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五福臨門66
字數:1823 加入書籤
卻見劉素仰不慌不忙,緩緩出列,他微微一笑,拱手道:“陛下,臣認同沈大人對杜仰熙的罪責判定,但對其言論,卻不敢苟同。臣以為,正因我等讀書識得義理,方更能體察女子存世之艱難,更能感念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之苦楚,更能體會母親含辛茹苦養育兒女之不易。
母親生養之恩情,重如泰山,怎可因通曉義理,就將其置於卑下之位?若真如沈大人所言,那臣寧可不通這義理,也不願成為一個忘恩負義、喪盡天良之人。”
劉素仰看了眼沈慧照,一甩袖子,站回了原處。
緊接著,齊衡大步上前,他麵帶怒色,厲聲斥道:“沈大人此等高見,吾等實難認同。敢問沈大人,難道你讀過的那些聖賢書都忘諸腦後了嗎?如此荒悖無理之語,竟還有人跟著附和,實在可笑至極。試問,羔羊尚且知道跪乳之恩,烏鴉尚且知曉反哺之義,身為人子,卻連這最基本的恩情都不願感念,連禽獸都不如,那要這滿腹經綸又有何用?”
沈慧照正要出列辯駁,盛長楓搶先出列,恭敬施禮後,朗聲道:“啟奏陛下,臣有異議。”
趙仲針微微頷首,“舅兄請講。”
盛長楓拱手道:“沈大人所言杜仰熙之罪,臣不敢苟同。臣以為,父母之恩情,本就如日月同輝,理應同等尊崇,又何來先後之分?
《禮記·內則》有言,‘子事父母,雞初鳴,鹹盥漱……問所欲而敬進之’,要求子女平等侍奉雙親。故當父母同尊,無分先後。而杜仰熙自小由義母撫養長大,以子告親父,雖有違父孝,卻也是為了事生母孝。
《禮記·禮運》又有言,‘何謂人義?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義,婦聽,長惠,幼順,君仁,臣忠。十者謂之人義。’故,臣認為,杜仰熙罪不至死。而虞惟義有妻更娶,如今又以權勢逼迫探花郎休妻,屬“挾勢強娶”,不僅幹預司法,還破壞綱常倫理。
虞惟義雖是杜仰熙親父,但《荀子·子道》有言‘入孝出弟,人之小行也;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故,臣以為杜仰熙當從輕發落,並恢複與其原配婚姻。”
齊衡出列拱手,“啟奏陛下,臣認為盛大人所言極是。虞惟義忘恩負義,有妻更娶,擅權弄法,脅迫杜仰熙休妻,當重判。而杜仰熙以子告父,屬不孝重罪,但因其為母伸冤,其孝心可嘉,當酌情減刑。”
“臣等附議。”眾臣紛紛出列,齊聲附和。
趙仲針靜聽群臣之言,思索片刻後,緩緩開口:“虞惟義停妻再娶,擅權弄法,著流放三千裏,其妻梁氏同流放兩千裏。”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杜仰熙的方向,語氣稍緩,“杜仰熙,你子告親父,雖屬不孝之罪,但念及你為母申冤,情有可原。姑且酌情減刑,官降一級,即刻生效。同時,恢複其與原配的婚姻,以示公允。”
他微微停頓,目光如炬,掃過眾臣,,“各位卿家,《孝經》開篇便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何曾分說父精母血孰輕孰重?母親慈愛溫柔,父親威嚴堅毅,二者一柔一剛,一慈一嚴,雖表現各異,卻相輔相成,恰似日月並輝,缺一不可。為人子女者,當永銘父母鞠育之恩,侍奉雙親當一視同仁,絕不可厚此薄彼。
諸位卿家身居朝堂,肩負家國重任,理應以孝悌為本,樹德立範,為天下百姓作出表率。孝道之行,始於家庭之內,卻波及四海之遠,此為人倫之根本,家國之要道。望諸位卿家切記於心,勉力踐行!”
朝堂之上,一片肅然,眾臣皆俯首稱是。
喜歡綜影視:溫辭請大家收藏:()綜影視:溫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