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武器援助,戰術指導!

字數:4839   加入書籤

A+A-


    當李善長列出了幾項條款,空氣瞬間安靜下來。
    除了前麵提到的,還包括在孛泥國的駐兵權、礦山開采權、開辦工廠、雇傭人工等等。
    有一些,不是能否答應的問題,而是超過了巴沙爾的職權範圍。
    畢竟,他隻是個使者,不能替代自家國王做主。
    若隻是單純要錢,倒還好商量。
    但又一想,眼下事態緊急,軍情如火,蘇祿國大舉進犯,步步緊逼,隨時有亡國之危......
    如果放棄了這個機會,再向別國求助,時間上也來不及。
    猶豫良久,巴沙爾還是做出了明智選擇。
    “好,島主閣下!”
    “您提出的幾項要求,我方全部應允!”
    “不知,何時可以發兵相助?”
    李善長聽罷,眉毛輕輕一挑,裝起了糊塗。
    “出兵?”
    “我什麽時候答應出兵了?”
    “剛剛說的那些,是我方向你們提供武器援助。”
    考慮到自身底子尚淺,現階段應該安心發展,積蓄實力,悶聲發大財!
    為了所謂的盟友關係,貿然向另一個國家宣戰,不是明智之舉。
    至於出兵,那是另外的價錢。
    都給你們軍事援助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一番解釋過後,加上劉珊從旁翻譯,巴沙爾總算明白了。
    搞了半天,人家隻給武器,仗要靠他們自己打。
    不過,也好。
    掌握了先進武器,戰勝敵軍的把握就有了......
    見巴沙爾點頭,李善長讓人取來紙筆,很快擬定了兩份條約,雙方分別在落款處簽字。
    這個東西到手,以後登門要賬,就有了憑據。
    要是賴賬對方不給,鬧翻了臉,也為出兵討伐提供了借口。
    “使者閣下,祝我們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條約落地,李善長帶著巴沙爾,參觀了島上的兵營。
    嘴上說得天花亂墜,那沒什麽用。
    隻有讓對方親眼見證,亮出粗壯的肌肉線條,才能生出敬畏之心,不敢輕易違背承諾。
    “這......”
    見識到火繩槍的威力和射程,巴沙爾很是嚇了一跳。
    對比之下,自家軍隊的武器,就成了破銅爛鐵。
    咱有一說一,放在幾百年後,科技大爆炸,飛機大炮遍地走的環境,火繩槍沒啥存在感。
    但工業變革之前,絕對稱得上先進了。
    當晚,李善長盛情相邀,留巴沙爾在島上住了一夜。
    與此同時,考慮到孛泥國實力弱小,即使有了武器,也未必能戰勝強敵......
    索性,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
    以上帝視角,免費提供了一種戰術思維。
    反正,動動嘴皮子就行,不需要付出什麽成本......
    “使者閣下,可曾聽說過遊擊戰?”
    不用想都知道,蝸居海島的巴沙爾,哪懂得如此陌生的詞匯,頓時有點摸不著頭腦。
    “在下愚魯,還請島主賜教!”
    李善長笑了笑,不急不緩的給自己倒了杯酒,引用某位偉人的智慧,開始侃侃而談。
    “簡單的說,就是避免與敵方主力交鋒,大規模決戰......”
    “將軍隊分散開來,藏至深山,潛至平原,利用地形優勢,四麵出擊,零敲碎打,積小勝為大勝,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
    “奉行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為原則!”
    “正所謂: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聽到這十六字方針,巴沙爾大開眼界,直呼高明,就差當場下跪,頂禮膜拜了。
    李善長嗬嗬一笑,沒理會他那副吃驚的表情。
    遊擊戰的效果如何,自然沒的說.......
    無論是十四年抗戰,還是後來的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都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更何況,孛泥國位於加裏曼丹,名列藍星第三大島嶼,屬於熱帶雨林氣候,且有一定的戰略縱深。
    島上植被豐富,山多林密,能提供掩護,讓人藏身的地方比比皆是,稱得上遊擊戰的天然場所......
    得了這條計策,巴沙爾信心倍增,對李善長佩服的五體投地。
    而且,還有先進的武器相助,何愁不能克敵製勝?
    仔細想來,之前許諾的那些代價,雖然有些肉痛,但也算物超所值,不虛此行了......
    翌日,清晨。
    巴沙爾召集了隨從,登船啟程。
    臨行前,帶走了三千條火繩槍,五十萬發子彈,回去抗敵救國。
    這些東西,在李善長的兵工廠裏,隨時都能生產。
    加上之前用的不多,相當於清理庫存了。
    將人送走後,李善長也沒閑著。
    首先,開辦了新的工坊,將玻璃和手榴彈投入生產。
    緊接著,又在島上畫出了一片區域,讓人按照圖紙施工,建設樓房。
    最重要的,當屬茶樹種植了。
    這玩意兒,市場上賣得不便宜,對生長環境,土壤要求都比較高。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海拔高度,以5002000米為宜。
    還要保證土質鬆軟,光照充足,氣溫優良等等。
    別看隻結出一堆樹葉子,金貴著呢!
    為了避免不出差錯,李善長親自出馬,負責挑選種植區域,並到場監工。
    與此同時,島上的軍備力量也在增強,光是步兵就擴充一倍有餘,達到了兩千左右。
    況且,又新添了幾個產業,處處需要人手。
    隨著規模擴大,李善長才後知後覺,發現了人力資源的重要性。
    “早知道,出來之前,就從大明多拐帶點人口了。”
    帶著一絲絲後悔,他不得不開動腦筋,尋找解決辦法,解決眼下的難題......
    “對了,人手不足,可以用機器增加效率啊!”
    想法一經出現,李善長決定親自動手,爭取把蒸汽機給搞出來!
    其實,別人也不大能幫得上忙。
    整座島上,懂得蒸汽機驅動原理的,隻有他一個人。
    或許,用幾百年後的眼光來看,好像沒什麽大不了的,在學生時代,屬於課本上的基礎範疇。
    但真實曆史上,這東西的出現,也標誌著第一次工業變革的推進,影響力極其深遠。
    主要體現在,擺脫了原始生產方式,更好的利用自然資源,提升工作效率,節約人力成本,完成了跨時代的進步!
    因此,衍生出了蒸汽火車,蒸汽鐵甲艦等等。
    有句話說的好......
    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嘛!
    喜歡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