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五福臨門129
字數:1697 加入書籤
可是,爹爹不可能讓他做將軍,也絕不會放他離開汴京。
其實,在汴京城做個富貴閑王其實也不錯,至少比爹爹當年被貶出京都時,每日如履薄冰的日子要好上千百倍,不是嗎?
看著顧廷燁被發配,他其實心裏挺不好受的,他是真的將顧廷燁當兄弟的。
隻是,他不敢、也不能去為他求情,顧廷燁此番,說是為了幫他謀奪帝位,其中究竟摻雜了多少個人私念?他不願深究,亦不敢細想。
他早該明白,這汴京城高門大戶裏的兒郎,哪個不是揣著七竅玲瓏心?又有哪個是腦子簡單的。
顧廷燁明麵上打著助他登臨皇權的旗號,暗中卻算計了兄長的性命、動搖趙家江山的安穩,歸根結底,不過是在為他自己未來的權勢和野心鋪路。
可唯有一點,他從不懷疑 ,那就是顧廷燁對他的真心。正是心裏清楚,當顧廷燁被流放時,他連麵都不敢露。說不清楚是背刺他們的愧疚,還是自己好兄弟將自己當作權勢的籌碼和棋子時的悲憤與難過。
他時常想,從禹州到汴京,原來那個他又是什麽樣子的,反正不是現在這個樣子。身邊更隨的那些舊人,什麽時候也這般麵目全非了。
答案混著酸澀在喉間打轉,最終隻化作一聲歎息。就讓他們在背後罵他薄情吧,他從來就不是什麽有出息的人。
顧廷燁太天真了,謀反成功了又如何呢?他就能坐上那個位置嗎?就顧廷燁手中那點兵權,兄長身後可是幾大武將世家,更有滿朝文武歸附。那是兩代帝王站在他身後給他打下的底子,旁人如何插得進手。
他算什麽?雖貴為英王,陛下親子,又有幾個人正眼瞧過他。
他早就看明白了。
在他們眼中,他不過是個不入流的鄉巴佬罷了。
他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意識到爹爹心中最愛的兒子不是他的?
大約是在汴京城外,小盛大人持著陛下詔書與兵符尋到他們一行人時,爹爹開口第一句便問:“我兒仲針可好?” 第二句才問及宮中情形。又或許是小盛大人說爹爹的名正言順是因為兄長的緣故。
當時,他還頗有些不服氣,連帶著看盛長楓都不順眼。畢竟,他是在爹爹身邊長大的,論起情分,兄長本該比不上他的,更何況他還有母親在旁。
他一直將爹爹當作禹州的那個父親,可他忘了,在成為自己的父親之前,爹爹首先是官家養子,曾受官家親自教導;在這繁華京城裏,更有此生摯愛、出身高門、青梅竹馬的結發妻子。
兄長是爹爹心尖上的原配妻子留給他的最後的念想,是血脈相連的骨血,更是支撐他在這世間踽踽獨行的牽掛。
他從不懷疑爹爹曾給予他的溫情,但那份愛終究是給了禹州城的趙策英的,那個在禹州鄉野間無拘無束長大的少年。
或許更確切地說,那份愛本就該是屬於汴京皇城裏的穎王殿下。但爹爹對他的關愛、教導,也都是真的,他從不怨父親。
隻不過,回了汴京,那份愛便如流水歸海,終是回到了它原本該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