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江南劇變
字數:3748 加入書籤
千年世家之所以被稱為千年世家,勢力範圍絕不僅僅限於老巢台州。
整個江南,甚至江淮、乃至巴蜀,都有他們的存在。
正是憑借著這種“深紮根、廣撒網、多頭下注、遇難則隱”的策略,才能熬過一場又一場的戰火、一次又一次的改朝換代,不但沒有衰落,甚至還能借機壯大!
可惜他們這次遇到了武從文,從另一個時空穿越而來,又在這個時空掌握了最高權力的武從文,而武從文恰好知道一種怎麽對付世家豪族的辦法。
前期由梁知孝帶隊巡視各地,在明麵上吸引注意力,掩護錦衣衛在暗中查訪;後又通過策反摩尼教拿到了大量證據;最後在臨安一頓堂審,撕掉了這些千年世族的畫皮,初步擁有了清算他們的基礎。
如果隻做到這一步,這些千年毒瘤最多隻會元氣大傷,想要徹底鏟除還是不可能的,甚至還會遭到反噬。
這些大家族最擅長的事情是什麽?
憑借其紮根鄉野、無處不在的勢力觸角蒙蔽不明真相的百姓,製造輿論、裹挾輿論,鼓動混亂甚至叛亂,讓整個社會亂起來,變得動蕩不安,最終逼迫朝廷與其妥協!
於是武從文祭出了最後一招,也是最致命的一招通過告訴群眾真相讓他們覺醒,並以國家武力保護安全,進而鼓勵其鳴冤檢舉。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無異於點燃了一場從朝堂到民間全麵聯動的社會革命,轉瞬間便就讓這些千年毒瘤無所遁形、灰飛煙滅!
華夏三年,八月中。
武從文以聖旨的方式,公布了江南大案的詳細犯罪細節和審判結果:
王貴為首的九百零八名臨安駐軍軍官、士兵,腐化墮落、玩忽職守,判斬立決。
其中首惡王貴,誅族。
賈家以下二十七家隱世世族,操縱科舉、私吞民田、武裝叛亂,判抄家、誅九族。
凡攀附此二十七家世族並且有實際惡行的外姓,如管家、家仆、家丁等,同罪。
劉吾醒為首的三千九百九十七名涉案官員,另數量更多的各地小吏【古代“官”和“吏”是分開的,類似於編製內和編製外的區別】,收受賄賂、結黨營私、舞弊科舉、草菅人命、參與叛亂,判抄家、誅九族。
其中劉吾醒串聯各方、鼓動士林,罪大惡極,判抄家、淩遲、誅十族!
聖旨一下,很多人還不明白“誅十族”是啥意思,沒聽說這個詞兒啊?第十族是什麽族?
縱馬奔赴各地的官軍,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他們答案除了父四族、母三族、妻二族以外,第十族就是門生。
前九族沒啥說的,風光、豪橫了幾百上千年,沒有無辜之人。
可這門生......
劉吾醒作為名滿天下的當世大儒,幾十年來有多少江南的讀書人以拜入他的門下為榮?
這是要毀了江南士林的根啊!
可惜,以往鼓動輿論的看家本領已經失效了,你說老百姓是願意聽“之乎者也”?還是喜歡看戲聽書?
沒有百姓們的參與和支持,所謂“士林風暴”,不過就是一幫各懷鬼胎的酸文人自說自話罷了。
更關鍵的是,這幫讀書人不傻,腦子可要比普通人好使多了,徹底認清形勢後,大部分立刻就轉換了立場,很快連自說自話都沒了存在的土壤。
畢竟想做實事的讀書人還是主流,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資格成為江南第一大儒的門生的。
對於這些人,武從文采取了相當溫和的策略,他們畢竟是這個時代的精英,華夏民族的精華,不能一杆子全打死嘍。
當然,直接啟用也不可能,這些人因為成長環境和從小接受的教育等等原因,三觀或多或少都有問題,即便拋開這些,其能力也有缺陷。
真以為能吟詩作賦,最多再寫幾篇策論就有本事治理地方了?
武從文給出的出路是,統統送去梁山學院回爐再造!
一方麵每天重複政治課,另一方麵惡補數理化知識,爭當新時代接班人......
好了,不扯淡了。
武從文又下一旨,明年九月重開科舉,並加入理科考核,與傳統文科內容比例並列。
要論起“卷”來,尤其是卷自己,國人若認第二,古今中外就沒人敢認第一。
此旨一下,飲酒聚會、清談扯淡的人很快就不見了蹤影,市麵上一直無人問津的梁山學院版的各類初級教材瞬間脫銷。
一些有財力、有門路的家庭各顯神通,不惜重金北上求購,很快把北方市麵上也買空了,最後甚至組團前往梁山縣,揮舞著銀票堵在梁山書局的廠門口,印出來一本拉走一本。
說到銀票,武從文還做了一件當時不太起眼,實則影響極其深遠的大事。
在江南大案中屢屢出現,甚至成為行賄主要手段的德晟錢莊,自然沒法安然無恙,被查抄是必然的。
這家分號遍布江南,甚至在北方也有業務的天下第一錢莊,其實根本沒那麽神秘,就是四大隱世世族為主要大股東、其他次一等的世族為小股東的原始金融機構。
讓武從文十分意外的是,故宋皇族居然從來沒在其中參過股。
不僅是老趙家,朝中重臣也無人參與,那些世家大族培養的官場代理人,甚至都對這樁買賣毫不知情。
“這群白癡,那他媽可是銀行啊!後世無論在哪個國家都是最賺錢、最暴利的買賣,居然隻有那些狗日的世族在做!”
武從文看著手裏的材料,不由得在心裏大罵。
可罵過之後,他又不得不感慨,“這幫大家族能繁盛千年不倒,的確是有道行的,在這個時代就看出了金融業的重要性和潛力,這眼光......嘖嘖~~他們不發財誰他媽發財?”
感歎過後,武從文立刻召見了史浩。
德晟錢莊直接毀了就太可惜了,現成的網點網絡,那麽多熟悉業務的掌櫃、夥計,不能浪費了啊!
他打算在德晟錢莊的基礎上正式組建華夏銀行,這牽頭人和第一任行長非史浩那小子莫屬。
沒辦法,正統出身的官員根本幹不了這活兒,關鍵是腦子裏根本沒那個概念,隻有世代經商的史家有能力,也有人力資源來做這件事情。
而且別忘了史浩可不是個純粹的商人,這小子曾是弘光朝第一次科舉的狀元,也是有官身的,不算把金融命脈交給私人。
喜歡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請大家收藏:()瘋批武大郎,開局大戰潘金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