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1章 北美行--老馬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A+A-


    臨近結束的時候,李澤滄都站起身來活動了一下久坐的身軀,這時候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對著兩人說道:
    “還有一件事情差點忘記了,最近準備做空漂亮國銅產業相關的上市公司,還有花旗,短線做空,等到8月底倫銅戰爭結束,就可以收線。”
    “倫銅那邊要結束了?”
    兩人可是知道薑姝鵷最近一直忙碌的事情,她已經好久沒來北美了。
    甚至連渣打的業務最近都是委托薑彥汐處理,最近一直坐鎮港島,處理倫銅大戰。
    “09合約都達到創曆史的倉位了,肯定會在這個合約分出勝負的。”
    “那我們這非但不對衝風險,反而是準備浮盈加倉了?”
    知道一點的薑彥汐疑惑的問道。
    “這種你死我活的戰爭,大家站在攻守兩端,這時候對衝風險不是給對方增加力量,這次不是跟風投機,是我們主導的戰爭,要用一切力量、籌碼去爭取勝利。”
    “我明白了,主要就是擁有銅礦的相關銅產業上市公司,以及下場的花旗銀行唄。”
    “對,這次我們的對手雖然是索羅斯,但是這老小子隻是他們請來的操盤手。
    幕後大佬還是北美礦業財團,尤其是銅產業相關的幾家大型上市公司,還有花旗。”
    “好,我明白了,接下來就會開始布局他們的空單。”
    “戰略方向就是這個,具體的戰術手段可以激進一些。
    不過要考慮到時間方麵,這次戰爭並不會持久,甚至後期如果銅價持續高位,這些公司的相關股票同樣會很快恢複。
    你們要把握好時機,我們這次的方向是賺一票就走,純粹的投機搶劫。”
    “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具體的我會和姝鵷那邊溝通的,主要配合她,我們這邊隻是第二戰場。”
    看著一點就透的小姨,李澤滄也是滿臉欣慰。
    原本就是智商超高的天才,又是世家出身,自身能力、眼界都是頂級的。
    再加上這兩三年時間高層的鍛煉、尤其是現在獨當一麵的曆練,也讓眼前的這個小姨成為金字塔頂端的頂級人才。
    會議開完,李澤滄感覺渾身骨頭都疼了。
    正想著晚上是去樓下吃中餐,還是去對麵文華東方吃大餐,又或是直接叫餐去樓上的豪宅吃飯,伊萬卡又踩著高跟,傲視群雄的走了進來。
    別說,這娘麽180的身高,再加上那看著就令人膽寒的高跟鞋的加持,絕對高度甚至都超過了李澤滄,從身高方麵來說,傲視群雄絕對沒錯。
    “老板,特斯拉的董事長馬斯克先生,以及創始人、總裁馬丁先生已經到公司了。”
    “這麽快?”
    聽到此話,李澤滄一愣,還以為這位大秘書是過來安排晚餐的呢。
    “接到我的電話之後,他們第一時間包機飛了過來,晚飯都沒吃就趕過來了。”
    “這樣,去樓下安排一頓粵式大餐吧,我請老馬吃一頓華國美食。”
    “老馬?”
    幾人一頭霧水,這是什麽稱呼?
    好在伊萬卡最近華語學的不錯,充分理解了老板的思路。
    昆侖大廈六樓,伴溪酒家,一家建國前成立的、曆史悠久的頂級粵菜餐廳。
    當然,這裏僅僅是人家在北美的一個分店。
    為了弘揚華國的文化,尤其是餐飲文化,昆侖大廈華國商品的銷售一般般。
    雖然那些頂奢的服飾、雲錦、蘇繡也不乏闊太太采購,但是和餐飲相比,冷清的不是一星半點。
    有人為了迎合白人的習慣,或者說是西方人的習慣,改良華國的餐飲。
    但是李澤滄偏偏反其道而行之,打造了地地道道、本土本味的華國餐飲。
    國內最頂級的八大菜係,甚至是宮廷菜,在昆侖大廈的四、五兩層,你都可以品嚐得到。
    很多人都以為這隻是老板的嚐試,但沒想到這種嚐試還不錯。
    雖然華國商品的銷量一般,但無論是餐飲,還是洗浴、美容美發,都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甚至已經形成了一種風潮。
    無論是周邊的華爾街精英、地產大亨、銀行大佬,還是來紐約的遊客、商務人士,都逐漸習慣來昆侖大廈應酬。
    吃飯、喝酒、洗澡按摩,不帶顏色的一條龍服務。
    當然如果你願意多支付一點小費,如果按摩的美女沒有意見,下班後跟你走,也是你情我願的事情。
    李澤滄有民族自豪,但又不在乎這些細枝末節。
    “老馬,歡迎、歡迎。”
    薑彥汐、汪寧甚至是寧小鸘,看著邊上的男人,居然如此熱情的招呼一個他們從來沒見過的小人物,一頭霧水。
    寧小鸘倒是若有所思。
    男人是真的看好這條賽道,還是準備給自己搞一份產業,又或是兼而有之。
    吃飯、喝酒、談生意,這是華國人的生意經。
    麵對強勢年輕的世界級富豪,雖然是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兩位馬總也隻能配合。
    看著男人一臉熱情的教著馬斯克使用筷子,看著兩位馬總一臉認真的學習,邊上的幾位美女差點笑出聲。
    吃飯、喝酒,就差去樓上洗腳按摩了。
    兩位馬總都抑鬱了,他們心中甚至想到:難道對方這是委婉的拒絕?
    好在吃飽喝足之後,一行人再次回到李澤滄的辦公室,兩位馬總懸著的心這才稍稍落下一點。
    “埃隆、馬丁,兩位的融資方案我看過了。
    去年2月份,埃隆以不到三千萬美元的沽值,出資650萬美元獲得了22的股權,這才過去一年多一點的時間,沽值就接近翻倍。
    這次是以5000萬的估值,拿出20的股份,融資1000萬美元,我想問一下兩位,這一年半的時間,特斯拉取得了哪些成就。”
    兩位馬總對視一眼,更擅長溝通的埃隆並沒有說話,畢竟現在他隻是董事長,公司的運營權利依舊掌握在邊上這位創始人馬總手中。
    馬丁斟酌了一下,這才緩緩說道:
    “尊敬的李,這一年的時間,在之前電池開發取得一定成績的基礎上,我們明確了我們的第一款電動汽車車型,我們給其命名roadster。
    這次融資、資金用途,就是將roadster車型定型,為後期的量產做準備。”
    “那也就是說,這一年多的時間,你們並沒有在技術上產生突破性的進展,僅僅是整合了之前的技術,明確了可能定型的車型。
    但是最終能否量產,依舊是一個未知數,甚至說即使可以順利量產,下一步還需要多少資金,依舊未知?”
    看著眼前這個年輕的頂級富豪,毫不客氣、一針見血的指出他們的問題,饒是以老美的思路,都有點不適用。
    這麽直接、這麽直白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