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墨蘭21

字數:2435   加入書籤

A+A-


    今日課上,孔嬤嬤甫一登場,便將學習規矩的必要性闡釋得明明白白,緊接著,她深入淺出地先將要點講解透徹,然後親身示範並加以糾正,哪怕有人犯錯,她也毫不氣惱。
    對於這些,墨蘭對自己的要求向來嚴苛,畢竟這裏可不是二十一世紀,而是一個封建禮教能吞噬人的社會。她深知,不能等到用時才悔恨自己學得少,如今有這樣難得的學習機會,更應當倍加珍惜。
    如蘭緊緊跟隨墨蘭的步伐,她們一同學習了這麽久,總不能一個人被另一個人遠遠甩在身後吧!
    明蘭的學習態度則是比上不足,她學了一上午,卻始終覺得越學越別扭。規矩儀態這些東西,絕非單靠筆記就能掌握,還得仰仗嬤嬤的悉心講解和仔細觀察才行。
    用飯時,孔嬤嬤耐心地教她們幾種布菜的姿勢。墨蘭和如蘭由於時常跟隨盛老太太、王大娘子和林小娘一起用餐,她們也時常會講解一些相關知識,故而墨蘭和如蘭上手極快,有些地方隻需孔嬤嬤稍加點撥即可。孔嬤嬤不動聲色地瞥了一眼明蘭,見她正將自己所講的要點逐一仔細歸納。
    禮數這東西,本應是大家小姐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自然而然形成的舉止習慣。盛老太太請孔嬤嬤來,主要還是講授一些頂級官宦和中層官宦在禮數上的細微差別。
    若是教書先生對於這樣的學生,應該會很喜歡,但儀態這個東西,書本筆記都隻是輔助,總是想著不想搶兩位姐姐的風頭,忘了她們是一家人,六姑娘有些因噎廢食了。
    短短數日,幾個姑娘們仿佛突然間就變得溫婉端莊起來,言行舉止也越發大方得體了。
    盛老太太,王大娘子和盛家三姐妹送走了孔嬤嬤,還備了不少禮品,讓孔嬤嬤帶回去。
    幾日後盛家三姐妹重新回到了書塾,莊先生講課講到了《孔子家禮·曲禮公西赤問》裏麵有一句“公儀仲子嫡子死而立其弟”,莊先生聯係如今關於朝堂上儲位之爭已經近乎白熱化的事情,來解釋這篇課文。於是便拋出了一個議題,——立嫡長乎?立賢能乎?孰佳?
    一開始盛長楓和盛長柏都反對,但是張先生說:“無妨,無妨,如今便是街頭茶館都在議論這件事,更別說那些公府侯門裏邊了,我們關起門來說一說,不妨事的。更何況我們今日說的是立嫡還是立賢,無關朝政。大家都來論一論吧!”
    盛長柏首先提出了秦朝的胡亥,以此來說明,不用嫡長子來繼承皇位。會斷送一個王朝。又說出無論漢景帝怎樣寵愛王美人都是在王美人立為皇後之後,才將劉徹封為太子。這恰恰說明了嫡長子的正統性。如蘭也是稱讚。
    前段時間由於儲位之事街頭巷尾都傳遍了,盛長楓回來與墨蘭說了這件事,那時,就已經討論過立嫡長還是立賢能這個話題,盛長楓也不想與在坐的爭鋒,就沒有急著開口。
    莊學究喊了明蘭開口回答這個問題,明蘭支支吾吾的半天沒有開口,齊衡站起來為明蘭解圍。
    明蘭問齊衡和顧廷燁,這兩個嫡子若是有一個賢德庶子與他爭爵位應當如何?這就把兩個問題甩給了二人,自己坐下了,後邊明蘭總結要做個純臣。莊學究誇為此讚明蘭見解不凡。
    莊學究將目光投向在場那唯二的尚未發言之人,長楓與墨蘭,沉聲道:“爾等也來論一論吧!”
    墨蘭霍然起身,輕聲問道:“先生,敢問立嫡長之法因何而立?周朝汲取商朝王位繼承之亂象,故而綿延 790 年。立嫡長子,乃為家族之延續,為家族之穩定。然其不夠靈動,實乃公然舍棄對才德之要求。”
    “而立賢德,其具足夠之靈活性與公正性,可免無能者上位,然極易引發政治爭鬥,致家族內耗與矛盾。故學生之答案乃,皆好,皆不好。蓋因決策權從未在吾手,而在家族族長之手,身為家族子弟,當各盡其責,同心協力,家族中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墨蘭避重就輕地回應此事,縱觀曆史,無論立嫡長,亦或立賢德,皆有其弊端,皆難長久。既然皆難長久,不如僅觀當下時事政治之需。
    莊學究對墨蘭之見解讚不絕口,直誇其看得通透明了。
    盛長楓亦不願因這一時意氣之爭,毀掉盛家兩房多年來之不易之和平,索性將自身代入,不正麵回應問題,僅立於大義之角度探討此問題。
    “理皆讓兄長妹妹們說完了,我便淺陋地說一說我的淺見。先祖開創基業,後輩盡享先祖帶來之蔭庇,凡家族中人,皆應各自奮勉,使家族更上層樓。身為庶子,莫如學習先祖之篳路藍縷之風,欲得何物,便自行爭取,與其在這彈丸之地爭鬧不止,不若自立自強。若果真有本事,又何須去爭?又怎屑去爭?若無本事,即便爭得,家族在其手中又豈能長久?”
    莊學究欣喜異常,竟未留課下作業。
    喜歡綜影視:溫辭請大家收藏:()綜影視:溫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