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五福臨門163

字數:1980   加入書籤

A+A-


    用完膳,折淙帶著陳若槿去了附近的街市上走了走,相較汴京簷角垂雲的琉璃瓦、街市上處處雕梁畫棟,此處的街市仿若被歲月褪盡了鉛華。
    濃烈又質樸,粗獷且鮮活。
    沒有勾欄瓦肆的靡麗笙歌,湧動著最本真的生命力。
    黃河的風掠過灰撲撲的頭巾,將販夫走卒的笑罵聲揉碎在濃烈的陽光裏,來往粗糲的嗓音裏裹著西北男兒特有的豪邁,鮮活又真實。
    街道上人來人往,帶著一種別樣的質樸和勃勃的生機。
    人間煙火,莫不如是。
    次日一早,陳若槿起來後叫著人規製行禮,順便將屋子收拾了,將屋子裏不合心意的地方全換了。
    在汴京的府邸時,她僅將嫁妝中急需之物簡單整理,其餘箱奩都未曾細細歸置。
    此番來到了新的住宅,如今這幾日倒得了閑暇,正好能依著自己的喜好,將這屋子各個角落重新裝點布置。
    折淙回來後隻見滿地橫七豎八擺著打開的箱籠,地麵上處處堆放的瓷器古玩,就連窗邊的矮榻上都擺滿了卷軸書畫,竟是連個落腳的地方都難尋。
    滿屋子的丫鬟們忙忙碌碌,他想幫忙也是空有一身力氣無處使,反倒成了礙事的人。
    陳若槿直接讓他等屋子收拾好了再回來。
    等到了中午,屋內陳設已然煥然一新,處處透著汴京折府舜華院的雅致韻致,唯有院中的花園還未修整,陳若槿尋思著改日得請些花匠重新好生的布置一番。
    下午,劉大娘子還特意來看了,她環顧四周,仔細看了屋子裏陳設布局,看著與陳若槿在汴京的舊居別無二致。
    她笑道:進了這屋子裏,誰還分得清這裏是府州還是汴京?淙哥兒一會兒回來估計都要以為這是在汴京折府呢?”
    說著劉大娘子便要吩咐人著手為她修建一座汴京折府中的湖邊小樓,複刻汴京折府舊景。
    陳若槿慌忙婉拒,推辭道:\"如今已經足夠妥帖,實在不必再大費周章,興師動眾了。\"
    劉大娘子卻以為她擔心折府銀錢不趁手,笑道:“別擔心,咱們折家如今有錢著呢?莫說蓋座小樓,便是再修座園子又算得了什麽?你隻管放寬了心!\"
    折家世代執掌府州軍政,手中權柄甚重,財源亦廣。
    州府賦稅雖有定額,卻如涓涓細流終年不斷;再加上朝廷俸祿、墾荒所得,光是官麵進項便已可觀。
    每逢朝貢駿馬、入朝覲見、戍邊立功,必有豐厚賞賜。
    至於折家名下的各處田莊宅院、商鋪,還有茶馬古道上往來的商隊,皆是財源活水。
    戰時繳獲西夏的牛馬駝群、精鐵甲胄,或充作軍用,或轉賣獲利,都是大筆的財富。
    當初崔謂之和他的侄子崔繼忠連年侵吞府州軍餉,折氏自己貼補餉錢,也未曾傷筋動骨,更何況陛下後來還將所有餉錢補了回來。
    這麽多的收入,誰家能不羨慕?
    反正陳若槿是極羨慕的。
    折府親族眾多,軍政往來事務繁雜,掌家之權千頭萬緒。
    劉大娘子握著陳若槿的手,眼中滿是期許:\"你先跟著我學幾日,日後這一大家子總要交到你手裏。\"
    陳若槿趕緊拒絕了,她可不是盛府的海大娘子,剛一入府,下邊弟弟妹妹還沒議親,就想著趕緊抓住掌家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