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夜裏團聚

字數:3824   加入書籤

A+A-


    咚咚咚。

    “爸,媽。”

    蘇華珠他們悄悄的走到蘇家人住的屋子時,天早就黑了,所以沒人看見他們的到來。

    此刻,屋裏,大寶和小寶正在和他們的爸媽玩耍,喬九如和蘇懷遠正邊上看著。

    這時,蘇華珠的聲音和敲門的聲音一前一後的傳了進來。

    華珠?!

    這麽熟悉的聲音,喬九如和蘇懷遠一下子就聽出來了,夫妻倆簡直是又驚又喜,沒想到女兒在這個時候竟然來了。

    大寶和小寶,蘇則和周晚晚立馬停下了玩鬧,一家人齊刷刷的扭頭看向了門口。

    “是華珠嗎?!”

    蘇懷遠搶先一步急急忙忙的過去開門,一邊急切的問道。

    “爸,是我。”

    她爸人已經走到門邊了,蘇華珠又是湊到門口的,自然知道是自己的父親來開門,連忙激動的應道。

    果然是女兒。

    蘇懷遠立馬把門給拉開了,門外站著自己的女兒和宋家的兩個孩子。

    “進來,你們都快進來。”

    他激動的讓開身,連連催促道,等孩子們進屋後,他還探出頭四下看了一眼,才趕緊把門給關上了。

    “媽,大哥大嫂,大寶小寶。”

    蘇華珠激動的看著自己的母親,兄嫂,以及兩個小侄子,一個一個的挨過去喊。

    “華珠。”

    “小妹。”

    “小妹。”

    “姑姑,姑姑。”

    “姑,姑。”

    喬九如在女兒進來的時候,首先已經伸手過來把她給緊緊的抱住了。

    蘇則和周晚晚也一臉高興的看著蘇華珠,上上下下的打量著她。

    大寶和小寶還認得自己的姑姑呢,姑姑在家的時候就經常帶著他們倆,對他們可好了,他們的關係也最好了。

    蘇華珠不好意思的抱完了母親從她的懷裏出來之後,就趕緊過去抱大寶和小寶了。

    “小書,小雲。”

    喬九如放開了女兒之後,就拉過了宋洛雲和宋洛書的手,打量著他們的樣子,觀察到他們的氣色都不錯之後,才放下了心。

    “老蘇,你去找九叔把我們托他買的那隻雞給殺了,然後趕緊拿回來。”

    “唉,唉,好好,我馬上就去,等我回來,很快的。”

    蘇懷遠和妻子多默契啊,一聽就明白她的意思了,馬上連連應道,轉身就去了。

    “爸,我也去幫忙。”

    蘇則這會兒也反應過來了,連忙說道,人多力量大,速度更快。

    “小則,你和晚晚去和麵,燒火燒水,給你妹妹他們做些饅頭。”

    誰知,喬九如把他給叫住了,還給他分配了任務呢。

    “好,我們馬上就去。”

    蘇則頓時就不去追他爸了,聽話的轉身去取麵,和妻子一起去灶房忙活了起來。

    該支走的人都支走了,喬九如就把小雲和小書他們也一起拉到炕邊去坐,然後開始問他們的情況。

    “你們給家裏寫信了嗎?!家裏都還好嗎?!”

    “嬸嬸,寫了,我爺奶弟弟給我們回信了,他們讓我們和表姐好好幹,家裏一切都好著呢。”

    小書口齒伶俐的笑著說,她心裏無比的感激喬嬸嬸。如果沒有喬嬸嬸的出現,就沒有現在的他們,家裏也會更難了。

    爺爺在信裏也是這樣說的,叮囑他們一定要跟緊蘇書珠,時刻都要同進同出,更要注意安全。

    “小書,你是不是小學還沒畢業?!你以後不打算上學了?!”

    喬九如感受到了眼前小姑娘的感恩感激的態度和心情,對她倒是非常的有好感,也願意多關心她。

    “嬸嬸,我隻念到了五年級上半年就不上了。”

    那會家裏出事了,他們這樣的身份在學校也不好過,天天要受人欺負,後來就算是她還想上學,家裏的情況和條件也不允許了。

    小書說完這話,就低下了頭。

    “小書,嬸嬸覺得你應該去上學。你們那邊的生產隊就有小學,我這裏有個建議,不如你上午去上學,下午再上工。這樣不擔誤學習也不擔誤上工,至於不夠糧食吃的問題。據我所知,如果口糧不夠吃,可以和生產隊可以買糧食。價格也便宜,咱們現在一年也不缺這二三十塊錢,你先去一個學期試試,也可以寫信給你爺爺問問。”

    “嬸子,不用問,就按您說的做。”

    誰知,喬九如剛剛說完,邊上的宋洛雲就無比激動的替妹妹做了這個決定。

    宋洛雲知道,喬嬸嬸是真心的為了他們好。而且,像嬸嬸這樣的大學教授都給了妹妹這樣的建議,那一定是不會錯的。

    妹妹必須去上學,他們下鄉還帶了這麽多錢,足夠送妹妹上到初中去了。

    “小洛,小書,這個國家不會永遠這樣,未來國家還是需要知識來武裝去發展。萬一有一天,突然有工廠大量招工,最低需要初中文化,那小書不就錯過了這個改變命運的機會了嗎?!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你們必須要提前做好這個準備,不然到時候就算是機會到了你麵前,你都沒辦法抓住。”

    宋洛雲這麽迅速又果斷的替妹妹做決定,喬九如還是願意好好的和他們說說這些道理的,因為再過五年之後,他們都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我們聽嬸嬸的。”

    宋洛書其實一點也不傻,&nbp;她是宋家最聰明最有想法的人,又經曆了家庭的巨變,才十三歲出頭的她聽懂了喬九如的意思。

    而且,她冥冥中有一種直覺,今晚的談話將是她一生中收獲最大的一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