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縣公

字數:4215   加入書籤

A+A-


    在縣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氣勢恢宏的府邸,與縣學近在咫尺。
    從府邸抬頭望去,霧竹山就在眼前,靈台寺便坐落在霧竹山腰。
    這座府邸屬於王氏家族,是容縣最為奢華的府邸,王氏乃是容縣最大的名門望族,祖上曾在前朝官拜戶部侍郎。
    此時王氏族長王敏德正在正廳待客。
    正廳上座坐著一位老者,須發皆白,端莊大方,很有威嚴,老者身邊站立一位隨從。
    王敏德和李縣令分別站在下首。
    “王翁,獨孤公在您這暫住幾日,就麻煩您了。”
    李縣令同王敏德說道。
    衙門內宅太小,驛站太破,來了個重要的人物都隻能帶到本地望族府邸來招待。
    王敏德笑容堆起,眼角皺紋聚集,蒼老的臉上像開了花。
    “哈哈,獨孤公能屈尊寒舍,這是求都求不來的福氣,隻求獨孤公能多住些日子,讓王氏子孫能多沾點福氣。”
    坐在上首的白發老者正是永安縣公獨孤月,獨孤月兩朝老臣,蕭鼎時期曾任黃門侍郎,近侍之臣,封永安縣子。
    蕭弘上位後,拜其為員外散騎侍郎,弘文館學士,近年才退下來,致仕後被授予銀青光祿大夫,晉封永安縣公。
    獨孤月致仕後不問世事,隱居在庭州,這個時候來到容縣這小地方,想必是與惠靈法師講佛有關。
    “老夫來這容縣也是為了一見惠靈法師,老夫在京城之時與惠靈法師有些淵源,也算老友,如今都這般年紀,還有機會能見上一次也算是緣分吧。”
    獨孤月有些感慨,他也七十多了,惠靈法師更是八十多高壽,有句話隻是沒說出來,惠靈法師要回粵州府,兩人恐怕是這輩子最後一次相見了。
    “惠靈法師並未告知佛會具體時間,想是在路上耽擱了,您老就安心住在這裏,有任何事情盡管吩咐。”
    今日獨孤縣公入住王敏德府邸,王翁雖是一把年紀,此刻卻精神奕奕,回話時都不曾落座。
    “如此便叨擾王翁了,此處一眼望見霧竹山,久聞霧竹山頂常年彌漫大霧,景色極佳,居住在此也能一飽眼福,老夫甚是喜歡。”
    獨孤月常年久居高位,說話周到,簡單幾句話便讓王敏德飄飄欲仙。
    “能得到獨孤公喜歡那是王氏的榮幸,您多住些時日,這容縣雖偏遠,風景優美的地方還是有幾處,您老可以好好賞玩一番。”
    王敏德能有此機會認識獨孤縣公是他求不到的,獨孤月雖已致仕,朝中門生故吏不少。
    “甚好,老夫現在就是時間多,定要在容縣走走看看。”
    獨孤月一捋長須,微笑說道。
    “獨孤公,惠靈法師即將來到容縣的消息一出,不少文人大儒慕名遠道而來,容縣難得有此機會,趁惠靈法師還未到,下官想組織一次文會,希望您老能夠賞光。”
    李縣令知道機會難得,如能邀請到獨孤月到場,本次詩會影響力會提升不少。
    “不錯,佰陽有心了,能抓住機會昌盛容縣文教,無怪乎朱刺史誇過你。”
    “老夫允了。”
    獨孤月當代鴻儒之一,對文教之事格外上心,在京城之時就經常出席各種文會,喜歡提攜後輩。
    “多謝獨孤公!”
    “下官馬上通知城裏文人大儒,確定好時間場地再稟告獨孤公。”
    李縣令也飄飄然了,朱刺史居然誇過自己,今年的考核本來就有把握,如今看來晉升上去後位置也不會差。
    “要說場地,老夫這府邸也算夠大,要不就在此舉辦文會,也省得麻煩獨孤公走動。”
    王敏德爭取機會,這可是容縣多年不見的盛事,能在王氏府邸舉行,是可以記上族譜的榮耀。
    李縣令本意是想在不歸樓舉辦,按場地來說,確實王府更合適,於是他想了下說道。
    “王老,不歸樓的炒菜想必您也試過,也算容縣的一道招牌,本官打算在不歸樓舉辦文會,也有把炒菜這獨特的烹飪方式推廣的意思在。”
    “這有何難,在我這裏舉辦,我將不歸樓廚師盡數請來,保管讓參與文會的諸位都滿意。”
    王敏德財大氣粗,有此機會舉辦文會大包大攬又如何。
    “既然王翁如此說,那自然是最好,就是要您破費了。”
    李縣令也不客套,這才是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能為文會盡一份力,也是我王氏的榮幸。”
    先是獨孤縣公入住王府,現在文會也即將在王府舉辦,王敏德今天真是心情激蕩,一波高過一波。
    “獨孤公,現在也快到了晚飯時間,下官已經安排好在不歸樓用餐,是否現在就過去?”
    李縣令見文會安排妥當,便請獨孤縣公飲宴。
    “好,這兩年不歸酒在庭州名氣最大,老夫經常喝,確實不錯,老夫也算好酒之人,這酒清冽爽口,吾甚喜。”
    “久聞不歸酒乃是容縣特產,今來到容縣定要試試,何況你們說的炒菜也讓老夫十分好奇。”
    獨孤月雖已這般年齡,但說話中氣十足,身體筆直,一看身體就頗為硬朗。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此時,獨孤月說完這話,身邊的隨從卻眼皮一跳,看向下首的兩人。
    “王翁也請一起過去,您老得好好陪陪獨孤公喝幾杯。”
    李縣令邀請王敏德。
    “自然,老夫的榮幸!”
    王敏德感覺自己恢複了青春,此刻就想狂飲幾杯。
    獨孤月行事隨意,問了不遠,也不用坐馬車,一行人步行來到不歸樓,遠遠的就看見通體朱紅的不歸樓。
    “除了京城,很難在偏遠的地方看到用色誇張的建築,這店家有些意思。”
    獨孤月邊走邊評價。
    “是極,這不歸樓本地人都叫它紅樓。”
    “而且不歸樓還有個讓人驚訝的事情,從開業掛出來的對子,除了酒樓自己對出一聯,至今無人對上。”
    “兩年了,容縣人已經習慣,都忘卻了此事。”
    李縣令介紹道。
    “竟然有這樣的事?”
    獨孤月不理解,容縣確實沒什麽出眾的文人,但再怎麽難也有兩年時間了,一個對子都對不上?
    這幾天不歸樓很忙,外地來的文人學子很多,而到了容縣,隨便問下本地人,都會告訴你不歸樓是這些文人學子必到的打卡點。
    獨孤月一行走進不歸樓就看到幾桌外地來的文人對掛在牆上的五字對指指點點,口中念叨有詞。
    獨孤月也被吸引,望向牆上五字對。
    “煙鎖池塘柳?”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