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2章 被打臉的大唐君臣

字數:4463   加入書籤

A+A-


    在益州等了兩天之後,葉德利才見到李恪。
    “秦王殿下,終於見到您了!”葉德利開心向前行禮。
    行完禮,他便開始聊起康國與唐軍開戰的事情。
    “殿下,咱們雙方是合作關係,希望您能出手幫助。”葉德利繼續說道。
    李恪道:“你們康國軍事實力不弱,軍隊人數更是比唐軍多,為什麽失敗呢?”
    葉德利沉默不語,這事不好說。
    “歸根結底,還是你們自己的原因。若你們把軍民關係處理好,何至於百姓都去支持我朝廷大軍呢?”
    李恪冷冷說道。
    “康國落得如今處境,都是你們自找的。”
    葉德利更加沉默,秦王這話讓他無地自容。
    “殿下,如何處理軍民關係,我們以後一定會重視的!希望殿下能夠幫助我們停止戰爭。”葉德利硬著頭皮說道。
    “其實你們不需要找本王幫助,也能解決這場戰爭。”
    李恪對葉德利說道。
    “朝廷大軍遠道而來,他們打的越遠,後勤供應壓力就越大。
    所以他們滅不了你們康國,現在忍著就行。等朝廷軍隊再得到一些土地以及錢財物資,立下大功,自然會主動撤軍。”
    額!
    葉德利有些無奈,這樣的方法太憋屈了。
    “殿下,還是希望您能夠出手幫助一些,不然可能會影響到我們雙方之間的合作。”葉德利思索一番後又說道。
    “你這是在威脅本王?”李恪淡淡的問道。
    葉德利瞬間慌了,趕緊否定。
    他確實沒有威脅的意思,隻是不知道該說什麽,才提起了合作的事。
    “康國與我大唐朝廷軍隊作戰的事,本王會時刻關注的。先回去吧,這件事本王會去處理的!”李恪擺了擺手。
    葉德利還想說些什麽,許褚已經走上前,請他離開。
    回到驛館,葉德利依舊很憂慮。
    秦王的回答模棱兩可,自己接下來就算繼續找秦王商談,恐怕也談不出什麽結果。
    “走吧。”葉德利當天便準備離開。
    在他走出益州城門的時候,許褚追了上來了。
    “秦王殿下讓我給你帶句話,你們康國的事情他不方便過多幹預。
    最重要的還是自身的改變,如果你們得不到民心,他幫了你們這一次,下次你們還會失敗。”許褚說完便轉身離去。
    葉德利陷入沉思,秦王這番話說的有道理。
    康國想要徹底解決問題,確實要靠他們自己,否則局勢會越來越危險。
    ……
    大唐長安。
    李世民今天收到了康國方向的消息。
    史大奈和契苾何力二人帶著軍隊連戰連勝,占領敵方二百多裏地盤,收獲大量物資。
    聽著手下的匯報,李世民不由得拍案叫好。
    好事呀!
    天大的喜事!
    “來人,速速將這一消息通報出去!”李世民開心的說道。
    這麽久了,朝廷終於打勝仗了!而且這次還是遠征他國。
    不到一的時間,勝利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長安城,百姓們歡聲載道,整個城裏喜氣洋洋。
    第二天朝會上,李世民又再次當眾宣布這一重大喜事。
    大臣們也跟著開心,不過有些大臣提出了擔憂,已經打了許多勝仗,該收手了。
    若繼續打下去,恐怕會失敗。
    其餘大臣們表示讚同,康國丟了那麽多土地,接下來肯定會集中兵力前來抵禦。
    而大唐軍隊後勤物資一旦出問題,就會導致整支軍隊受影響,容易失敗。
    麵對大臣們提出的擔憂,李世民淡淡道:“你們考慮的很周到,而且也猜對了,康國確實派遣了更多軍隊來到邊境。
    不過我們大軍得到了康國百姓的支持,再加上後方有秦王軍隊在,根本不用擔心後勤運輸被人襲擊。
    接下來的戰鬥,朕會提醒史大奈他們小心一些,能打的就打,實在打不了,就此作罷。
    另外,朕又派遣了三萬軍隊前去支援史大奈等人,在關內以及河東二道征收了大量的糧草物資,正在源源不斷的運往康國方向……”
    李世民向大臣們講述著自己的安排,眾大臣點了點頭,皇上這般做,讓人很安心。
    如果皇上下達死命令,讓史大奈他們強行進軍,到最後損失會很大。
    開完朝會之後,李世民回到了後宮,和太上皇聊起了這件事。
    好不容易打了大勝仗,他很想跟太上皇分享分享。
    李淵聽完,麵帶微笑的點了點頭,道:“甚好!甚好!皇上,通過這件事,你更應該明白與秦王搞好關係的重要性!”
    李世民眉頭微皺,道:“父皇,今天是朝廷軍隊打勝仗,大喜的日子,為何提起秦王?”
    李淵道:“皇上,你覺得這次能打贏康國,是什麽原因?
    秦王給朝廷大軍借道,軍隊隻需要將重心放在前方即可,無需擔憂敵人偷襲後背。
    再加上康國百姓幫助我們,純粹是因為秦王……”
    李淵講了很多原因,李世民雖然不想承認,但又無法反駁,因為這些都是事實。
    如果這次沒和秦王合作,別說打贏戰爭了,他們連去康國都去不了。
    李世民也沒心情再和李淵分享勝利的喜悅,回書房去了。
    他把房玄齡等人召集過來,商議康國方麵的軍事行動。
    “陛下。咱們再打一到兩場戰爭就差不多了,另外,持續戰鬥下去,物資方麵會有壓力。”
    房玄齡開口說道。
    “要不要再增加一些賦稅?比如江南道地區,賦稅增加個一成。”
    李世民微微思索,道:“江南道剛被整頓過,人心不穩,此時增加賦稅,容易引起民變。先從河南道征收吧……”
    李世民正在講著,李君羨走了進來。
    “陛下,益州方向有情報。”李君羨低聲說道。
    “嗯,都是自己人,直接講。”李世民說道。
    “陛下,秦王回到益州,當眾宣布免除益州百姓一年的賦稅,益州百姓拒絕接受……”李君羨詳細匯報道。
    在場君臣都愣住了,給百姓免除賦稅,百姓居然拒絕!
    這完全超出了他們的認知。
    從古至今,哪有百姓不同意免稅的。
    大唐君臣們一時陷入沉默,臉頰也有些發燙,感覺有點丟臉。
    秦王忙著免除百姓賦稅,他們忙著增加百姓賦稅。
    這兩相一對比,顯得朝廷苛政,秦王仁義!
    喜歡大唐:貶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裝了請大家收藏:()大唐:貶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裝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