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耶律丹的消息

字數:3946   加入書籤

A+A-


    第470章 耶律丹的消息
    當年耶律丹和耶律大石率軍離開燕京,一路向西北,穿越大漠時損失慘重,抵達目的地可敦城時隻剩下了萬餘人。
    好在兩人一個身份高貴,一個威名赫赫,當地守軍很給麵子,熱情的招待了他們。
    可敦城是大遼北疆重鎮西北路招討司的駐地。
    按契丹祖製,邊防軍隊不得隨意征調,於是這裏的軍隊在戰亂中得以保存,還擁有可騎乘的戰馬數十萬匹。
    但這種強大隻是表象,大遼西北路招討司的內裏早已虛弱不堪。
    原因很好理解,作為偏遠的邊疆,當地的契丹人數量很少,周圍都是蒙古部落。
    之前他們還能依仗大遼的威勢鎮製周邊,如今大遼已經亡了,連天祚帝的人頭都被女真人砍下來四處巡展,自然會有當地部落蠢蠢欲動。
    麵對這種形勢,耶律丹和耶律大石精誠合作,利用大遼最後的威望召集威武、崇德、會蕃等七個軍州的長官,和大黃室韋、敵剌、糾而畢等十八個部族的首領舉行大會,號召各軍州和部族驅逐仇敵,複興大遼。
    大會期間,耶律丹產下一子,取名耶律望東。
    表麵上,這是一次成功的大會,所有參會者都群情激昂,發誓要反攻故土。
    可實際效果,卻隻是暫時穩住了人心,為這支契丹殘軍爭取到了短暫的喘息之機。
    這其中,還有女真人的一份功勞。
    完顏粘罕兵敗燕京城後,宋金兩國兌現盟約,女真人暫時將怒火撒在了蒙古人頭上,不斷派兵攻打。
    有著共同的敵人,漠北的蒙古諸部也暫時收起了心思,團結一致對抗大金。
    可惜好景不長,漠南的蒙古人不是巔峰時期的金軍對手,很快向北敗退,本就貧瘠的漠北地區一下就熱鬧了起來。
    南邊的同族都沒地方住,一群外來的契丹人憑啥占據大片豐美的草場?
    很快就有一個說法在漠北大肆流傳,說女真人是因為要追殺契丹殘部,才不停的越過大漠攻擊蒙古人的。
    不久後,以克烈部王罕為首的部分蒙古部落準備與女真人媾和,這代表了一種趨勢蒙古人要背叛古老的盟約,放棄契丹、轉投女真了!
    在這種大背景下,耶律丹和耶律大石不得不另尋出路,於是便想到了和大遼素有通商聯姻的喀喇汗王朝,最終決定繼續向西,到西域落腳。
    喀喇汗王朝是西域回鶻人和中亞葛邏祿人共同建立的政權,地盤包括今中亞和新疆南部的部分地區。
    宋靖康二年,也就是武從文在汴梁城下擊敗女真南征大軍的第二年,耶律丹和耶律大石按照契丹族傳統,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祖宗,整旅西行。
    注意是“整旅西行”,而不是“整軍西征”,說白了就是全族西遷,徹底放棄了可敦城。
    二人率眾先向西北,抵達謙州【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楚河河穀地區】後調頭南下,翻越阿勒坦山【注:並不是今天的阿勒泰山,而是指今蒙古國境內的杭愛山脈】,終於進入了喀喇汗王朝境內。
    喀喇汗王朝的阿赫馬德汗很大度的接納了他們,將其安置在了葉密立【今新疆額敏縣】,耶律丹和耶律大石遂率族人在此修築城池,招撫當地突厥部族,全力恢複元氣。
    很快,耶律大石從當地突厥遊牧民的口中得知,喀喇汗王朝如今也是內憂外患,長支阿裏係和幼支哈桑係一西一東水火不容、相互攻殺,於是便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耶律丹則認為不能恩將仇報,主張先休養生息再圖發展。
    二人矛盾就此產生。
    耶律丹雖然身份高貴,可終究是個女人,在信奉叢林法則的草原上天生有著性別劣勢,再加上懷孕生子期間減少了露麵,此時在族眾中的威信已經大大落後耶律大石。
    開戰的聲音最終占據了上風,耶律大石率軍出發前致信東邊的回鶻王畢勒哥,表示大遼“與爾國非一日之好”,“今我將西至大食,假道爾國,其勿致疑”。
    耶律大石率領軍隊翻過天山向西推進,東喀喇汗王朝的阿赫馬德汗集合軍隊進行抵抗,雙方在虎思斡耳朵爆發大戰。
    虎思斡耳朵在今天吉爾吉斯斯坦楚河州托克馬克市附近,和謙州一樣位於楚河河穀,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是東喀喇汗王朝的核心地區。
    契丹軍畢竟遠道而來,本部人馬水土不服,新歸附的突厥人又意誌不堅,最終敗北。
    耶律大石率殘軍退至高昌【回鶻王國境內】,已經看清其狼子野心的回鶻王畢勒哥這次不再迎接,而是派軍掩殺、追襲,俘虜了耶律大石麾下撒八、迪裏、突迭等一眾大將。
    耶律大石僥幸逃脫,回到葉密立後痛定思痛,決定“繼續養兵待時而動”。
    其實這話也就是聽起來冠冕堂皇而已。
    因為戰敗,耶律大石的實力和威望大損,為了盡快恢複元氣,他能想到的唯一一個辦法,就是吞並依舊忠於耶律丹的部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大遼滅亡後,或者更準確的說是從天錫帝耶律淳死去的那一刻起,耶律大石這位曾經的大遼忠臣就已經變了。
    都是契丹王族血脈,耶律延禧和耶律淳那兩個無能的白癡葬送了祖宗基業,自己為何不能取而代之?率領族人完成中興?
    如果耶律丹是個男人,或許還能壓製耶律大石的這份野心,可惜......她的性別居然讓對方起了一個瘋狂的念頭。
    吞並忠於耶律丹的部眾最好的辦法是什麽?
    娶了對方!
    至於兩人是近親?
    草原上的胡人如有必要,連親姐妹,甚至後媽都他娘的能娶,近親算個屁啊!
    耶律丹自然不肯,但她很快就驚駭的發現,那些忠於自己的大小首領,居然也有很大一部分都讚同這樁婚事。
    這些人的心思不難理解,而且換一個角度也沒錯。
    如今契丹人流離失所、寄人籬下,又是新敗,自然要想盡一切辦法擰成一股繩,內部再也不分彼此。
    可惜,耶律丹心有所屬,嚴詞拒絕。
    很多人知道原因,卻無法理解,難道一個遠在天邊的漢人,竟然要比族群的生死更加重要嗎?
    如果不是當年武從文在薊州和燕京兩戰中打下的赫赫威名,讓許多契丹人心中感激的同時有所畏懼,說不定這些人就要用強了!
    即便如此,還是有許多心誌不堅者背離而去,其他人也都頗有微詞。
    就這樣,貪功冒進致使族人損失慘重的耶律大石,搖身一變竟然在與耶律丹的角力中占據了優勢。
    而耶律孛牙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到達的葉密立。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