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五福臨門154
字數:1815 加入書籤
邊地守將若長時間在汴京停留,最容易引起朝廷百官的猜忌。
雖然朝堂上不止一人知道折淙不是折家親子,可陛下說他是折家少將軍,那他就是折家的少將軍。
管他以前什麽身份,誰又會去計較。
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代表了折家。
折家才立下大功,折淙之父折信剛因戰功被封為大將軍,折家如今的一舉一動容易引起各方的矚目。
折淙在汴京停留太久,容易卷入複雜的朝堂爭鬥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成為不同政治勢力爭鬥裹挾的棋子。
“槿兒辛苦了!聽你的,就定在後日。”折淙對此並無異議。
“過幾日就是娘的生日了,我本想為其大辦一場。正巧娘聽說你要回來了,娘的意思說要簡辦,一家人去四福齋吃頓團圓飯,將四福齋改名為六福齋就足夠了。”陳若槿說到這裏有些為難。
“那咱們就按娘的意思辦吧!”
折淙想起自家娘的性格,總是風風火火的,最是不耐煩仆婢跟隨,丫鬟時時伺候的性子。
若不是因為他回來了,怕是沒有什麽天大的事情,她是不會留在折府住下的。
當初他為娘買仆婢,買宅子,娘也是百般不願,情願住在那前麵是店鋪,後麵是住宅的小院子裏。
折淙拉過陳若槿的手放在手心裏,“娘她最大的願望,就是咱們一家人都好好的。她呀!總是閑不下來,隻要她開心就好。”
折淙猜到他的妻子擔心因為沒有為娘操辦壽宴,他會心有芥蒂。這怎麽會呢?他知道娘是什麽人,也清楚他是什麽人,他隻擔心她會委屈自己。
酈家六個娘子,自從陳園那事後,陳若槿也就和二娘福慧,四娘好德,五娘樂善能有幾句共同語言,和瓊奴如今關係最好。
陳若槿本是不太喜歡樂善的,她一向喜歡有分寸,有規矩的的女娘。
在她眼中,女娘的性情盡可以有諸多樣子。女娘盡可以性情跋扈驕矜些、靈動活潑些,或者憨直,或者爽朗,這些性情都必須建立在知曉分寸的基礎上。
女子可以驕矜,但不可狂妄得目中無人;靈動活潑也好,卻不能輕浮得沒了規矩;憨直爽朗同樣珍貴,但絕不可因欠缺思慮而衝撞他人。一旦失了分寸,哪怕原本再討喜的性情,也會淪為笑柄,甚至招致災禍。
坦白講,樂善初見時給她的印象著實不佳,就是因著初見時,那時的樂善說話行事全然不知分寸。
後來,自從樂善的夫婿楊羨上了戰場之後,樂善卻頻繁地來找她說話,陪她抄寫經書,祈福,聽曲兒,漸漸的,陳若槿對她也親近了幾分。
翌日,陳若槿和折淙早早的就乘著馬車往陳府方向駛去,馬車還未到陳府門口,陳若槿的兩位哥哥已經在門口候著了。
陳若槿剛要下馬車,折淙已率先下了馬車,轉身時他的手向她遞了過來。陳若槿望著折淙抿唇一笑,把手搭在他手上,踩著馬凳下了馬車。
剛穩住身形,便聽見身後傳來熟悉的聲音,是她的二姐姐的聲音。
陳若槿轉身撲到了陳若檸的懷裏,扯著陳若槿的袖子。
“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