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杯水車薪
字數:4835 加入書籤
金州和通州毗鄰,攏共六縣,西城、洵陽、黃土、石泉、安康、平利。
這一日,安康城外,一陣密集的馬蹄聲響起,掀起陣陣煙塵。
旌旗掩映之間,現出高楷與諸將身影。
“此地距離通川還有多遠?”
“不足百裏。”
“城中情況如何?”
“兵卒尚存,糧草不足,華刺史正堅守不出。”
“冉安邦驅使百姓攻城,不計死傷。不過,蠻人軍中糧食缺乏,隻能四處劫掠。”
高楷若有所思,若要解通川之圍,或許不必大動幹戈。
封長卿建言“蠻人見識淺薄,隻顧劫掠而不重視安民,若見糧草輜重,必然哄搶,軍紀散亂。”
張建兆不解“難不成,還要把糧草輜重送上門去,讓他搶掠?”
高楷頷首一笑“正是!”
“傳我令,取布囊裝滿沙土,點齊三千精銳,由建兆你來率領,護送至通川城。”
“另外,讓軍中瘦弱士卒百餘人,扮作擔夫,挑著粟米,緊隨其後。”
“這是為何?”張建兆一頭霧水。
“你盡管去便是。”高楷並未解釋,“切記,靠近通川城時,讓擔夫在道旁歇腳,佯裝疲累。”
“若見蠻人兵馬來襲,不必頑抗,把米袋丟了四散逃跑即可。”
“是……”張建兆策馬去了。
夏侯敬德猶然不解“把米袋丟了,任由蠻人搶掠,豈非給他們送糧食?”
“非也!”徐晏清笑道,“此舉看似給蠻人送糧食,實則動搖其軍心。”
“試想,冉安邦得知通川城糧食、援兵源源不絕,豈不泄氣?”
“況且,這百餘個擔夫所挑糧食,不過杯水車薪,損失些無關緊要。”
“原來如此!”夏侯敬德恍然。
李元崇讚道“此乃反其道而行之。”
高楷淡笑道“伯當,你率五千輕騎,到開州盛山城守候,冉安邦若撤兵至此,伺機而動。”
“遵令!”吳伯當匆匆去了。
通川城外。
冉安邦望著城樓,吐了一口濃痰“真他娘晦氣!”
“這華英齡就打算一直縮在烏龜殼裏不成?”
身側,蠻將阿忠賠笑道“漢人就是這般懦弱,毫無血勇之氣,竟連出城一戰也不敢。”
冉安邦冷哼“你有什麽法子?”
阿忠眼珠一轉“依我看,倒不如棄了通川城,去攻打歸州,峽州,直取江陵。”
“楚帝蕭憲最擅斂財,宮中金銀財帛堆成山,若能奪來,豈不逍遙快活?”
冉安邦喝道“就這麽走了,圍城數日豈不白費力氣?”
阿忠勸道“鬼主,這可是秦國城池,那秦王高楷可不好惹。”
“若他來了,我們……”
“他來了又能如何?”冉安邦不屑,“城中缺糧,過不了幾日便會不擊自潰,到時候,搶光錢糧再走,遁入深山,他能奈我何?”
說話間,忽有蠻兵來報,城東十裏外,有一支秦軍押送糧食前來,至少三千之眾。
冉安邦驚疑不定“山南西道諸州運糧隊伍,都被我們圍點打援吃掉了,這是哪來的人?”
蠻兵忙道“觀其行蹤,似乎來自金州。”
“金州?”冉安邦吃了一驚,“這是楚國地盤,被高楷搶占,莫非他果真來了?”
他雖不願承認,但心中實則忌憚不已。畢竟,秦王高楷威名赫赫,連突厥可汗都敗在他手下,絕非易與之輩。
念及此,他沉聲喝道“你去瞧瞧,是否真的運糧來了。”
“是!”阿忠忙不迭地去了。
城東十裏外。
夜裏下了一陣小雨,官道上泥濘不堪。
三千秦軍押送“糧食”在前,百餘擔夫挑著粟米跟隨,緩緩行進。
“報!”
“張將軍,蠻人追來了!”
張建兆神色一震“果然不出大王所料。”
“傳令,依計行事,勿要露餡。”
“是!”
百餘擔夫挑著粟米,依靠雙腿走路,自然落在後頭。
一個個累得汗流浹背,便把擔子卸下,坐在道旁歇息。
這一幕,落在蠻兵眼中,個個狂喜。
這可真是天上掉餡餅,恰逢軍中缺糧,秦軍就把粟米送上門來了。
阿忠亦按捺不住,喝道“都搶過來,一粒米也不許落下。”
“是!”
他一馬當先,手持雙刀殺向官道,馬蹄聲驚起一片飛鳥。
“蠻兵!”
“有蠻兵突襲,快跑!”
讓他意外的是,這些擔夫一個個嚇得屁滾尿流,拋下粟米便跑。
三千蠻兵不費吹灰之力,便將所有糧食搶到手中。
阿忠滿臉驚疑,這其中是否有詐?
不過,黃澄澄的粟米映入眼簾,卻作不得假。
眾人忍不住咋舌“這些漢人,果真富庶,僅僅百餘個擔夫,便挑著這麽多粟米。”
“前頭還有三千人運著糧草,好似大風刮來一般。”
蠻人久在窮鄉僻壤謀生,靠天吃飯,一頓飽一頓饑是常有之事。
“將軍,何不發動大軍,把那些糧草都搶了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是啊!若能搶來,再不用挨餓了。”
阿忠斷然搖頭“秦軍援兵、糧食源源不斷,長久消耗下去,對我們不利。”
“且回返大營,聽從鬼主定奪。”
“是……”
不久後,冉安邦聽聞稟報,又驚又疑“高楷果真來了?”
阿忠低聲道“十有八九。”
“秦王高楷占據大半個天下,軍隊、糧草如山如海,我們不可硬拚。”
“倒是楚國諸州,刺史皆軟弱無能,不戰便逃,不如去江陵就食,美人財寶應有盡有。”
柿子挑軟的捏,蠻人都明白這個道理。
冉安邦毫不猶豫“把繳獲的錢糧都帶上,叫上弟兄們,撤!”
“先經開州,再去夔州,我們乘船走,更快!”
“是!”
不過一個時辰,整座蠻軍大營空空如也。
這番動靜,驚動城中探馬,連忙上稟。
華英齡聽聞,大笑道“大王派援兵前來,蠻人畏懼,不戰而退。”
城中守卒大鬆一口氣,歡呼雀躍。
眼見此景,吳大娘暗讚,秦王威名何其之盛,竟未發一箭,便讓蠻人退卻。
她叉手一禮,笑道“華刺史,我等叨擾許久,也該告辭了。”
華英齡誠懇道“這兵荒馬亂的,出行不利,不如在城中暫留一段時日。”
“等我家大王平定楚國之後再走,也不遲。”
喜歡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開國皇帝從望氣術開始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