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1章 逆襲之路
字數:1952 加入書籤
而在北都還建小區一棟普普通通的住宅裏,客廳的燈光略顯昏黃,牆上掛著的舊掛鍾滴答作響。
高叔蜷坐在那張已有些塌陷的布藝沙發上,膝蓋上搭著一條褪色的毛毯,雙眼緊盯著筆記本電腦屏幕上跳動的k線圖。
北都地產的股價正沿著一條陡峭的上升通道穩步前行,像一列穿越荒原後終於駛入平原的列車,動力漸強,勢不可擋。
高叔,一個在股市中浮沉了十餘年的散戶,曾是北都郊區一家小家電廠的普通工人。
那廠子曾生產過風靡一時的電熱水壺和電飯煲,但在智能化浪潮席卷家電市場的那幾年,因技術滯後、管理僵化,最終被市場無情淘汰。
工廠關門那天,高叔站在空蕩的車間門口,看著生鏽的傳送帶和積灰的模具,像送別一位老友。失業後,他投過簡曆、擺過地攤,卻始終找不到合適的出路。
最後,他把積蓄湊了湊,在女兒的建議下,一頭紮進了股市,從此成了職業股民——沒有工牌,沒有考勤,隻有屏幕上的紅綠數字,成了他新的“生產線”。
這一輪北都地產的觸底回升,高叔是少數從底部一路堅守至今的散戶之一。當市場還在恐慌拋售時,他已在低位分批建倉;當別人因震蕩割肉離場時,他穩坐如山,任風吹浪打。
如今,賬麵浮盈接近一倍。這不是運氣,而是一場沉默而堅定的押注。而這份堅定,源頭竟來自他那個在《都市種田小區》售樓部做銷售的女兒——小雅。
她每天穿著筆挺的職業套裝,穿梭在精心布置的樣板間與洽談區之間,臉上掛著標準的八顆牙微笑,心裏卻像一台精密的雷達,捕捉著每一位客戶的隻言片語。
“聽說地鐵三號線北延段要從這兒過。”
“隔壁那塊荒地,是不是要建市重點分校?”
“有大開發商在悄悄收地……”
這些看似閑聊的碎片,被小雅默默記在手機備忘錄裏,晚上回家便一字一句講給父親聽。
她不說“內幕”,不提“消息”,隻是平靜地複述她所聽到的一切。而高叔從不追問,也不上網查證,他隻是聽著,然後在深夜的鍵盤上,敲下兩個字:“加倉。”
那一刻,沒有豪言壯語,沒有k線分析,隻有一種父女之間無需言明的默契。
客廳的窗外,遠處工地上塔吊在藍天白雲下緩緩劃動,像一隻不知疲倦的鋼鐵巨臂,正為這座城市搭建新的骨架。
電腦屏幕上的k線圖節節攀升,仿佛春日裏破土而出的竹筍,帶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
高叔端起茶幾上的搪瓷杯,抿了一口濃得發苦的茶,目光卻落在杯邊那張泛黃的廠牌上——“高誌國,生產二部”。那曾是他身份的全部注解,如今卻被靜靜擱在茶漬斑斑的玻璃板下,像一段被封存的往事。
他不再是流水線上任人調度的螺絲釘,也不再是被時代洪流推著走的無名之輩。
如今,他是自己命運的操盤手,在資本的棋局中,以沉默為刃,以耐心為盾,走出了一條屬於普通人的逆襲之路。
而小雅最近明顯感覺到,來看房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不少人一進門就直奔主題:“這小區是不是要升值了?”“是不是被哪個大資本盯上了?”
她依舊微笑,遞上合同,從不正麵回答。但她心裏清楚,父親賬戶裏的數字,不隻是財富的增長,更是一個家庭在時代裂隙中,用敏銳與堅持,抓住那一縷微光的證明。
這光,來自資本的擴張,來自政策的風向,更來自一個父親與女兒之間,無聲卻有力的並肩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