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黃河驚瀾社稷堪憂
字數:1812 加入書籤
第82集:黃河驚瀾,社稷堪憂
解決了宮廷危機後,武周朝堂再度恢複平靜,可狄仁傑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新的麻煩又接踵而至。一日清晨,狄仁傑剛到府邸書房,便收到一封來自河南道的加急文書。展開文書,他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原來,黃河河南段近期水情異常,水位急劇上漲,多處堤壩出現險情。沿岸百姓苦不堪言,莊稼被淹,房屋倒塌,無數人流離失所,而當地官員在治理水患時竟相互推諉,毫無作為。
狄仁傑深知黃河水患關乎社稷民生,一旦決堤,後果不堪設想。他不敢耽擱,立刻進宮向武則天稟明此事。武則天聽聞,滿臉憂慮,說道:“黃河水患,茲事體大,狄卿,你速速前往河南,全權負責治水救災事宜,務必保障百姓安危,穩固堤壩。”狄仁傑領命後,迅速召集李元芳和曾泰,準備奔赴河南。臨行前,他嚴肅地對二人說:“此次任務艱巨,水患與民生緊密相連,稍有差池,便是生靈塗炭,我們必須全力以赴。”
抵達河南後,狄仁傑馬不停蹄地前往受災最嚴重的地段勘察。他沿著堤壩一路查看,隻見河水洶湧,渾濁的浪濤不斷拍打著堤岸,多處堤壩已出現裂縫,隨時可能崩塌。當地官員得知狄仁傑到來,紛紛前來匯報情況,但言語間相互指責,推卸責任。狄仁傑皺著眉頭聽完,嚴厲斥責道:“如今百姓深陷水火,你們不思救災之策,卻在這裏相互推諉,良心何在?若再如此,定以國法論處!”
為了盡快製定出有效的治水方案,狄仁傑不顧危險,深入災區走訪百姓,了解水患詳情。他發現,此次水患如此嚴重,除了自然因素外,還有人為原因。一些地方豪強為了一己私利,在黃河沿岸非法圍墾造田,致使河道變窄,水流不暢,加劇了水患的危害。
狄仁傑決定先從整治河道入手,他下令拆除所有非法圍墾的設施,拓寬河道。同時,組織百姓和士兵加固堤壩,搬運土石,打樁填沙。李元芳和曾泰也各司其職,李元芳負責調配人力,維持秩序;曾泰則負責籌集救災物資,發放給受災百姓。
然而,治水行動並非一帆風順。一些地方豪強不甘心失去既得利益,暗中阻撓,甚至煽動部分百姓鬧事。他們散布謠言,說狄仁傑治水是勞民傷財,根本無法解決問題,導致一些百姓對治水行動產生了抵觸情緒。
狄仁傑得知此事後,並沒有退縮。他一方麵派人將帶頭鬧事的豪強抓捕歸案,以儆效尤;另一方麵,親自到百姓中去,耐心解釋治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承諾,一定會帶領大家度過難關,讓黃河恢複安寧。在狄仁傑的努力下,百姓們逐漸消除了疑慮,紛紛加入到治水救災的隊伍中來。
經過連續多日的奮戰,堤壩終於得到了加固,河道也逐漸恢複暢通。黃河水勢開始減弱,水患得到了初步控製。但狄仁傑並沒有放鬆警惕,他知道,要徹底解決黃河水患問題,還需要長期的治理和規劃。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狄仁傑組織水利專家對黃河進行了全麵的勘察和研究,製定了一套詳細的長期治水方案。他還建議朝廷在黃河沿岸設立專門的水利機構,負責河道的日常維護和管理,防止類似水患再次發生。
與此同時,狄仁傑還積極組織百姓開展生產自救。他發放種子和農具,幫助百姓恢複農業生產;鼓勵商賈開市,促進經濟複蘇。在他的努力下,河南災區的百姓生活逐漸恢複正常,社會秩序也得到了穩定。
當狄仁傑完成治水救災任務,準備返回洛陽時,當地百姓自發前來送行。他們紛紛跪在地上,淚流滿麵,感激狄仁傑的救命之恩。狄仁傑看著這些樸實的百姓,心中感慨萬千。他深知,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守護這片土地上的萬千生靈,這是他作為臣子的職責,也是他一生的使命 。
喜歡特種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請大家收藏:()特種女兵王回到大唐做女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