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兵發七路,滅吐蕃之戰開啟!

字數:4611   加入書籤

A+A-


    這段話是李恪之前對眾將說過的話,是《孫子兵法》開頭的一句話。
    李恪滿意的點點頭,將這句話放在門口,讓每一個來學習的人士兵們清楚的知道,戰爭是一個國家的頭等大事。
    戰爭勝敗關乎著一個國家的存亡、百姓、士兵的生死。
    因此必須要慎重、仔細的去研究、觀察,不能兒戲。
    ……
    軍事學院的後院,李恪來到中間高台上,周圍三百名學員整整齊齊的坐著。
    “諸位都是打過仗的人,你們可知道戰爭是什麽嗎?”李恪淡淡的問道,聲音雖然不大,但周圍的人都能清晰的聽到。
    眾人思考了起來,他們從來沒想過這個事兒。
    “戰爭便是暴力!是一個國家的暴力手段,其目的是為了維護本國利益,擊敗強敵!
    我們需要戰爭,但我們不能依靠戰爭。不戰而屈人之兵,這句話大家應該都有所耳聞。
    正所謂上兵伐謀,若是能依靠非戰爭手段贏得勝利,便可降低我們自身的傷亡,保存實力……”
    李恪向眾人講述了起來,他並沒有去講具體的戰術、怎麽訓練士兵等等。
    想要打好仗,首先要懂得什麽是打仗,為了什麽打仗。
    這樣士兵們才知道自己努力訓練為了什麽?奮力殺敵為了什麽?
    明白自己所做事情的真正意義,便有了自我動力。
    不少士兵聽完秦王的一番講解,心中都有一種茅塞頓開的感覺,深受啟發。
    ……
    李恪直到晚上才離開軍事學院,回到府邸又把在益州的將軍們召集起來,商議下一步的行動。
    “現在軍隊都籌備好了嗎?可以隨時開戰?”李恪看著眾人問道。
    “主公,全都準備好了,現在益州能立馬作戰的軍隊有十五萬!”李存孝回答道。
    十五萬不是很多,但全都是精銳,頂得上大幾十萬人。
    “嗯,其他各路軍隊也都做好準備了嗎?”
    “做好準備了。”
    “好,明天點將台,本王點將!”
    益州的點將台在西城外,距離軍事學院不是很遠。
    李恪第二天便召集眾人來此。
    各地將軍聽說李恪回益州,前些天都派了代表來此,隨時聽從主公的軍令。
    “吐蕃身為我大唐鄰國,不思與我大唐和睦相處,反倒屢次三番侵擾我大唐邊境,殺我大唐軍民!
    是可忍孰不可忍!我大唐不惹事,但也不怕事!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人若犯我,我必誅之!今日,本王在此召集諸將,誓要向討回公道!”
    李恪來到點將台,對下方的將士們說道。
    眾人瞬間激動了起來,終於要對吐蕃動手了!
    “孟獲聽令!”
    “屬下在!”孟獲派來的代表站了出來。
    他們這些代表來到益州,代表的便是主將本身。
    “本王命令你率領五萬藤甲軍,尋偏僻小道,悄無聲息進入吐蕃,作為一支奇兵,隨時支援各路軍隊!”
    “是,主公!”
    孟獲最擅長山地山,讓他帶著軍隊從山間小道進入吐蕃,沒有任何問題。
    “高寵、嶽雲聽令!”
    “屬下在!”
    “本王命你二人率領十萬背嵬軍,自綿州出發,進攻吐蕃東北方!”
    “是主公!”
    “韓信聽令,本王命你率領十五萬標州大軍,進攻吐蕃西南方!”
    “麴義聽令,本王命你率領十萬先登營,借道戒日帝國,與泥婆羅聯手,從南部進攻吐蕃!”
    “辛棄疾聽令,本王命你率領五萬大軍,與羊同大軍配合,進攻吐蕃西部!”
    “章邯聽令,本王命你率領十萬大軍從夏州出發,進攻吐蕃北部!”
    “李存孝、薛仁貴,本王命你們率領十五萬大軍自益州出發,從正麵進攻吐蕃!”
    ……
    李恪將一道道軍令傳了下去。
    各將代表們收到命令之後,立馬傳回去。
    “主公,咱們不去嗎?”許褚好奇的低聲問道。
    他已經有些忍耐不住了,很想揍吐蕃一頓。
    “滅吐蕃之戰,本王豈能不前往?”
    李恪淡淡一笑,他這次也會帶上五萬大軍,和李存孝他們一起從益州出發。
    一共七路大軍,七十五萬人!
    吐蕃四麵八方都會遭到大唐軍隊的進攻,可謂是四麵楚歌。
    不過吐蕃現在還不知道李恪的這個安排,等他們知道的時候,李恪的大軍已經開始正式進攻了。
    安排完各路軍隊的任務後,李恪找到了蕭何,詢問軍隊糧草供應如何。
    自古以來都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年前,李恪就讓蕭何開始籌備糧草了。
    蕭何上前一步,道:“主公,如今錢糧籌備的不是特別多。這次我們出動七十五萬大軍,屬下籌備的糧草隻夠大軍吃兩個月的,
    不過在這兩個月內,臣還能再多籌備一些。隻要在此期間不出什麽大問題,基本上夠用。”
    李恪笑道:“蕭大人,七十五萬大軍夠吃兩個月,這些糧草還少嗎?足夠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兩個月的時間,就算沒有徹底滅掉吐蕃,也能把吐蕃給打廢了!
    更何況他們大軍進攻吐蕃,還能掠奪吐蕃的錢糧。
    ……
    荀彧回益州了,回的當天便直接來到秦王府,拜見李恪。
    “文若,為何走了這麽久?”李恪問道。
    荀彧在李恪沒有離開夏州之前,就已經離開長安了,就算再慢也不至於現在才回來。
    “主公,在回來的路上,屬下考察了沿途的一些重鎮,所以耽擱了一些時間。”荀彧回答道。
    “嗯,這次去長安,可有什麽收獲嗎?”
    “主公,收獲很多!”荀彧眼睛一亮,向李恪講述長安那邊的情況。
    李恪與周圍的文官武將們都認真聆聽,對長安的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
    “主公,說句實話,長安雖然是大唐都城,熱鬧繁華,但與咱們益州相比,還是差了很多。
    長安絢爛,但不紮實,有些虛幻。益州雖不如長安的繁華,但底蘊深厚,尤其是內政方麵,比長安好多了!”
    荀彧沉吟片刻,將自己心中的感悟說了出來。
    “要說人心方麵,皇上絕對比不上主公。在世家大族等問題上,皇上的處理手段也不如您。”
    李恪淡淡一笑,荀彧說的倒也是事實。
    “還有一點,大唐吏治渾濁,很多官員和朝廷並非一條心。”荀彧又說道。
    這也是李世民讓海瑞整頓官場的主要原因,再不去治理,這種情況恐怕會愈演愈烈,影響大唐安危。
    喜歡大唐:貶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裝了請大家收藏:()大唐:貶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裝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