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打算
字數:4178 加入書籤
“現在江南府每個縣我們的貨物都已經銷售進去,利潤大頭分給了每個縣的商人,趙自安上次提過想把利潤提高就隻能自己零售,文俊,你怎麽看?”
兩年時間,確實來到了瓶頸,族長向徐文俊請教商行的發展。
“不要與他們爭利,得不償失,我們隻做批發商。”
“現在醬油已經被大家認可,價格不貴,百姓用的起,銷量隻會越來越大,我估計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人研究出來。”
“我們馬上要麵臨競爭,明年先要做好一件事情,樹立品牌,以後在醬油罐上要打上「徐氏」。”
說到這裏族長拍手叫道。
“早該這樣了!”
他可是對於把徐氏招牌打響有著一股執念。
馬上又示意徐文俊接著說。
“再就是精品化,我們現在銷售的都是散裝醬油,接下來推出小瓶醬油,用成色好點的醬油,訂製精美的小陶瓶,價格賣高點。”
“這就是針對有錢人推出的,我們稱之為精釀醬油,讓他們覺得有差異就行,不求賺多少錢,隻求讓人知道「徐氏」醬油的名字,如果別人同樣研究出了醬油,先入為主,一般人也會優先考慮「徐氏」。”
徐文俊說完停了一下,想看族長有什麽意見。
族長對他的主意是無腦支持,又怎麽會有意見,讓他繼續說。
徐文俊潤了下嗓子繼續說道。
“再就是研發新貨物,目前隻有不歸酒和醬油在賣,還不夠,既然現在有銷售渠道就要充分利用,族裏誰有什麽好的建議可以拿出一部分錢支持,爭取多賣幾種「徐氏」貨物。”
“我這裏有了一些貨物的想法,時機成熟我再說。”
族長見徐文俊停了下來,於是問道。
“養豬場這邊怎麽安排呢?”
“這個不用操心,現在府衙在盡力推廣,而且已經上報了朝廷,如今隻是還不夠普及,隻要普及了,百姓食用豬肉養成習慣,就會有人來主動找我們。”
“而且現在喂出來的豬本來就不夠賣,養豬場還要繼續加大規模,以後光賣仔豬都有賺不完的銀子。”
族長“嗬嗬”一笑,對徐文俊描繪的前景很滿意。
徐文俊繼續說道。
“還有一點我提前說下,江南府現在這樣穩定下去就可以了,下一個發展哪個府我心裏也有了想法。”
“還需要再等等確定消息,但也要做好準備,特別是人員方麵的,需要到其他府的時候要隨時有人過去。”
聽到這裏族長蹙了蹙眉,他主要待在容縣,一年也去不了兩次庭州那邊,有沒有合適的可以提拔的人才還真不太清楚,這事情要和趙自安合計合計。
“我開年就和你大舅商量下,有合適的人要及時的培養出來。”
“好,商行的計劃就說到這裏,我還有件重要的事情要族裏幫忙。”
說著徐文俊走進房間拿出了一張圖紙。
“族長阿伯,我們去水生伯家,有件東西要他幫忙做。”
族長一聽心裏充滿期待,徐文俊要做的東西就沒讓人失望過。
來到水生家,徐文俊遞過圖紙,向水生介紹。
“這是一台腳踏三錠紡車,主要由紡輪、錠子、繩輪和手柄等部分組成。其原理是通過腳踏帶動紡輪旋轉,從而帶動錠子轉動,將麻、絲紡成紗線。”
水生一聽就來了興趣,盯著圖紙仔細聽徐文俊解釋。
這個時候的紡車都是單錠的,有手搖和腳踏的,效率極低,而且一手搖柄,一手撚紗,很容易崩斷。
如果一台織布機工作,差不多要四個人紡紗才能跟的上需要,效率實在太低。
如果能換成三錠紡車,效率大大的提高,人力也大大的節約。
古代的紡織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男耕女織”說的就是男人耕地,女人紡紗。
麻布、絲綢在社會經濟中占據了極大的比重,很多家庭的收入除了農作物就是紡織,朝廷的賦稅有相當一部分都來自紡織業。
江南府是紡織大府,更加依賴紡織業,紡織業相匹配的種桑、養蠶很多,形成了產業鏈,很多勞動力也依附於紡織業,有專業的工匠和“織女”。
於是,每個地方最大的商人除了糧商,一般就是布商。
水生研究完圖紙抬起頭來,興奮的大聲說道。
“這要是做出來了,其重要程度不亞於曲轅犁啊!”
徐文俊問道。
“這三錠紡車其實不複雜,能不能做出來?”
水生高興的說道。
“不難,關鍵之處就是幾個地方的平衡,多調試幾次就可以了。”
徐文俊輕輕一笑。
“那就好,交給你了。”
族長等人還不清楚什麽情況,隻是知道徐文俊應該是做出了不同於現在在用的紡車。
水生簡單的把三錠紡車和單錠紡車的區別給大家解釋了一遍,大家聽後都極為高興。
別的不在意,就在意這不亞於曲轅犁,當初曲轅犁可是得到了聖上的嘉獎,聖旨還在祠堂裏供著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先做出一批給族裏用,這個還需要稍稍熟練才能上手。”
“這紡車就不要傳出去了,對於家庭來說三錠紡車改變不大,可是對於有自己紡織廠的大布商,這用處就大了,足以改變現在的紡織行業。”
“等我到了府城,看能不能找個合適的大布商合作,將利益最大化。”
徐文俊給大家交待一聲。
族長聽後卻有著疑惑,問道。
“這是我們獨一無二的紡車,為何不自己開個紡織廠,以後也做布商就是了。”
族長這是不想放過任何賺錢的事情啊!族裏人大多沒有商業頭腦,也是有著同樣的疑惑。
徐文俊解釋道。
“首先,這技術其實並不複雜,我們做出來後必定要請人,很難防住不泄露出去,泄露出去後我們對比其他布商沒有任何優勢。”
族長嘀咕一聲我們就族內人自己紡,但也知道不可能,不是小打小鬧,哪來這麽多人。
“其次,府城的紡織業是飽和的狀態,想擠進去分一杯羹很難,會受到排擠,這個是明麵上的,你要搶別人飯碗,就算有後台都沒用,哪個大商人都有自己的後台。”
“自己開紡織廠,別說你能不能買到麻、絲這些原材料,恐怕請到“織女”都有難度。”
“所以最合適的方式是找到一家合適的布商,以三錠紡車為條件,幫助他降低成本,拿到更多的市場份額,成為最大的布商。”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