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搜尋藏寶之地

字數:2109   加入書籤

A+A-


    魏冠甲從元容安墓穴裏走出來,那隻巨龜又擋在10米土道的一端。
    烏龜見雲律三世兩手空空出來,知道他沒有拿取墓穴裏的任何東西,遂爬行到寬敞的土道一側,讓開道。
    魏冠甲看出這隻巨龜有些來曆,他走過巨龜身邊時,向巨龜詢問京城房山縣水峪村的那批財寶去向。
    巨龜伸出頭,像撥浪鼓般擺動著龜頭。
    魏冠甲知道巨龜不打誑語,向巨龜點點頭,轉身走出地下通道。
    魏冠甲走出墓地東南角暗門,恢複暗門外表原狀,心情沮喪的走出元公林。
    元公林裏沒有藏匿那批貨,李悟真過去和現在的住宅裏也不可能藏著那批貨。那數量如此龐大的古董和寶物,會藏到什麽地方?
    魏冠甲思謀著,房山縣水峪村元家地下庫房裏的財寶如此之巨,居住在水峪村的元家人不會幹掉包之事,那究竟是什麽人幹了這票彌天大買賣。
    魏冠甲不甘心,他決定再次去京城房山縣南窖鄉水峪村探視。
    在魏冠甲的思想中,如此巨大的財富,就是合十幾人之力,也需要三五年時間仿製,又得一二年時間替換,才能轉移財寶。並且這麽多的財寶,在當時的那種交通和運輸條件下,要完成長距離轉移,難度非常高大。
    魏冠甲認為,這批財富雖然被替換轉移了,但不會轉移太遠,應該就在房山縣南窖鄉一帶。如果轉移這批財富的盜賊,尚未取出或買賣這批財寶,這一大批古董和財寶可能還在某個地方藏匿著。
    魏冠甲這樣想著,又恢複了信心,他決定再走一趟房山縣南窖鄉水峪村。
    魏冠甲走出元公林,來到安陽火車站,乘坐火車,直奔京城。
    魏冠甲再一次來到房山縣水峪村。不過,這次他沒有再去元家,而是裝作一名收破爛的人,騎著一輛三輪人力車,在水峪村及附件搖著鈴鐺,幹起老本行,揀收垃圾和破爛。
    魏冠甲在水峪村及附件4個村子轉悠三個多月,晚上就住在村子裏的人家裏,打聽著70多年前,元王明家裏的情況及後人現狀。
    魏冠甲進入大部分農戶家裏,偵查這些人家的家什,用具和屋裏的擺設,竟然沒有發現一件與水峪村元家地下庫房裏寶物相似的物件。
    這期間,魏冠甲沒有撈到任何水峪村元家藏有古董和寶物的消息,這裏的人們壓根就不知道元王明是元容安弟弟,人們隻曉得元王明家裏有錢,元王明死後被送到河南安陽下葬。
    魏冠甲從這一帶打探到最有價值的消息是,水峪村有4位老人說,元王明兒子早逝後,沒有下葬到河南安陽,就葬在水峪村一帶,下葬地沒出南窖鄉,具體在那個位置,卻不清楚。
    這是一條原來沒有預料到的線索,雖然元王明兒子元長洹的墳穴裏很難藏下大量古董和寶物,但這起碼是能藏匿寶物的一處所在,可以尋找查看。
    以魏冠甲推測,元長洹死於父親元王明之前,雖然父子二人死亡間隔不長,但究竟是一戶平民人家,元長洹的墳塚,占地麵積和規模不會大,甚至連墓碑也不會立一塊,又無人看護,早已成為野魂孤墳。這樣的墓地裏,藏匿大量古董和寶物的可能性不大。
    但魏冠甲是雲律三世,他有一般人所沒有的秉性,他不會放過任何一條藏匿財寶的線索。
    魏冠甲在走村串戶揀收破爛時,早已規劃好路線,就是以水峪村為圓心,向周圍一步步延伸,像地毯式搜索般向外擴展,遇見有價值的線索,即重點偵查,解剖麻雀般梳理過去。
    魏冠甲目光銳利,嗅覺比狗還靈敏,加之他長期撿漏古董古物,感覺特別好使,隻要他走過、觀察過的地方,不會漏掉一件寶物。
    魏冠甲一直堅信,從水峪村元家轉移出去的這批寶貝,藏匿地方不會太遠,他這樣緩慢的搜尋,說不定有所收獲。
    喜歡百年討債了塵緣請大家收藏:()百年討債了塵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