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大唐落幕,無人喝彩2)閹宦犯上,誘發宮庭劇變

字數:3952   加入書籤

A+A-


    當初崔胤與昭宗密謀盡除宦官,待到宋、景二人被賜死,宦官們開始憂慮自己的命運。
    昭宗自前年898年)從華州陝西渭南市華州區)返回長安,可能是寄人籬下的日子對他打擊太大,變得鬱鬱寡歡、喜怒無常,且總愛借酒消愁。陪侍在他身邊的宦官、侍女擔心惹惱他丟掉性命,人人自危難安。
    神策左、右軍即禁軍,分左、右兩軍,指揮官均由宦官擔任)中尉劉季述、王仲先,與新上任的樞密使王彥範、薛齊偓暗中圖謀,認為:“昭宗多詐善變,不好伺候;如果繼續聽任文官折騰,我輩將死無葬身之地。不如立太子為帝,讓主上當太上皇,並以鳳翔、華州兩鎮兵力為援,控製各地藩鎮,看誰還敢加害我等。”
    十一月,昭宗到禁苑打獵,之後置辦酒席痛飲,深夜才返回宮中,借著酒勁兒發狂,殺死了數名伺候他的宦官、宮女。
    第二天上午十一點多,宮門仍未打開。劉季述到中書省找到崔胤說:“宮中一定出了變故,我是內臣,可隨機處置宮中事務,請讓我進去看看。”
    說完,帶著千餘禁軍破門而入,經探查得知了昨天情形。劉季述出來對崔胤說:“主上胡作非為,哪裏還能治理天下!廢昏立明的事自古就有,我這完全是為了社稷考慮,可不是不忠不順。”崔胤怕死,沒敢拒絕。
    十一月初六,劉季述陳兵於殿堂,召集百官入朝。拿出提前擬好、請太子監國的文件,逼迫崔胤及百官簽字。
    此時昭宗還在乞巧樓休息,劉季述、王仲先安排千名甲士埋伏在宣化門外,帶著宣武進奏宮宣武軍駐長安代表)程岩等十餘人進宮找昭宗。
    劉季述、王仲先剛一進殿,埋伏的甲士就大聲呼喊著衝入宣化門,沿途逢人便殺。昭宗聽到喧嘩聲,驚慌的掉下床來,起身要走,被闖進來的劉季述、王仲先架住胳膊,強行按著坐下。
    宮人們跑去告訴皇後,皇後匆忙趕到,跪拜著懇求:“軍容對左右神策中尉的尊稱)千萬不要驚到宅家皇帝的宮中稱呼),有事慢慢商議。”
    劉季述把百官簽署的聯名狀遞上,說道:“陛下既已厭倦了當皇帝,中外群臣都希望太子監國,請陛下移駕東宮好好休養吧。”
    昭宗答:“我昨天不過酒喝得多些,哪會糟糕成這樣。”
    劉季述道:“這不是我等所為,全是南衙群臣意見,我等阻止不了。請陛下先移駕東宮,待事態平穩下來,再將您迎回宮中。”
    皇後擔心昭宗一味拒絕會引來殺身之禍,勸道:“宅家您就按軍容所說做吧。”隨即取出傳國玉璽授予劉季述。
    宦官們把昭宗和皇後扶上車,連同隨行的嬪妃、侍女等十來人送入少陽院唐時太子居住的地方)。
    劉季述用一根銀棒邊在地上指劃,邊罵罵咧咧著說:“某時某事,你不聽我的,這是罪狀一”。
    如此一件件絮叨了數十次,才親手鎖上大門,用熔化的鐵水封住鎖眼。派左軍副使李師虔率軍看守,讓人在牆上打洞用以遞送食物。
    十一月初十,劉季述等矯詔令太子李裕即帝位,改名李縝。奉昭宗為太上皇,皇後為太上皇後,少陽院改稱問安宮。
    為了邀買人心,劉季述普升百官爵位,遍賞軍中將士。將昭宗寵信的宮人、方士、僧道全部處死,用以立威。劉季述當然還想殺掉崔胤這個禍首,但因忌憚朱全忠沒敢動手。
    這出鬧劇發生後,立即引來天下動蕩!
    不少仍忠於大唐的士人在藩鎮間奔走相告,指望能引來勤王之師挽救昭宗。而各地的藩鎮大佬,想的卻是如何利用這次危機兌現利益。
    前宰相張濬在洛陽麵見河南尹張全義,又修書給天下藩鎮,勸他們匡複唐室。
