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0章 被群臣彈劾的遠征將軍
字數:4150 加入書籤
“先讓三個國家的使者來益州,然後再去崇光港口。”李恪說道。
“是,主公。”姚廣孝派人去通知暗影的楊護,讓他去安排這件事。
“杜詩那邊準備的如何了?”李恪問道。
荀彧道:“主公,杜大人那邊準備的差不多了,船隻可以隨時交付。另外,柴紹最近去了崇光港口,準備學習新的造船技術。”
杜詩去年便在研究新的造船術,如今已經有了成果,很快就會展示出來。
柴紹聽聞此事,便離開京州,來到崇光進行學習。
“嗯,讓他去學吧。”對於柴紹,李恪還是比較欣賞的。
他在造船方麵很有天賦,學習也積極努力,隻要他自己不懈怠,將來一定可以成為造船大師。
……
長安城。
李世民今天心情很不好。
他剛剛得到消息,史大奈在康國那邊高呼秦王是騰格裏,
而且這件事情在長安大臣當中傳開了,許多大臣為此感到不滿,紛紛上奏彈劾史大奈,說他有異心!要皇上對他懲罰!
李世民並沒有同意,將這些彈劾的奏章全都壓了下來。
剛聽說這件事的時候,他也挺生氣的,不過現在已經冷靜下來了。
史大奈高呼秦王是騰格裏,隻是想借助康國百姓的支持,並不是投靠秦王。
“唉!打個康國還要依靠秦王,像他這般吹捧秦王,到時候天下人都以為這場勝仗是秦王最大的功勞。”李世民無奈的歎了口氣。
他覺得史大奈這個人太不小心了,身為軍隊主將,一言一行都是無數人關注。
可他偏偏當著那麽多人的麵,高呼秦王是騰格裏般的存在,讓他這個皇上很難辦呀。
李世民把房玄齡等人叫了過來,商議這一事情。
“陛下,這件事情說大也大,說小也小。”
房玄齡思索片刻之後,開口說道。
“臣覺得史大奈將軍應該沒有二心,康國那邊形勢複雜,咱們大軍遠征,難度較大。
若是能夠得到康國百姓的支持,獲勝幾率會大一些。否則對方軍民聯合,戰爭難度大大增大……”
眾人靜靜的聽著房玄齡分析的有道理。
軍隊遠征,若是能夠得到敵國百姓的支持,獲勝機會將大大提升。
“正所謂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我們和史大奈將軍相隔較遠,不能對他遠程指揮。
這件事情我們也不能對他懲罰,否則會影響到軍心,甚至有可能……”房玄齡的話沒有說完。
李世民已經明白了,如果他們懲罰史大奈會寒了對方的心,到時候史大奈有可能會帶著軍隊投靠秦王。
李世民是打過仗的,知道軍隊打得越遠,難度越大。
這種難度,不僅僅是軍事上麵,還有士兵心理上麵,他們的壓力會很大,精神緊繃,必須對他們寬容一些。
“話雖如此,但是打著秦王的旗號去戰鬥,到時候戰爭勝利了,秦王豈不是成最大的功臣了?”李世民看著眾人說道。
眾大臣都點了點頭,朝廷好不容易打贏了戰爭,不能被秦王搶走風頭。
“左仆射,你有什麽辦法嗎?”李世民又看向了房玄齡。
這是他比較倚重的大臣,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對方都能提出合理的辦法。
“陛下,臣覺得現在還是讓史大奈將軍繼續打著秦王的旗號,贏得康國百姓的支持,打贏後續的戰爭。
此時轉變戰略,我們有可能會轉勝為敗,造成更大的損失。
兵者國之大事,咱們首先要把戰爭打贏了,其他的事情都往後放一放。”房玄齡從大局角度講道。
在場大臣都覺得有道理。
房玄齡繼續道:“我們可以把戰爭的詳細經過給記錄下來,等戰爭結束之後,我們登載在報紙之上向天下人宣揚!
這樣天下人便知道,軍隊是朝廷的軍隊,將軍是朝廷的將軍,我們隻是借助了秦王的一些力量,並不是秦王主導的這場戰爭。”
李世民微微頷首,道:“好,就按照左仆射的方法去做,另外再運送一些物資,同時派使者去往軍營,犒勞大軍。
還有……讓史大奈稍微注意點,有些話能不說的就不要說,以便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眾人點頭稱是,便退了下去。
第二天的朝會上,李世民向眾大臣表態,支持史大奈,大臣們的彈劾文章這才逐漸減少。
開完早會,李世民緊張的心情放鬆了許多。
這次順利解決遠征軍出現的狀況,還是比較好的。
若是沒有處理好,那麽遠征軍有可能會就此失敗,派出去的那些大軍恐怕也回不來了。
李世民想想都有些後怕,幸虧房玄齡給出了合理的建議。
“陛下,剛剛得到消息,李君羨統領帶著潘季馴到長安了。”張阿難上前說道。
“嗯,讓他們二人來書房見朕。另外通知房玄齡也來書房。”李世民很期待見到潘季馴。
房玄齡最先到來,李世民對他誇讚了一番。
二人正聊著,李君羨帶著潘季馴走進來了。
李世民和房玄齡都看了過去了,李君羨身後跟著一個男子。
這個男子滿臉風霜,而且黑黑的,一看就是經常風吹日曬。
“草民見過陛下!”潘季馴上前行禮。
雖說是第一次見到皇上,但潘基訓表現的很平靜,並沒有任何激動。
這一點倒是讓李世民很欣賞,泰山崩於麵而不驚,這種人絕不一般。
“這次玉城縣沒有一個人遭遇災害,你是最大的功臣!”李世民麵帶微笑的說道。
潘季馴道:“草民不敢!玉城縣能夠多開淩汛。主要是百姓和官府配合的好!否則我再怎麽勸說,也沒有任何用處。”
李世民笑著點點頭,潘季馴很謙虛!
“朕很好奇,你是怎麽提前知道黃河要淩汛的,而且還知道是哪一天到來?”李世民問道。
潘季馴微微一笑,自信講述自己對黃河的了解。
在場眾人認真聆聽,心中驚歎不已。
潘季馴竟然對黃河了解的如此清楚,感覺像是自家後院一樣。
李世民的內心多了幾分欣喜,此人對黃河的了解如此之深,絕對是治水人才!
想要治理一條河流,你就必須把它弄清楚,否則盲目治理,隻會越治越亂。
喜歡大唐:貶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裝了請大家收藏:()大唐:貶你去封地,你直接不裝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