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釜底抽薪
字數:3943 加入書籤
漢軍之強,在於船堅炮利,但漢國的衛青戰艦與克虜伯火炮,又不是無限的。
出兵進攻他國,都城勢必空虛。
蓬萊郡戰略縱深不夠,若明軍水師能突襲蓬萊郡,猝不及防下攻取漢國都城不是不可能。
朱元璋思索片刻,說道:“我大明水師所造樓船,雖不如龜甲船,但勝在數量多。”
“若能匯聚巢湖水師、備倭水師兩地水師之精銳,直搗黃龍,勝率不小。”
漢國的強盛已經成了朱元璋的一塊心病,尤其是漢國精湛領先的科技。
朱皇帝,做夢都想得到那些領先於時代的技術!
朱元璋辦事雷厲風行,當即傳旨,命巢湖水師主將俞通源,以及崇明島備倭水師主將吳禎返回金陵,秘議進攻漢國之事。
同時,錦衣衛開始大批向海外滲透,嚴密監視漢國的一舉一動,尤其是漢國水師動向。
漢國水師發展到如今,已經有了三萬人,這三萬人駐地有三。
其一,便是蓬萊郡,駐軍一萬五;其二在原滿剌加國廖內島,駐軍五千;其三,在扶桑郡,駐軍一萬。
同年,三月。
錦衣衛發現扶桑郡漢國水師,有五千人秘密前往高麗耽羅島,常駐於此。
同時,漢國與高麗的貿易猛增,其中不乏一些軍火。
在輸送軍火的同時,漢國向屢次挑釁漢國的蘇門答臘島兩國舊港、亞齊宣戰!
平靜了才沒多久的南洋,再度掀起戰火,吸引了所有國家的注意。
朱元璋得知消息之後,欣喜若狂!
舊港、亞齊兩國素來交好,兩國聯手的實力比滿剌加國要強橫得多。
尤其是舊港的水師,號稱“不敗水師”。
漢國與這兩國開戰,必定抽調大量精銳,大明的機會來了!
不過,當南洋風起雲湧的時候,大明的東北邊疆也並不寧靜,北元太尉納哈出,擁兵二十萬,占據金山,時刻威脅遼東安寧。
納哈出與北元的漠北皇廷關係曖昧,北元皇廷雖然冊封了納哈出為太尉,但無法指揮得動納哈出。
納哈出出兵全憑心意,今年開年之後,納哈出便頻繁侵擾遼東,威脅沈陽等地。
金陵,皇宮,武英殿。
朱元璋召集徐達、李文忠、耿炳文三將,以及六部尚書前來武英殿議事。
朱元璋背著手來回踱步,憂心忡忡,道。
“漢國在海外開戰,咱欲舉兵伐漢國,可納哈出偏偏此刻襲擾遼東!遼東壓力巨大,不可不管,但兩線作戰非我意。”
大明的國力不弱,但雙線作戰風險太大,一個不慎便會滿盤皆輸。
耿炳文聞言輕聲說道:“陛下,臣認為雙線開戰風險大,不如徐徐圖之。”
“南洋方向派人觀戰,了解戰況,遼東可遣大將鎮守,抵禦納哈出,不然被納哈出攻破遼東,威脅山海關,關內都會有危險。”
耿炳文一生謹慎,給朱元璋的建議也是老成持重。
曹國公李文忠聞言,搖了搖頭,反駁道。
“長興侯此言差矣,納哈出對外宣稱擁兵二十萬,但實際的兵力在十萬左右,陛下經營遼東數年,遼東已經有了自保之力。”
“若派遣一大將,領兵五萬進駐遼東,則遼東當無憂矣,可對漢國的機會可是不容易。”
李文忠頭腦清醒,說道。
“漢國國力強盛,船堅炮利,若進攻蘇門答臘島,那舊港與亞齊能堅持多久?依我看,三五個月已經是它們的極限。”
“戰機稍縱即逝,如果不能趁此機會,攻破漢國的都城,斷了他們上升的勢頭,等到李善長一統南洋,我大明會有大麻煩!”
朱元璋望向六部尚書,問道:“諸位愛卿以為如何?”
六部尚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兵部尚書趙仁說道:“陛下,臣覺得漢國自然要對付,不過,不宜操之過急。”
“今年年初,臣記得那呂宋的許柴佬,曾經送手書往金陵來,陛下您可還記得此事?”
朱元璋微微一怔,許柴佬送的書信裏表達了對大明的仰慕,希望能與大明搞好關係,尤其是他家族與大明想要深入貿易。
許柴佬原本是呂宋總督,也算是土皇帝,但是這一切隨著李善長漢國設置郡、府、州、縣煙消雲散。
名義上,許柴佬依舊是呂宋郡的第一人,但許柴佬的權柄已經被分走了。
他掌管呂宋島的政務,呂宋島的軍務、刑名,全部由大漢朝廷挑選的官員掌管。
許柴佬心中苦悶又不敢反抗漢國,隻有讓家人利用他的職權,好好地撈錢。
“陛下,許柴佬此人貪婪、狡詐,對漢國沒有什麽歸屬感,他的權柄被削弱,定是對漢國心存不滿的。”
趙仁輕聲說道。
“臣認為可以從許柴佬入手,由他來挑起呂宋郡的混亂,吸引漢國的兵力。”
“我大明水師或前往呂宋伏擊漢軍,或趁著漢軍的注意力放在呂宋島上,直取蓬萊郡,滅漢國!”
兵部尚書趙仁才華不俗,尤其是在陰謀詭計上。
讓他領兵打仗當麵鑼對麵鼓地破敵,趙仁不行,可是若要他醞釀陰謀,便是趙仁的強項。
魏國公徐達思索了片刻,道。
“若是有內應接應,攻破漢國國都也不是不可能,陛下,臣願往遼東,鎮守遼東防備納哈出!”
魏國公徐達主動往遼東,守住大明本土的安全,便是解決了朱元璋的後顧之憂。
畢竟,海外打輸了便退回來,可若是遼東丟了,北元恐怕會瘋狂進攻大明的北疆。
趙仁揣測得不錯,呂宋郡守許柴佬,的確對漢國不滿,這種不滿在他的權柄日益削弱後,到了頂峰。
朱元璋遂派遣親信,前往呂宋島,還帶去了他的親筆書信,要聯合許柴佬。
朱元璋許諾,若是能攻破漢國,便賞賜許柴佬印信,冊封他為呂宋國王!
呂宋之內的一切,都由許柴佬來掌控,這份誘惑不可謂不大。
堅固的堡壘往往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大明趁著漢國進攻蘇門答臘島,來了一招“釜底抽薪”。
若是能成功別說李善長一統南洋的宏願,便是漢國都要分崩離析,淪為曾經一個個小島國。
喜歡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請大家收藏:()大明:我,李善長,辭官不幹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