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前夕
字數:4929 加入書籤
獨孤月便考了些四書五經的基本內容,徐文俊一一回答出來,於是再加大難度,比較偏門的字句徐文俊也是應答如流。
直到問及注釋理解有關,四書還好,有關五經徐文俊就磕磕絆絆了,獨孤月也對徐文俊的學識有了基本了解。
“這兩年都無人對出你的五字對,不知道你自己這兩年可又有下聯?”
突然,蕭寧開口問道,他比較喜歡對子,看到後默默在心裏思考,終是未有良對。
蕭寧從徐文俊進來還沒說過話,此時問起李縣令馬上介紹道。
“這位蕭寧蕭公子乃獨孤公的關門弟子。”
徐文俊雖愣神了一下,反應過來馬上回道。
“見過蕭公子,這兩年也確實又想到一個下聯。”
“快說與我聽聽!”
蕭寧有些急切。
“是,蕭公子,請指教。”
“煙鎖池塘柳,燈深村寺鍾 。”
距離不歸樓開業兩年,這兩年無人對出此五字對,今日徐文俊再度拋出一下聯。
“煙鎖池塘柳,炮鎮海城樓 。”
“煙鎖池塘柳,燈深村寺鍾 。”
蕭寧念叨出聲。
“小兄弟果然心思敏捷,這五行要對上,我想了一下要對出也是極難,無怪乎兩年沒人對出,而你居然能對出兩聯。”
蕭寧在才華上很少有讓他信服的人,不然也不會成為獨孤月關門弟子,現在麵前這小小少年居然有此天賦。
不喝酒吃飯就快了,李縣令將獨孤公送走後特意返回找徐文俊聊聊。
“這獨孤公你可聽說過?”
李縣令問道。
“學生未曾聽聞過。”
徐文俊回答。
“獨孤月,永安縣公,銀青光祿大夫,致仕已經有五年了。”
徐文俊大驚,本以為是因為對方地位高尊稱為公,沒想到真是位縣公。
李縣令繼續說道。
“這獨孤公當年先帝在位時就任黃門侍郎,封永安縣子,是可以出入禁中的近侍之臣,為先皇監督尚書事,與皇室關係極好。”
“本朝安元帝上位,一朝天子一朝臣,僅封了獨孤公員外散騎侍郎,弘文館學士這樣可有可無的官職,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獨孤公才致仕,陛下再晉封他為永安縣公。”
“但不可懷疑的是他跟皇室關係極好,剛剛他那位關門弟子,雖沒介紹,可是姓蕭啊。”
“獨孤公曆經兩朝,門生故吏眾多,即使現在影響力也不可小覷。”
“再就是他在文人中名聲極好,一手書法繼承了二王風格,當世提起書法大家必有他的位置,其書法風格平和圓融,蘊含衝和之美,是本朝著名的鴻儒之一。”
李縣令接著說出獨孤月為何來這容縣,和已經邀請他參加文會的事情。
“這次文會,府城、周邊都有大量文人學子過來參加,你要好好把握,可懂我的意思?”
“學生清楚,此乃揚名的好機會,我定要好好把握。”
徐文俊說的斬釘截鐵,他清楚在容縣的名聲再大現在也沒什麽用了,要揚名天下現在才是第一步。
“揚名還是次要的,最關鍵的是你想要在學問上有所精進,在容縣能學到的已經不多了,你在容縣再沉澱幾年,去參加科舉能考上名次也不會很高。”
“想要拿到更好的名次還是要去府城,那裏有更好的經學博士,更多的大儒。”
“可惜獨孤公已經收了關門弟子,要不然你拜在他名下是有希望的,能拜在他名下所有的事情都迎刃而解了。”
“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進入府學,你自己去考當然行,但眼前這個機會如能得到獨孤公賞識,由他推薦進府學最合適。”
李縣令是真心為了徐文俊著想,不說他為容縣創造出來的價值,這兩年看著徐文俊成長也把他當做了自己的子侄般,徐文俊也對他十分尊敬,換做兩年前他不會建議徐文俊去府學。
“文俊省得,多謝李縣令指點迷津。”
徐文俊自己沒有想到這一點,他是打算安心在容縣,覺得自己能夠科舉了再直接參加科舉。
現在這番話點醒了他,是應該出去闖闖了,不能閉門造車,進入府學才是最合適的,現在學問上也確實遇到了瓶頸。
回到王氏府邸的二人也在討論徐文俊。
“蕭寧,你覺得此子如何?”
獨孤月問道。
“學問倒是一般般,不過他這般年紀有此學識當得起神童二字,十一歲能熟練四書五經的我沒見過。”
“但是從這五字對看的他出才思敏捷,如若這是他自己作出,想必做出其他佳作也隻是時間問題,他日定能揚名天下。”
蕭寧很看好徐文俊。
“跟老夫想的差不多,觀其少年老成的作態,心性不錯,能進入仕途也必有一番作為。”
“隻是希望他不要走偏了,保持赤子之心進入仕途,莫要被身外之物影響,需要有人給他時刻指導方向啊!”
獨孤月猜測的是徐文俊的仕途。
第二日,李縣令就派人通知現在已經到了容縣的學子大儒舉辦文會之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聚賢客棧,容縣最大的客棧。
幾名庭州來的學子正在議論文會之事。
“真是好運啊!沒想到來這偏遠小縣居然能遇到獨孤公參加文會。”
“即使在府城也見不到他老人家,來到這裏居然見到了,可算是走了狗屎運了,哈哈。”
“我還邀請了明濟兄來容縣,他不願來,看我回去了告知他,他不得後悔死。”
坐在窗邊的一位青衫學子雙目炯炯,眼神裏流露出興奮,一開口卻是譏諷味十足。
“你們還是趕緊考慮下自己有沒有作品能夠入獨孤公的眼吧,雖說這容縣文風貧瘠,但不少本地和附近的大儒知道獨孤公也在,定會出手。”
“展鵬兄自然不用擔心,你在府學這等精英薈萃的地方,也是名列前茅的存在,何況現在來到了這小小容縣。”
坐他對麵的灰衣學子說道,眼中也流露出幾分驕傲。
先前說話的青衫學子名叫陳萬衝,字展鵬,在府學確實成績不錯。
“宏文兄,不必如此,每次月考你可不輸於我,更何況我知道你最近寫了首《清平賦》,很得博士的誇讚,想必此時拿出定能讓獨孤公多看一眼。”
陳萬衝習慣了對方的陰陽怪氣,反而一句話揭穿了對方的老底。
灰衣學子名叫白玉林,字宏文。也是府學一名成績不錯的學子。
幾人自府城相攜而來參加佛會,卻不想竟然遇到在府城都難遇到的獨孤公參加文會。
能得到獨孤公一句誇讚,在科舉時也會讓考官高看一眼。
陳萬衝有些擔心,繼續說道。
“就怕我倆都入不了獨孤公的眼,這些大儒必定會有佳作獻上。”
白玉林卻是信心十足,滿不在乎的說道。
“無妨,這些大儒們不過是為了在獨孤公麵前留個眼緣,交談幾句,他們不用科舉,為的就是哪天起伏之時能提一嘴獨孤公。”
“更何況就算與這些大儒比較,展鵬兄你就沒有信心嗎?”
此言一出,滿滿的嘲諷之意氣的陳萬衝不說話了。
此時旁邊的一位學子小聲說道。
“聽說這容縣還有位神童,八歲成詩,很是了得,容縣人都相信他定能在文會上大放光彩。”
“神童?!”
兩人聽到後嗤之以鼻,齊齊說道。
“不認識。”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