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天神之眼”帶動智駕概念

字數:3347   加入書籤

A+A-


    蛇年“最慘”國企股,股價一天跌停去75,盤中最低跌至0.18元,都是“帶血”籌碼。
    2月7日,退市卓朗進入退市整理期首日股價低開50,盤中最低跌至0.18元,跌幅一度超85;至收盤股價報收0.3元,跌幅75.81,當日成交7669萬元。
    股民紛紛留言稱:
    一天跌去85,全是帶血籌碼……
    明知道退市了,為什麽還有人買入?
    資產不到50萬的,想攤薄成本都不行!!
    白菜價就不讓散戶買了!這還算公平交易嗎?
    自2024年11月1日以來,卓朗科技股價不是連續跌停,就是連續漲停!
    公司股票進入退市整理期的起始日為2025年2月7日,預計最後交易日期為2025年2月27日,在退市整理期屆滿後5個交易日內,將對公司股票予以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
    一眾“博傻”投資者全線慘遭悶棍……
    ............
    特朗普計劃下周公布“對等關稅”措施,將大幅升級貿易戰,美股短線下挫。
    他未明確哪些國家受影響,但聲稱將影響“所有人”。
    特朗普還考慮對汽車征收關稅,以實現貿易對等。
    歐盟將提議削減美國汽車進口關稅以避免貿易戰。
    歐盟一直希望通過設法削減對美貿易順差來避免一場破壞性的貿易戰,特朗普經常將這一順差作為采取懲罰性措施的理由。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簽署了一項最新行政命令,暫時將繼續允許來自中國的低成本產品包裹免關稅進入美國。
    最新行政令暫時推翻了他上周六(2月1日)對華加征關稅決定中的部分條款。
    當地時間2月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當時這份行政令中還取消了對中國價值低於800美元的小額包裹的“最低限度”關稅豁免。
    這項取消豁免的措施本周二(2月4日)生效,意味著每天從中運往美國的數十萬個包裹突然需要繳納關稅,並被要求提供更多信息。
    按新規,中國運往美國的包裹必須使用正式報關程序,即在包裹入境前需提供額外的信息和繳付關稅——這個過程頗為耗時。
    但很顯然,美國海關此後在向郵寄包裹征稅方麵,遇到了執行上的困難。
    而根據白宮周五宣布的新行政令,目前對來自中的商品將繼續實行“最低限度”關稅豁免待遇,直至商務部“建立足夠的係統來全麵、迅速地處理和收取關稅收入”。
    ..............
    比亞迪“天神之眼”行將問世 智駕概念股縱情狂歡.
    比亞迪即將發布的高階智駕係統“天神之眼”可能重構智能駕駛產業鏈。該係統將快速在比亞迪低價車型上配平,有望利好智駕產業鏈。但長期來看,比亞迪的全棧自研將降低成本,使智駕產業鏈供應商麵臨挑戰。
    2月6日,比亞迪宣布,將於2月10日1930在深圳總部召開智能化戰略發布會,發布“天神之眼”高階智駕係統。
    受此影響,比亞迪a股於2月6日當天漲停,2月7日續漲5以上,比亞迪股份港股兩個交易日累積漲幅則超過16。
    “天神之眼”或為比亞迪最早的高階駕駛係統代號,但最早登陸在比亞迪與梅賽德斯奔馳合資的“騰勢”係列車型中。
    今年起比亞迪將在全係車上搭載智駕方案,包括海鷗、海豚等低價車型;解決方案至少有入門級、中階和高階三套。
    除車身傳感器之外,高階自動駕駛時代的傳感器和配套控製係統價值更高,其包括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域控製器、soc芯片等。倘若比亞迪將價格壓力壓向此類企業,其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比亞迪可能將高階自動駕駛在旗下各類車係全麵鋪開的可能性。
    ..........
    光啟技術再簽7.8億元超材料產品批產合同 “尖端+民用”雙輪驅動助力業績持續高增.
    2月6日,光啟技術發布公告稱,公司與兩家客戶簽訂合計7.8億元的超材料產品批產合同。
    根據公告,合同金額分別為7.14億元和6603.71萬元,產品為超材料航空結構部件。
    上述合同與公司以往披露的合同無關,屬於2025年新增的合同,計劃在2025年底前完成交付。
    隨著尖端裝備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對超材料航空結構件需求的爆發式增長,未來的超材料裝備訂單將會呈現出“釋放頻率快”以及“交付周期短”的特點。預計光啟技術今年可能會持續收到更多且更大規模的超材料訂單,同時也對公司的產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
    2023年全球超材料市場規模為14.29億美元。全球超材料核心廠商包括 kuangcv tegy、etasd c.等五大廠商占據全球整體份額的15,而光啟技術在2023年全球市占率已經達到了12.38,全球排名第一。
    光啟技術憑借技術壁壘與產能釋放優勢,未來三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率或超40。
    光啟技術的業績已經連續多年創曆史新高。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2.7億元,淨利潤5.4億元,盈利能力穩居行業前列。隨著尖端裝備訂單兌現與民用市場突破,光啟技術或迎來業績與估值的雙重提升。
    此次7.8億元訂單的落地,不僅是對公司技術實力的權威認證,更為其“尖端+民用”雙輪驅動戰略注入強心劑。
    在國防信息化與新材料產業升級的雙重風口下,光啟技術的全球超材料霸主地位或進一步夯實。
    喜歡從零開始成為股市高手!請大家收藏:()從零開始成為股市高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