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庭州

字數:3746   加入書籤

A+A-


    正月的清晨有些冷,拉車的馬鼻孔一下一下的噴出白霧。
    四輛馬車行駛在官道上,前麵三輛是李縣令的,一家人帶著丫鬟廚娘,還有兩個仆從,行李都裝滿了一輛馬車。
    本來打算雇幾個護衛隨行,但徐家村留了幾個人陪著徐文俊到府城,也就免了。
    在府城做事的族人剛過完年沒兩天就一起出發去了府城,留下了五個人陪著徐文俊一同去府城。
    福伯的小兒子小海今年十八歲,本來是在容縣跑堂,當初商行建立,實在缺人,他這個也算見過小世麵的族人也被拉進了商行。
    小海一直在庭州釀酒廠做事,還是個小管事,去年剛娶了妻,正好需要留幾個人陪著徐文俊去府城,他舍不得嬌妻便多留了幾天。
    府學正月十六開學,為遷就兩個去府學讀書的學子,李縣令也隻能初十就出發。
    容縣離府城有一百六十裏,坐馬車速度快點兩天時間就可以到,徐文俊此行人多,會稍慢,差不多要三天才能到。
    擔心路上耽誤,提前了三天出發,舟車勞頓,到了府城也有時間休整休整。
    猴子也跟著徐文俊去府城,要開不歸樓,前期需要有人跑腿做事,做事靈泛的猴子正合適。
    過年期間沒下雨,雖然天氣冷,路況卻不錯,走了一天,路程接近走了一半,這時到了驛站。
    雖然還早,但下一個驛站還有三十裏,再走也趕不到下一個驛站,於是現在就進了驛站休息。
    跟著官員出行這點挺好,一路可以住官方驛站,若不然隻能自己找客棧住,萬一不小心錯過了客棧,要麽去村民家借宿,或者隻能留宿野外了。
    馬車上顛簸了一天,縣令夫人和李婉芷都有點懨懨的,兩人隨便吃了點就回房了。
    徐文俊第一次在古代出遠門,即使顛簸了一天,興奮勁也還沒過,拉著李毅然聊天,想提前多了解府學生活。
    李毅然今年十九歲了,這兩年李縣令知道有希望會升職後,他們夫妻二人也不急著替他娶妻,想著升任後再尋思這事,可以給李毅然找個背景好點的妻子。
    說是到了府城就會著手這事,李毅然挺期待的,哪個少男不懷春,兩人也有各自的話題,一聊就聊到了天黑。
    第二日有一段路要經過半山腰,路況不太好,耽誤了點時間,終於在第三天過了午時看到庭州城蜿蜒的城牆。
    庭州作為江南府府城,占地極大,城牆蜿蜒曲折,高大堅固,一塊塊厚重的磚石上麵痕跡斑駁,顯得古樸威嚴。
    來到城門前,徐文俊走下了馬車,那城門足有三丈高,鑲嵌著一排排碗口大的銅釘,飛簷翹角的城樓站著幾名守衛,身著甲胄,手持長槍,警惕注視著來往之人。
    牽著馬車穿過城門,一條寬闊的街道筆直地向前延伸,街道足可容納四五輛馬車並行。青石板鋪就的路麵,馬蹄踏在上麵,發出清脆的噠噠聲。
    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一家挨著一家,綢緞莊、茶肆、藥鋪、鐵匠鋪。
    商人們講究“破五”,過了初五,商店已經全部開門,街道行人如織,好不熱鬧。
    庭州全城呈四方形布局,一條直通大道聯通南北,將整個城市分為東西兩區。
    華朝大型城市的商業區一般都分為東市西市,東市多是珠寶玉石、綾羅綢緞、書店、樂器行等。
    西市多是雜貨店、農產品店、騾馬交易行等,服務於普通百姓居多。
    隻是近些年華朝商業發展的不錯,兩個集市的商品慢慢摻雜,已經沒有當初那麽區別明顯,東市也有了雜貨鋪之類的,西市也有了書店之類的。
    通達商行就在西市,一間小小的二層店麵,上麵牌匾書寫「通達商行」四個大字,角落處兩個小字「徐氏」,金字黑底,很是醒目。
    商行內就擺了一點貨物樣品,一個夥計看著店。釀酒廠、醬油廠等在北門城外不遠處,商行都是大宗交易,有人需要進貨直接送進城。
    大舅因為趙其方娶媳婦會晚幾天過來,徐文俊也就沒在商行停留,和小海幾人道別後就帶著猴子走了。
    江南府府衙在庭州的最中心處,東西兩區交界的地方,整個府衙布局嚴謹,恢宏莊嚴。
    府衙門口三開間,每間兩扇黑漆門,共有六扇。門前照壁,兩側“八字牆”,門口蹲著一對石獅子。
    大門匾額三個鎏金大字「江南府」,兩邊的楹聯分書“威鎮乾坤明法紀,衙安社稷護蒼生”。
    大門稍外還豎著兩杆牙旗,擺著一麵登聞鼓,兩側分別站了六個府兵。
    李縣令上前遞上委任狀,不一會有小吏出來,由於帶著家眷,小吏派人將李縣令家眷直接帶到分配的府邸。
    李縣令則留在府衙報道備案、交接工作,以及認識同僚、拜見上司,從此以後,便要稱呼他為李錄事了。
    像錄事參軍這種中高級官員是有府邸分配的,而且麵積不小。
    徐文俊隨著李家人來到府邸,留下李婉芷母女二人安排打掃、整理府邸,然後和李毅然趕往府學。
    府學在庭州城西北角,占地極大,緊挨著文廟,環境清幽。
    經過路人指點方向,走了一會,兩人便遠遠看到高大的門樓,上麵書著“進學致知”四個大字。
    走的近來,門口有差役值守,兩人走上高高的台階,遞上入學憑證。
    差役帶著兩人走進了府學大門,猴子背著徐文俊的行李跟在後麵。
    走進府學便是半月形的泮池,走過泮橋,從側麵經過大成殿和明倫堂,來到了學正署。
    差役將二人交給值班的吏員就離開了。
    兩人遞上入學文書,上麵記錄姓名、年齡、籍貫、家庭背景、有無疾病等。
    吏員按例對兩人進行登記,由於兩人是推薦進來,無需進行考試,會直接分到中科班。
    剛剛看過徐文俊入學文書的吏員有些意外,兩人雖然在縣學已經學習過,但十一歲的少年居然被推薦直接上了中科班,倒是少見。
    而且還是獨孤公親自推薦,令他有些刮目相看,想必這少年有著過人之處。
    府學也不乏年齡小學習能力強的學員,雖然沒有似徐文俊這般年紀,但也不缺天才,也就沒在臉上表露出來。
    吏員拿出表格,問道。
    “你們來的早,現在兩位經學博士都還有弟子名額,可要自己選擇或是由學院分配?”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