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千年前的九一八!
字數:4125 加入書籤
陳二狗一進試射場就看見了武從文等人,離得老遠便一勒戰馬。
快步走到近前,他還不及向潘金蓮等人問安,武從文懷裏的武臨安就主動叫了一聲:“陳叔!”
小武英則更加直接,探著小身子大叫:“抱抱!抱抱!”
要不說這小丫頭招人稀罕呢,可知道和誰親近了!
陳二狗也是真喜歡這倆小家夥,收起臉上最後一絲憂慮,伸手就把兩個小家夥一起接了過去。
小武英“吧唧”親了他一口,“咯咯”笑著喊道:“爹,紮!叔叔,不紮!”
武從文立刻瞪起了眼,假裝生氣的嚷道:“你個小壞蛋!以後別管我再要糖了啊!”
“咯咯咯~~~”
又笑鬧一陣,潘金蓮早看出陳二狗有心事,便抱著孩子先回家去了。
李馬糞也是老人精,見狀也笑著告辭。
眼見眾人走遠,武從文收起笑容,轉身看向陳二狗。
陳二狗從懷裏掏出一封密信,躬身遞了過去。
武從文隻一眼就臉色大變,手中信封瞬間就化成了紛飛的碎片!
......
宣和五年九月。
平定了後方所有隱患的女真人,終於把目光對準了大宋,以“背盟收留叛將張覺”為借口起兵南下!
而他們起兵的日子,對於別人可能很平常,對武從文來說卻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
九月十八!
金軍兵分兩路,東路以完顏斡離不為帥,自平州攻燕京;西路以完顏粘罕為帥,自故遼西京【大同】攻太原。
九月十九,童貫命郭藥師率常勝軍北上,兩軍在燕京以北的白河相遇。
郭藥師一年來接收了大批軍需物資,常勝軍早已換裝完畢,看起來兵甲鮮明、步伍整肅,女真人起初也很忌憚,並沒敢立即渡河。
完顏斡離不向東望日而拜,其後號令諸部向前。
兩軍在寬達三十餘裏的戰場上鏖戰一天,到天黑時常勝軍疲態略顯。
此時若有一支援軍到達,哪怕人數不多,常勝軍都能提振士氣、堅持下來。
隻要再堅守兩天,女真人的銳氣也就盡了,雙方很可能打成拉鋸戰。
可惜宋軍沒有!
雖然燕京的確缺兵少將,可也絕不至於一兵一卒都派不出去,也不知道童貫是怎麽想的?!
眼見天色漸晚,後方卻不見一個援兵,常勝軍諸將不禁想到了張覺。
自己在前線打生打死,天知道宋國會不會把自己也給賣了?至少也是借刀殺人!
於是郭藥師麾下大將張令徽率先撤退,整條戰線隨即崩潰。
郭藥師率殘部逃回燕京,卻沒見到童貫。
一問之下才知道對方一得到自己戰敗的消息,便出城向西逃跑了!
郭藥師的心至此算是徹底死透了,當即拔出戰刀架在了燕京留守蔡靖的脖子上。
“你要做什麽?”
蔡靖哪想到這個滿身都是血戰痕跡的家夥會突然發難,根本沒有防備,身邊的親衛轉眼便全被製住了。
“做什麽?”,郭藥師獰笑道:“汴梁官家昏庸無道,童貫貪生怕死,根本不拿我等北人當人!為今之計,隻有降金方可保全一條性命!”
蔡靖目瞪口呆,不過他是個有節操的,抵死不肯投金。
郭藥師眼中殺意大盛,終究還是忍住了。
燕京城內還有兩萬宋軍,殺了蔡靖,萬一這些人鬧起來,憑他手裏的幾千殘軍恐怕控製不住局麵。
這個打死人堆裏爬出的家夥著實狡詐,幹這種出賣同僚的事情也是把老手,立刻假借蔡靖的名義將轉運使呂頤浩等人騙來,一同關押。
完顏斡離不率軍追到,曾經力拒六萬金軍的燕京城一箭未發,直接開城投降了。
至此,大宋河北之地門戶洞開,黃河以北隻剩少數二線部隊,且對前方情況毫無準備。
......
完顏粘罕的西路軍就沒有東路軍那般順利了。
九月底克朔州【今山西朔州】,十月上破代州【今山西代縣】,兵逼忻州定襄郡。
童貫明知金軍已經大舉南下,卻還是派馬擴和辛興宗以訪問為名去試探金人意圖,仍想要靠談判解決問題。
完顏粘罕怒斥宋國背盟收留張覺,不但將宋使趕回,還隨行了使者去太原下戰書,極盡恫嚇之能事。
別說,女真人的這一招還真就好使!
如今的童貫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半點沒有了曾經的氣概,不但對金使厚禮相待,還故意裝傻道:“這麽大的事,怎麽不先告訴我呢?”
金使心說:“傻缺吧你?!我二十萬大軍兩路南下,難不成還要提前和你打個招呼?”
心裏罵歸罵,能兵不血刃當然還是最好,便勸童貫馬上割兩河之地謝罪。
從金使的這個反應就能看出,女真人此時的心思其實並沒有那麽大,也就是想南下搶一把而已,什麽兵臨汴梁、滅亡大宋,根本就想都沒敢想!
可惜宋人不爭氣,兩路的應對都是匪夷所思!
恭恭敬敬的送走金使之後,童貫竟然想要離開太原、逃回汴梁。
太原知府張孝純都他媽傻了,拉住他的袍袖厲聲譴責:“金人背盟,大王應號令天下兵馬全力抵抗,現在棄之而去,是把河東丟給敵人啊!河東一入敵手,河北怎麽辦?”
在金使麵前奴顏婢膝的童貫,此時麵對屬下卻是火力全開,用力甩開他的手怒斥道:“本王受命為宣撫,不是來守疆土的。你定要留我,還設將帥有何用?”
張孝純一介文官,身無力、下無兵,哪裏擋得住一心逃跑的童王爺?
隻得拍手頓足歎道:“童太師一生威望甚高,事到臨頭卻畏縮恐懼、抱頭鼠竄,有何麵目再見天子?!”
三日後,童貫逃走的消息傳到前線,定襄守軍士氣崩潰,當日城破。
十一月初,完顏粘罕兵圍太原,但他的進兵之路也就到此為止了。
山西乃是西軍老巢,縱觀北宋,大家耳熟能詳的楊家將、折家將、種家軍皆出自這裏。
當年宋太祖趙匡胤曾三伐北漢,打的就是太原,到死都沒能成功,可見其民風彪悍。
童貫雖然逃跑了,太原軍民卻沒放棄,在知府張孝純與兵馬副都總管王稟的帶領下據城堅守。
金軍久攻太原不下,河東、陝西的四萬宋軍來援,在汾河的北邊戰敗,被殺一萬多人。
可太原還是不降!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