    進士李愚客居於華州陝西渭南市華州區),上書勸韓建利用地勢之便,率先起兵征討凶逆,誅斬劉季述、王仲先,高舉忠義旗幟,恢複大唐天下。韓建雖覺得他言之有理,卻並未采納。
    而實力最強藩鎮、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此時正在定州河北定州)行營,聽聞宮廷有變,擔心不利於己,率軍南返大梁河南開封)。
    劉季述派養子劉希度拜會朱全忠,承諾把大唐江山全部交給朱全忠,又派供奉官李奉本,拿著逼昭宗寫的退位詔書給朱全忠看。朱全忠猶豫不決,召集幕僚商量。
    大家都認為這是朝廷大事,不是藩鎮所能決定的。隻有天平軍副使李振持不同意見,對朱全忠說:
    “皇家有難,正是我們稱霸天下的機會。朱公您是大唐的齊桓、晉文,是天下安危之所係。劉季述不過是個閹人,竟敢囚廢天子,如果連他您都不討伐,還有什麽資格號令諸侯!況且幼主即位的事一旦確定,天下大權可就盡歸宦官所有,這是把權柄拱手授人啊!”
    朱全忠恍然大悟,當即令人囚禁了劉希度、李奉本,派李振到長安探聽情況,又安排親信蔣玄暉到長安找崔胤謀劃,同時召回參與逼宮的宣武進奏官程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左神策軍指揮使孫德昭自劉季述廢立之事發生後,常常憤恨難平。崔胤得知此情,派判官石戩與他交往。
    孫德昭每次飲酒言及此事都會痛哭流涕,石戩看他確是發於肺腑,悄悄對他說:“自從皇上被幽禁,中外大臣以至軍中將士,無不咬牙切齒!造反的隻有劉季述、王仲先兩人,你如能殺了他們,迎接皇上複位,不僅富貴可得,且忠義之名流傳千古。如果狐疑不決,那麽功勞就要落入他人之手!”
    孫德昭拜謝道:“我孫德昭不過是個小小校尉,如此家國大事,怎敢擅做主張。如果宰相有令,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崔胤割斷衣帶,親筆寫信托石戩帶給孫德昭。孫德昭遂聯合神策右軍都將董彥弼、周承誨,密謀於除夕夜在安福門設伏,誅殺劉季述、王仲先。
    天複元年901年)正月初二,早朝!
    王仲先抵達安福門,伏兵突起將他當場格殺。孫德昭拿著他的首級,騎馬飛馳到少陽院,叩門高喊:“逆賊已除,請陛下速出主政。”何皇後不信,答道:“如果是真的,拿他首級來看。”
    孫德昭將其首級奉上,昭宗、何後這才毀掉門扉走了出來。崔胤率百官在長樂門前迎接昭宗,慶賀昭宗重掌天下。
    這時,周承誨驅趕著被捆成一團的劉季述、王彥範走了過來,昭宗剛想斥責,兩人已被亂杖打死。薛齊偓跳井自殺,屍體被拉出斬首,盡滅四人全族。
    其他宦官擁著太子藏匿於神策左軍,將傳國玉璽獻上。昭宗說:“李裕年幼,被逆賊所逼,不是他的罪過。”讓他返回東宮,貶為德王。
    正月初三,詔令孫德昭為同平章事宰相待遇),兼靜海節度使,賜名李繼昭。
    正月初四,崔胤因匡複有功,進為司徒。
    正月初六,朱全忠聽聞大事已成,打斷了程岩的腿,連同劉希度、李奉本一並押送長安問斬。
    正月初七,任命周承誨為嶺南西道節度使,同平章事,賜名李繼誨;董彥弼為寧遠節度使,同平章事,賜名李彥弼。昭宗傾盡內庫財物賞賜孫德昭、周承誨、董彥弼,人們稱他們為“三使相”既是節度使,也是宰相)。
    正月二十三日,昭宗發布敕令:“近年來宰相到延英殿議事,宦官們總在一旁議論紛紛,出來後又歪曲旨意、幹權亂政。自今起按宣宗時期製度,待宰相、大臣奏報完畢,宦官方可進殿領受公務。”
    喜歡大唐氣象請大家收藏:()大唐氣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