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競賽

字數:3803   加入書籤

A+A-


    實在不想抄詩了啊,本想著在科舉時有必要再抄個一兩首,平時是真不想抄,抄多了心裏會有一種暗示自己很牛,不用再學習怎麽作詩的感覺。
    這不是自己的本事,還是要一步一步學上去才是自己的文采啊!
    第二天,黔中府眾人來到了學院。
    帶隊的博士姓胡,已過知天命之年,在周易上有很深的造詣,故近些年黔中府學子在周易上都學的通透。
    上午在大成殿,府學學子全部到場,終於見到了黔中府的十位學子,雙方都還有些人互相認識,打了一番招呼。
    孫博士上台講了一番話,歡迎黔中府眾人的到來,接下來也不多說,雙方的博士為學子講學。
    黔中府的學子很珍惜這次交流,江南府兩位博士上台時,每個人都是渴望的眼神,全神貫注。
    去年江南府府學科舉有十位學子上榜,黔中府卻隻有七位,前些年都是大概如此,江南府的博士,助教等的教學水平確實要高上一籌。
    華朝十五府,文教水平江南府也隻能排在中遊,黔中府每年都是最後幾名,基本上隻能超過邊疆的幾府。
    徐文俊搞不懂正常來說雙方交流,江南府勝算很大,為何要派他上場,聽李毅然解釋後才知道是鄭博士對他的照顧。
    府學之間的交流活動一般一年會有兩次,別的府來江南府一次,那麽江南府也會去別的府一次。
    通常選定了十個名額就不會更換,鄭博士其實是將去其他府學習的機會給了他。
    徐文俊知道後很是高興,學習就是要集百家之長,博士代表著一府教育的最高水平,去別的府學習,聽一聽其他博士的講學很有幫助。
    那些進不了府學的學子,得到消息哪裏有大儒會講學,多遠也會跑去聽聽,也就是這個道理。
    胡博士對周易的理解確實很深,由淺入深,不愧是老牌博士,講的通俗易懂,讓人記憶深刻。
    他上台講學對江南府學員也是一個機會,徐文俊覺得自己對周易的某些理解又提高了一個層次,而且胡博士總結的學習周易的方法極為有用,徐文俊真是覺得這趟講學受益匪淺。
    聽課的一天過去了,明天就是學子間的辯經和競賽。
    徐文俊希望輪不到自己上場詩賦比賽就贏了。
    第二天的辯經其他學子就不用參與了,換在了明倫堂,雙方學子分坐兩邊。
    “老子言“無為而治”,韓非主“以法治國”。若治國理政,當以無為順自然,還是以法治明秩序?請析之 。”
    隨著孫博士公布題目,雙方辯經開始。
    題目雖然看著難度不大,但就因為簡單,雙方更要為自己尋找對方不易辯駁的切入點。
    更是考驗知識點的全麵,或者你讀書夠多,往往某些偏門的論據更能難住對方。
    徐文俊嚐試自己參與,卻完全跟不上,通常等人反駁了對麵,才心裏說道,確是如此。
    雙方劍拔弩張,你來我往,經過一個多時辰的論辯才總算分了勝負,還是江南府略勝一籌。
    休息過後,又開始了第二輪,這次胡博士出題。
    “《論語》雲“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然《易》之變易思想,又求新求變。守舊與維新,孰為治學至道?試論之。”
    這次又是一個多時辰的論辯,徐文俊依舊旁觀,搭不上話,卻讓黔中府學子占了上風,江南府學子臉上有些不好看,有人覺得這是九對十。
    最後來到了詩詞競賽,雙方現場以“好學近乎知”為題,共同創作一首詩,限時半個時辰。
    讀書使人提高智慧,這個題目也不難,有勸學的意思在。
    時間很緊迫,雙方十人一起思考。
    時間到了,來不及精雕細琢,兩邊就遞上了各自的詩。
    可惜倉促之下,兩首詩半斤八兩,三位博士也有些為難,激烈的討論起來。
    江南府的兩位博士覺得自家學子的詩勝了一籌,可實在勝的太有限,這話不好由他倆說出來,一時間有些為難。
    這時候黔中府的一位學子站了起來,建議加試一場,為節約時間就對對子。
    這話一出,都不用幾位博士說話,江南府學子就欣然接受,有底氣不怕別人出題。
    三位博士一商量也同意。
    江南府學子讓對方出題,黔中府學子也不客氣,由提出對子的學子出了一題,看來他有所準備,成竹在胸。
    “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此對一語雙關,表麵描繪的是月光照進紗窗,每個窗格都明亮的情景,卻嵌入了諸葛亮字孔明。
    這對子應該是這學子早已在胸的,此時拿了出來。
    江南府的學子都皺眉思索,這對確實有些難度,一時之間也難以找到合適的人名嵌入對子。
    徐文俊也在思索,他倒是想到了下聯。
    “風送幽香,鬱鬱畹華梅蘭芳。”
    可惜現在的人不知道梅蘭芳,要嵌入一個隋朝之前的人物,還確實有點難度。
    眼看著時間過去,江南府的學子都麵露難色,難道要這麽輸了?
    終於,徐文俊想到了,他立馬說出。
    “霜凝菊圃,株株元亮陶淵明。”
    “霜凝菊圃”展現秋霜凝結在菊園的景象,契合陶淵明愛菊的形象,“株株”對應上聯“個個”,描述菊花形態,“元亮陶淵明”嵌入陶淵明名字,他字元亮,與上聯格式、意境相符。
    江南府學子一聽,稍一思索,總算鬆了口氣,看向徐文俊的眼神也不同了,這禦賜「神童」還是有幾分能耐的。
    黔中府學子見對方年齡最小的一位學子答上,就花了也不算太久的時間,還有些意外。
    輪到江南府學子出題,基本人人都有心目中比較難的對子,一起商量看出哪道。
    這時候徐文俊也寫下一對,遞給各學長看。
    “遊西湖,提錫壺,錫壺掉西湖,惜乎錫壺。”
    大家一看,這對描述遊玩西湖時,不慎將錫壺掉入西湖的情景,“西湖”“錫壺”“惜乎”音同,構思巧妙,難度頗高。
    而且庭州還有塔西湖,很是應景,最後一致認為這聯難度最高,於是遞給黔中府學子。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