俊去,他隻管在後頭享受功勞,豈不美哉?
田懷光正想勸諫,卻見蕭憲轉入後宮去了,不由跺腳。
“陛下怎能寵幸伶人至此?”
國之大事,竟也縱容伶人指手畫腳,何其可笑?
“田侍郎慎言!”章瓊淡聲道,“這是宮中,可非田府,一言一行,皆有耳目盯著。”
田懷光嗬嗬冷笑:“我忠心為國,有何不可對人言?”
“章相公,你身為宰相,百官之首,為何不勸諫陛下,親賢臣,遠小人?”
“親賢臣,遠小人?”章瓊似笑非笑,“我倒想問你,誰是賢臣,誰是小人?”
田懷光斬釘截鐵:“一心為楚國著想,便是賢臣。”
“為一己私利,置國家大事於不顧者,便是小人。”
“你錯了!”章瓊淡聲道,“在陛下心中,恰恰相反。”
“能取悅他者,才是賢臣。讓他不悅者,才是小人。”
“豆革、袁韜、溫全義,這些伶人,擅長演戲,哄得陛下開懷,縱然身份低微,照樣登堂入室,大富大貴。”
“而你和褚俊,或許一心為國,然而忠言逆耳,陛下可聽不進去。”
田懷光啞口無言。
章瓊拍了拍他肩膀,笑道:“同殿為臣,奉勸你一句,凡事不必較真。”
“他為君,我們為臣,他想聽,我們便說,他不想聽,我們就閉嘴。”
“何必如此執著,非要他采納?”
“道不同,不相為謀!”田懷光斷然搖頭,“我輔佐陛下,並非為了身家富貴,而是為了楚國,為了這十五州百姓。”
“縱然陛下不想聽,我也要說。”
他拱手一禮,轉頭便走。
章瓊拍了拍手掌,讚道:“果然忠肝義膽,可惜遇錯了人。”
“若是高楷,或許聽你忠言。”
他整了整衣冠,邁著四方步走了,一路上,宮娥、內侍、官吏紛紛行禮。
神龍殿。
蕭憲一身齊腰襦裙,壓著嗓子咿咿呀呀,唱著不知名的戲曲。
一曲終了,伶人袁韜、溫全義拍手叫好。
“陛下這一曲,隻應天上有,人間何曾得聞?”
“是啊!陛下扮作女子,惟妙惟肖,竟絲毫也瞧不出破綻。”
“陛下一身技藝越發精進了,我二人望塵莫及!”
蕭憲捏著蘭花指,笑得花枝亂顫:“你們這嘴,可真會說話!”
溫全義忙道:“陛下,豆革當了監軍,威風八麵,實在叫人羨慕。”
“您可不要忘了我!”
“還有我!”袁韜不甘示弱,“我服侍陛下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做個將軍,理所應當。”
蕭憲大笑:“莫急,等擊退高楷,你們想當將軍,便當將軍。想做刺史,便做刺史。”
“謝陛下!”兩人喜不自勝,陪著蕭憲再度吹拉彈唱起來。
神龍殿以北,儀鸞殿。
胡皇後斜倚玉榻,任由兩個唇紅齒白的小黃門,給她揉肩捏腿。
不多時,殿門輕啟,走進來一個滿臉褶皺的宮女。
聽聞動靜,胡皇後半眯著眼,冷冷道。
“事情都辦妥了?”
老宮女忙道:“依照殿下吩咐,奴婢已將那兩人杖斃。”
“哼,狐媚子,竟敢在我眼皮子底下,勾引我夫君。”
“僅僅杖斃,倒是便宜她們了。”
若在往常,少說也得抄家滅門。不過,楚國漸衰,她這個皇後不得不收斂幾分。
“荷包香囊、柴火果蔬賣得如何?”
老宮女賠笑道:“如殿下所願,獲利頗豐,奴婢已經充入內庫,隻等您親自過目。”
胡皇後撫了撫鬢邊鳳凰展翅步搖,稍微直起身來,滿頭珠光寶氣,晃得人睜不開眼睛。
“唐、隋二州刺史,今歲上貢何物?”
老宮女低眉斂目:“黃金、琉璃、白玉、珍珠、錦緞,琳琅滿目,皆是殿下素日喜好。”
“充入內庫。”胡皇後懶懶道,“這點東西,就不必經朝臣之手了。”
“是!”
“再拿一半,送去黃龍寺,供奉觀世音菩薩!”
“另外,讓人盯緊神龍殿,隨時來報。”
“謹遵殿下之令!”
……
均州,武當縣。
“大王,鄖鄉、豐利二縣投降,另外,金、房、鄧三州刺史皆上表歸附。”
“好!”高楷笑道,“讓他們官居原職。”
“是!”
“蕭憲有何應對之策?”
“奉宸司探知,蕭憲委派褚俊為將,豆革監軍,率三萬兵馬守禦襄陽。”
“褚俊,豆革?”高楷好奇,“這兩人是何來曆?”
姚常拱手:“褚俊文武雙全,既擅長水戰,也擅長陸戰,曾率軍拿下黔中道,依微臣看來,當為楚國諸將第一。”
“至於豆革,他不過一介伶人罷了,隻因蕭憲寵幸,方才登臨高位。”
高楷若有所思,能率軍拿下一道,這褚俊想必是個大將之才。
蕭憲派他領兵防備,倒不足為奇,隻是,為何讓伶人為監軍?
姚常哂笑:“蕭憲酷愛演戲,時常登台表演,與伶人廝混。”
“其中,豆革最為受寵,另有袁韜、溫全義,這些人諂媚逢迎,引得蕭憲荒廢政事。”
王景略搖頭:“國之將亡,必有妖孽。”
高楷笑道:“傳我令,全軍奔赴襄陽城,會一會楚國君臣。”
“是!”
襄州北通汝洛,西帶秦蜀,南遮湖廣,東瞰吳越,地處華中腹地、漢江中遊,外攬山水之秀,內得人文之勝。
攏共有七縣:襄陽、安養、穀城、義清、南漳、率道與樂鄉。
其中,襄陽城為治所,也是楚國新都,其三麵環水,一麵靠山,易守難攻。素有南船北馬、七省通衢之稱,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所謂“襄陽九裏郭,樓堞連雲樹”,整個襄陽城牆周回九裏之長,城垣上,設置垛堞兩千餘個。
東、南、西三麵皆設甕城,另有馬麵、看樓,六座城門,隔著滔滔漢水,和樊城相望,兩城合稱襄樊。
護城河最寬處達二百米,傲視天下雄城,連長安、洛陽也遠遠不及。
鹿門山上,高楷遠眺襄陽城,忍不住讚歎:“樓閣依山出,城高逼太空。”
“襄陽城果然雄壯!”
隻見山水環繞之間,一座雄城屹立,六門城樓高聳,四方角樓穩峙,王粲樓,獅子樓,奎星樓,點綴九裏城郭,紅瓦琉璃,高牆飛簷,讓人歎為觀止。
封長卿附和:“夫襄陽者,天下之腰膂也。”
“時人讚譽,得天下者先得襄陽,概莫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