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爬行大別山下
字數:2282 加入書籤
鱷龜在這個地下溶洞轉彎處,已經耽擱了近一天時間,它也累得夠嗆。
鱷龜爬到河岸上,在一個大石頭背後靜靜臥下,調息休養一日,身體得到恢複。
鱷龜又啃咬了一陣古巨蜥尾巴,順著溶洞溯流而上。
1972年春,鱷龜爬行到鹹寧地下。
鹹寧一帶地下,以山洞為多,山洞裏也有水,大多為小河或溪流,漫不過鱷龜身子,鱷龜大部分時間在山洞裏行走著。
鱷龜走在這樣的地下洞涵裏,唯我獨大,它沒有遇見大型爬行動物,也沒有碰見隱藏在地下的上古滅絕動物,一路正常行走。
至1972年底,鱷龜到達赤壁縣地下。
這裏大部分是石洞,石崖和石縫,偶爾也有溶洞,都比較狹窄。在這樣的地下環境裏,能長期生存下來的動物不多,鱷龜沒有遇見任何敵手。
鱷龜不停地在地下世界裏爬行著,很少歇息。
1973年夏,鱷龜到達武漢地下。
鱷龜未在這個中國的中心城市停留,沿著底下的土洞、石洞爬行。半年後,它來到黃岡市地下。
時至冬季,鱷龜順著一座石崖縫隙爬出來,來到地麵上透透氣,美美飽餐一周,又進入地下。它要從地下穿過巍峨險峻的大別山。
大別山在地麵上的山麓陡峭奇幽,在底下的部分大陸架,同樣怪石嶙峋,地形複雜。鱷龜行走起來也沒有那麽容易,隻不過大別山地下的氣候溫和適宜,行走地下不太累。
在大別山下麵的世界裏,隨著地理分界線的變化,各種爬行動物慢慢多起來,其中不乏大型動物。
鱷龜生怕與地下猛獸不期而遇,遂緩慢謹慎爬行,它聽著、嗅著前方動靜,感知到可能遇見危險,即刻繞道而行。
鱷龜爬行到一片較為寬闊的崖洞裏,它感知到,在這片崖洞上方10公裏的大別山上,是一大片堰塞湖。這片水域是3萬年前的一次大地震形成的。
鱷龜的這種判斷,是基於對崖洞土壤變化的深入探究。
鱷龜腳下和周圍的土地,是由暗褐色和黃色兩種顏色構成的,這兩種色彩的土壤一直延伸到崖洞深處。
以鱷龜估計,這個崖洞長達800多公裏,直達河南省信陽和駐馬店一帶。
在如此深長的崖洞裏,暗褐色和黃色土地各占一半,並且發育的非常成熟。
這種地下地形構造,預示著大別山這一線山脈和土地,是由兩大板塊陸地漂移碰撞到一起形成的。
按照地球板塊學說,5億年前,一大塊暗褐色陸地和另一大塊黃色陸地,在海洋裏緩慢漂移,最後在中原和淮北一帶相遇,這兩大塊陸地經過碰撞擠壓,展開造山運動,形成了大別山麓。
鱷龜現在行走的這個崖洞,正是這兩大板塊陸地凹進去的地方,碰撞對接在一起形成的。由於兩大板塊陸地在這一麵凹進去的部分,幅度大小不一,使得這個崖洞各處的開闊程度不同,但這兩大板塊陸地的顏色始終沒有變化。這個對半碰撞拚接在一起的崖洞,就一路呈現暗褐色和黃色兩種色彩。
這個綿延800多公裏的崖洞上下,其實是兩大陸地板塊的斷層。在3萬年前,由於這兩大板塊陸地對接不太緊密,發生過一次8·2級地震,將崖洞上方10公裏處的兩座山震塌,從兩座山上坍塌下來的大量土石方,填埋了兩座山中間的一條河流,堵截住流水,形成一大片堰塞湖。
3萬年以來,這片堰塞湖方圓衍生了許多野生動植物,種群十分豐富。
通過這次大地震後,暗褐色陸地板塊和黃色陸地板塊緊密結合在一起,發育趨於成熟,形成完整的陸地。
盡管這樣,這個斷層仍然存在,這裏的地殼活動依然活躍,中小地震頻繁。
這種兩大陸地板塊結合的土地,無論地上地下,都會使古老的野生動物滅絕,也易衍生新的野生動物。
精通古今的鱷龜,行走在這樣的崖洞裏,分外謹慎。
喜歡百年討債了塵緣請大家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