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鍾氏

字數:4248   加入書籤

A+A-


    於是不歸樓的眾人趕緊上來二樓,了解到貴公子的身份後也是無奈,還要好好陪笑解釋一番。
    徐文俊眉頭一皺,這貴公子什麽身份,這麽不簡單?於是問服務員。
    服務員還沒回答,旁邊的鍾承誌開口了。
    “我認識他。”
    徐文俊和李毅然兩人疑惑的望過來。
    “他是何人?”
    “郡王府世子蕭銘。”
    鍾承誌回答道,然後給他倆介紹了這蕭銘。
    郡王府蕭衍僅有一子蕭乾,蕭乾很爭氣,生了四子,這蕭銘便是最小的一個。
    郡王就藩來到庭州後,蕭乾還留在了京城,他的四個兒子都跟著蕭衍來到了庭州。
    這蕭銘也不過十六七歲,在京城之時便名聲不太好,長期欺行霸市。
    不過也就能欺負些沒有背景的人,以他的身份,在京城要時刻注意影響,本就尷尬,遇上有底氣之人也不怎麽給他麵子。
    特別是他在國子監讀書,國子監那都是三品以上的高官子女就讀的地方,還真沒幾人在意他這位世子。
    卻不想他到了庭州後還是這般驕橫跋扈。
    徐文俊眉頭緊蹙,心想這還有些麻煩,忙吩咐服務員,叫他找人去府衙,找朱刺史幫忙,朱刺史應該會幫這忙,而且一地長官,這事他也能解決。
    鍾承誌卻攔住了,說道。
    “不用去府衙找人,看我的!”
    說著走上前去,對著蕭銘開口說道。
    “蕭公子真是好威風啊!來到了這庭州城還是和在京城一般的威風!”
    蕭銘轉過身子,看到鍾承誌,一臉的不爽。
    “你怎麽也來了庭州?”
    鍾承誌揚了揚眉說道。
    “蕭公子能來我自然也能來。”
    蕭銘不說話了,轉過身去。
    徐文俊一直好奇鍾承誌的身份,這時見他能和蕭銘這位世子對上話,也就猜出來了,想必鍾承誌也是從京城來的,而且背景也不簡單。
    隻見鍾承誌繼續笑道。
    “今天這是玩的什麽把戲?我猜猜看,是不是強搶民女??”
    蕭銘又轉過身來,怒斥道。
    “不關你事,這事你別插手。”
    鍾承誌盯著他說道。
    “若是別的事我也懶得管,但這酒樓是我好友家的,我正在這裏吃飯,遇上了可不能不管。”
    蕭銘一臉輕視的表情說道。
    “就憑你?想管你管得了嗎?”
    鍾承誌詭異的笑道。
    “我是管不了,可是有人能管你,我好像記得某個人當初玩過一次強搶民女的把戲,被聖上知道後,不知道多少人求情才被免打了板子,最後還是被禁足了半年。”
    蕭銘臉都被氣紅了,指著鍾承誌咬牙切齒,話都說不出一句來了。
    “你。。。你敢威脅本世子!!!”
    鍾承誌臉色不變。
    “我哪敢威脅蕭公子,我隻是提醒某人,有些事情做不做得,萬一聖上又知道了。。。”
    明晃晃的威脅,蕭銘不看他了,臉上青一陣紅一陣,好久才稍稍平複了心情。
    氣都氣飽了,蕭銘雙手往後一背,也不吃飯了,大喝一聲。
    “回府!”
    經過鍾承誌身邊的時候,他斜視了一眼,在鍾承誌耳邊低語道。
    “鍾承誌,你好樣的!我會記得的!”
    鍾承誌一臉得意,滿不在乎的說道。
    “不敢勞蕭公子記得!”
    蕭銘使勁瞪了他一眼,頭也不回的走了。
    徐雲虎等人眼看一場禍事就這麽避免了,連忙上來答謝。
    徐文俊對於鍾承誌他也不知道怎麽介紹,隻是說了這是他同學。
    再給鍾承誌介紹了這是他父親。
    “鍾承誌見過伯父。”
    鍾承誌立馬見禮。
    事情擺平,三人再度回到三樓吃飯。
    徐文俊鄭重的向鍾承誌答謝,鍾承誌擺手說道。
    “這等小事,不值得如此,既然遇上了,自然應當說幾句話。”
    徐文俊也終於將自己好奇已久的對方身份問出來了。
    原來這鍾承誌背景也很不簡單,他祖父就是這江南府的折衝都尉鍾定遠。
    華朝每個府都有折衝府,折衝府分大、中、小三等,有的縣人口多也有中、小折衝府駐守,府城折衝府統管一府的軍事力量,折衝都尉就是折衝府最高長官。
    也就是說鍾承誌的爺爺是江南府的部隊一把手。
    鍾家可是武官世家,家族在京城也很有底蘊,鍾承誌現在除了爺爺在庭州擔任折衝都尉,還有位大伯鍾漢章在北庭府擔任折衝都尉,其他各種官職的族人也有很多。
    北庭府可是苦寒地方,在華朝的西北角,需要時刻防著北邊的鐵勒諸部,又要防著西邊的西突厥。
    北庭府後麵就是京兆府,京城的所在地,若是邊疆被衝破,敵人便可驅兵直入京城,可見這地方重不重要,可見在此任折衝都尉之人該得到聖上怎樣的信任。
    鍾漢章在這麽重要的地方擔任折衝都尉數年,威震四方,戰功赫赫,是華朝四大國柱之一,鎮守國門。
    北庭府範圍很廣,邊境線長,在這苦寒的地方長期駐守,鍾漢章也算是付出了很多,於是當今聖上十分偏愛這一門出了兩位折衝都尉的鍾氏。
    要知道華朝一起也才十五府,他鍾氏就領了兩個府的軍隊,其中一個還是邊境線上最重要的大府。
    鍾承誌本來是在京城讀太學,太學和國子監一樣,都是京城達官貴人的子孫就讀的學院,隻是太學的門檻低點,五品以上的官員子孫可以進學,國子監三品以上的官員子孫才能進學。
    都是京城的頂級學府,也是競爭對手,兩個學院平時交流挺多,也時有摩擦,鍾承誌和蕭銘自然熟悉,以前也有過摩擦,但是兩人直接對上還沒發生過。
    去年年前,鍾承誌的父親因病過世,爺爺也不在京城,他家孤兒寡母的待在京城鍾家也有諸多不便,於是他母親便帶著他來到了庭州,投奔了他爺爺鍾定遠。
    鍾氏世代從軍,家風尚武,鍾承誌的父親因身體不好,便從小學了文,鍾承誌受家風熏陶,特別是崇拜大伯鍾漢章,從小便想長大後投身軍旅,學他伯父能夠領軍鎮守邊疆。
    可這些年華朝太平無事,武將漸漸勢弱,文官逐漸把控朝堂,鍾家看清形勢,將後代往文官方向調整,鍾家孩童從小都要讀書,讀不出來的才會考慮往武官發展。
    喜歡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請大家收藏:()農家子的賺錢科舉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