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五福臨門149

字數:1834   加入書籤

A+A-


    事後,陳若槿擔憂四福齋長期如此恐要虧本,便私下命人給酈娘子送去了五百兩銀子。
    酈娘子收到銀子,內心五味雜陳,感動不已,卻堅意推辭。她怎麽能收兒媳婦的錢呢?
    陳若槿對她說:“娘,這銀子你就收下吧。將他添在四福齋的賬麵上,權當是積德行善,為夫君和邊關將士們積攢功德了。”
    酈娘子看著這段時日虧損的賬本,又想著戰場上的兒子,終究還是收下了銀兩。
    國戰第二年時,瓊奴與宋延終成眷屬,婚後二人育有一子。
    後來,宋延將酈家隔壁的院子買了下來,搬到小院子裏住,在院牆中間開了道小門,白日他去私塾授課,瓊奴就去四福齋幫襯酈娘子,閑下來打理宋延名下的幾個店鋪。
    到了晚間,夫妻倆便陪著酈娘子閑話家常、同桌用膳。
    日子這樣一天天過著,溫馨和順,歲月靜好。
    邊關金戈鐵馬未歇,汴京城內卻煙火如常,每一個人的生活都在向前,都在朝著更好的方向。
    終於,汴京傳來捷報,此戰大獲全勝,邊關將士不日即將班師受賞。
    這消息如春風拂過柳梢,瞬間吹遍京城街巷。
    人們奔走相告,歡呼聲此起彼伏,家家戶戶都在等著將士們的凱旋,仿佛整個城市都在為這份勝利而雀躍。
    此戰雖未刻意宣揚主將威名,折家軍和折家父子的名號再次響徹大宋,尤其是折將軍和折少將軍的名號。
    據說,西夏士兵在戰場上聞得 “折” 字或遠遠看見折家軍的軍旗,便望風而逃,足見其威懾之盛。
    折淙之父折信因功被封為大將軍,另有若幹豐厚賞賜,特遣盛長楓為正使,親齎賞賜往府州宣旨,以示帝王的親近和看重。
    折淙也趁機向汴京城裏遞了折子,請旨入汴京,以便接回妻兒、母親與幼弟,同返府州。
    官家準許了他的請求。
    陳若槿一得了消息,就趕緊告知了劉大娘子和折閔。
    劉大娘子聽說折淙遞了折子請旨來汴京,官家允了,立刻高興的朝外喊道:“快,備馬車,我要將這天大的好消息告訴酈家姐姐。”
    酈娘子得知兒子即將歸京,忙走到佛像前,在供奉的觀音像前雙手合十,低低念誦:“多謝菩薩庇佑,護我兒平安歸來。”
    念罷,她轉身握住劉大娘子的手,兩位母親四目相對,眼眶盡濕,“這可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酈娘子轉過頭去,對春來說:“春來啊,你去前麵店裏知會一聲,為賀我朝大捷、將士凱旋,即日起三日之內,凡進店用餐的客人,皆送一份糕餅。武將士兵來用飯,不僅免費提供一份湯餅,再加一份糕餅,快去。”
    春來福身,滿臉堆笑地快步走了出去。
    陳若槿扶著酈娘子坐下,輕聲問道:“三年以來,娘一直如此周濟,不知店裏銀錢可還趁手?”
    酈娘子笑眯眯的拍拍陳若槿的手,“趁手趁手,你不用操心,雖說圖免費湯餅來的人多,可咱們店名聲傳出去了,客人反倒更多了。再說不是人人都衝著免單來,如今店裏的進項竟比從前還多些。可見啊,積德行善的人,財運也跟著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